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绝大多数工业管道输送有毒、易燃、腐蚀等介质,一旦失效后果严重。文中通过简要分析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的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从传统无损检测技术的缺点出发,对超声导波(低频、高频)、高温测厚、超声相控阵、超声C扫描和三维激光扫描等检测新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以工程实例进行论证,为这些技术在工业管道全面检验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划分安全状况等级时,须确定焊接缺陷性质和自身高度,当采用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时,缺陷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自身高度的测量方法。通过分析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夹渣、未焊透、未熔合缺陷的识别方法和自身高度的测量,总结出根据缺陷的产生部位、缺陷的性质、缺陷的方向选择无损检测方法,综合运用射线检测技术和超声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油田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发展,开采深度广度不断提升,管道腐蚀问题呈现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文中针对此问题开展了油田压力管道典型缺陷的致因分析方法研究,通过对缺陷管道的无损检测,宏观、微观形貌及金相分析,化学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仿真模拟分析确定产生缺陷的原因,从而提出预防腐蚀、减小风险的方法,提高管道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基于该方法对缺陷致因分析开展了实际应用,并能有效解决相应的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4.
运用国家标准GB/T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对在用含缺陷压力管道进行安全评定,在国内业界还很少开展。通过对2组环焊缝含未焊透缺陷压力管道的安全评定,提供了对在用含缺陷且载荷复杂的压力管道进行安全评定的方法和步骤,介绍了运用GB/T19624--2004对带环向未焊透缺陷压力管道进行安全评定的方法,为广泛开展在用含缺陷压力管道安全评定提供参考,以保证压力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对压力管道射线检测中的缺陷处理及安全状况等级评定是需思考的问题.文中在总结工业管道全面检验中经常发现的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圆形缺陷及夹渣在底片上的形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各自对在用管道的危害,并根据缺陷的特点,依据相关标准对管道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从而确定是否进行返修处理,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述了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应用较为普遍的漏磁检测、超声波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基于光学原理的无损检测5种内检测技术的原理,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结合近年来在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方面的一些经验,提出了目前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重整车间历年来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典型焊缝缺陷为例,探讨压力管道失效模式,失效原因以及缺陷处理原则,对压力容器、压力管产管理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含缺陷天然气管道的可靠性分析是石油化工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可靠性分析的定义,介绍了结构可靠性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腐蚀减薄设备的可靠性模型和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基于可靠性理论,综合考虑了缺陷深度、管道壁厚、管道直径、屈服强度、操作压力等的随机性,确定了天然气管道的可靠度与腐蚀深度的关系。根据一次二阶矩法,建立了腐蚀减薄管道的可靠性模型。根据在役天然气管道的定期检验结果,结合设备可靠性的概念,对于在役天然气管道的减薄的危险部位进行可靠度计算,得出其减薄后的失效可能性。这对该天然气管道的风险评价和延长其检验周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管道腐蚀检测技术中,一般采用逐点测量管壁厚度的方法检测管道的局部腐蚀,无法实现管道的全面检测,并且无法对占压、跨越、穿越和未开挖等处的地埋管道进行腐蚀检测。目前,导波技术在国内外压力管道腐蚀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同时,此项技术在应用过程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特别是管道缺陷信号的提取和辨识。文中介绍了管道导波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导波应用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输油管道环焊缝开裂可能造成严重的威胁,但漏磁内检测技术难以精确识别及量化环焊缝缺陷。因此,基于漏磁内检测数据结果的适用性评价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为此,对比环焊缝缺陷无损检测结果,分析漏磁内检测环焊缝缺陷的尺寸量化精度,并基于无损检测的缺陷尺寸进行失效评估,结合管道实际运行压力,进行疲劳强度校核。评估结果显示无损检测识别的环焊缝缺陷均满足安全评定要求,不需要修复。  相似文献   

11.
无损检测具有不破坏试件、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压力管道原材料及制造检验和再用检验。文中介绍了压力管道进行无损检测的重要性,重点对辐射、声学、电磁以及其他领域的检测技术进行介绍,简述这些技术的原理及使用特点,为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开挖检查是挖开管道直接观察和测试管道腐蚀及防护状况的过程,是管道外检测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对管体存在的缺陷点破损程度的判断,主要由现场工作人员根据经验,由管道防腐层的缺陷点尺寸来判断破损程度。但是影响缺陷点破损程度的还有管体的阴极保护、杂散电流、管体表面腐蚀等情况。为了综合评价各种因素对缺陷点破损程度的影响,通过分析2007年、2008年西气东输东段3个标段的开挖数据,考虑管体的腐蚀情况、土壤腐蚀性、是否漏出管体、杂散电流干扰情况、缺陷点在管体上所处位置、管段类型(直管、弯头等)等6个方面对缺陷点破损程度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判断管体缺陷破损程度准则。  相似文献   

13.
管道内检测器是用来检测油气管道内部缺陷的智能检测系统。为了研究内检测器在输气管道内的运移规律,按照相似理论设计了输气管道内检测器的模型试验系统,包括系统的工作原理、外形结构,试验管道、气源装置和传感器的选择,以及基于VB的试验监测采集系统。试验系统成功应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模型试验,可有效采集模型的位移和输气压力的变化,为长输天然气管道内检测器的研制增加了一种有效的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4.
管系应力计算在工业管道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管道的检验过程中,采用商业化管系应力计算分析软件,对管道系统的整体应力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出应力载荷较大的危险点,有助于检验人员发现应力腐蚀开裂等缺陷,保障不停输全面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文中介绍了一个成功的应用案例,该案例中发现了几处典型超标缺陷,说明在工业管道检验检测时,与管系应力计算有机结合,有助于检验人员找出危险管段,提高了检验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最后还提出了开展基于管系应力分析的工业管道检验检测的几个步骤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文中研究目的是确定城市杂散电流对钢质管道的干扰及其影响,通过现场检测管道的腐蚀状况及测试杂散电流状况进行课题研究.在现场检测过程中,发现所研究的管道在不到10 m的长度上有7处穿孔、14处严重腐蚀坑(深度大于3 mm).针对这一特殊的事故情况,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和现场检测情况,分析了事故原因,综合分析管道的腐蚀原因及杂...  相似文献   

16.
对某厂的LD管线进行全面检验时,发现该管线有严重的扭曲变形现象.在压力管道的全面检验中,这类现象非常罕见.经过现场宏观检验、材质光谱分析、超声波壁厚测定、焊缝渗透无损探伤、直管壁厚校核等检验项目后,确定为:管线在设计时未根据工艺状况设置补偿器,导致运行时由于较大温度变化产生非常大的热应力,造成管线扭曲变形及支架位移,形成应力集中.文中的案例分析给管道检验提供参考,确保化工生产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根据马来西亚ROSEN公司对付纳线输气管道进行的全线漏磁智能清管检测结果,分析了现有管道的腐蚀状况,采用换管和复合修复施工技术对付纳线输气管道腐蚀缺陷进行了有效修复。该工程共修复缺陷点377个,保证了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总结了对缺陷修复段的定位、管道表面清理、补强等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埋地燃气管道普遍存在老化、腐蚀、泄漏等问题,迫切需要对城市埋地燃气管道进行基于风险评估的检验.首先提出了管道风险评估检验的总体方案,然后详细地阐述了在管道风险评估中需对管道哪些部位进行现场检验,以及从管道失效概率和管道失效后果两方面对已完成现场检验的管道进行风险评估,最后得出基于风险评估埋地管道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跨海架空管道主要位于浅海区域,检验人员难以接近,大部分检验项目只能采用非接触式检验方法。根据跨海架空管道的特点,介绍了管体腐蚀状况检测及安全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具体步骤和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对管体缺陷的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超标缺陷进行安全评价,且具有检测时不停输、不去除防腐涂层、实时在线检测的特点。应用上述方法对某跨海架空管道进行了检测评价,通过对管体腐蚀缺陷的检测评价,提出了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国产连续管线管在油田的推广应用,对国产X52C连续管线管的管材性能和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材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并优于API Spec 5LCP《连续管线管》标准要求,且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国产X52C连续管线管作为集输管线管在青海油田涩北气田得到了成功应用,与常规20#无缝钢管相比,作业时间缩减了75%,并降低了施工费用,提高了管线运行的可靠性.连续管线管具有良好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将在陆地及海洋集输管线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