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引入交通冲突的概念,以早高峰、晚高峰、平峰三时段的交通冲突量与混合交通当量比值作为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利用灰色理论对桂林市九个典型交叉口进行安全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交叉口是自行车骑行路径的控制节点,是决定骑行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分为通过交叉口服务品质和交叉口区域待行服务品质两部分,从骑行者意愿和行为层面分析服务品质的影响要素。采集了上海市杨浦区21个典型交叉口67条进口道的设施特征,并对292名骑行者开展服务品质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确定了评价指标的选取、量化分级和权重划分,采用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构建了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量化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交叉口机动车流量、机动车专用右转车道设置、交叉口穿越距离以及进口道机非隔离形式是影响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的关键因素;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进口道宽度、铺面质量和遮荫条件等。最后,应用建立的评价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典型骑行路径进行了服务品质评价与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的高速增长,交叉口出现的"机—人"冲突日益明显。本文以合肥市某开发区交叉口改善为例,从减少交叉口冲突点的角度出发,探索新建城区交叉口行人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模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状况,以右转车和过街行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建立设置右转灯控前后,右转车与过街行人的延误和冲突数量模型。利用转换成本法,根据延误和行人-右转车冲突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建立交叉口性能指标模型,并得到设置右转灯控的临界条件。研究表明,行人-右转车冲突对交叉口通行状况影响巨大,在右转车流量或过街行人流量较大的交叉口,设置右转灯控可有效提高交叉口通行状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机动车尾气成为碳排放的主要组成部分。文中以信号灯控制交叉口运行的小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小汽车在交叉口减速、怠速、加速三种工况下车辆的排放特性,将信号灯交叉口小汽车温室气体排放量量化。本文以台州市市府大道-中心大道交叉口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该交叉口当前平峰期和高峰期信号灯配时特性、交通运行特性等实际参数,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最终得出该交叉口在平峰期和高峰期的二氧化碳小时排放量,为后续该交叉口采取优化策略后在碳排放指标方面的量化效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台州市信号灯交叉口碳排放量测算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是城市交通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研究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和交通流的影响,采用交通仿真系统VISSIM以及尾气排放模型MOVES搭建了公交专用道设置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的量化分析模型,以西安市南门到电视塔路段为研究对象,选用了三种不同的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案:不设置专用道、路中式专用道、路侧式专用道,仿真分析设置不同公交专用道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公交专用道后整个路网所有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总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路中式公交专用道的尾气排放量最少,路侧式次之,不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尾气排放最大;针对整个路网而言,设置公交专用道后对交叉口行驶工况的排放改善要比其他路段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的快速城市化与机动化进程导致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高德公司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居民在高峰拥堵状况下的机动车出行时间是通畅状况下的1.8-2.1倍,高峰时段平均车速都低于25公里/小时。与此同时,交通带来的空气污染也成为很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2014年的统计数据,北京机动车排放对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  相似文献   

8.
申振武  邓帅  王敏  李波  邓韩聪 《综合运输》2023,(12):137-142
传统交叉口优化研究多从“建设”和“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难以突破通行能力的限制。文章创造性的提出位移型两相位交叉口的概念,一方面在交叉口的物理结构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探索了三类共7种位移交叉口形式;另一方面对位移型两相位平面交叉口的配套交通组织进行分析研究和优化设计,提出了直行同步和直行异步的两相位设计方法,并对位移型两相位交叉口的快慢交通组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论显示位移型两相位交叉口通过减少相位,交叉口通行效率更高;交叉口冲突得到充分分离,相互干扰减少;交叉口排队机会增多,交叉口运行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城市平面交叉口是城市交通冲突和事故频繁发生的地点。文章针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现状,分析了平面交叉口的安全影响因素,提出引入事故率和冲突率为评价指标,建立了灰色理论评价方法,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运行实绩对高铁车站在早晚高峰时间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行车人员提供行车指导,辅助行车人员充分估计晚点时长特征及预测晚点发展态势,更好地进行调度决策。首先描述高速铁路沪昆线上的运行实绩数据,并统计出早晚高峰时段下的车站晚点时长数据。然后,结合统计模型构建车站在早晚高峰时间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模型,并比选确定出最优的晚点时长分布模型。最后,对车站在早晚高峰时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相关研究结论能为列车晚点传播机理以及智能高铁调度指挥系统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大阪和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客流数据,证实了线路的客流高峰时段与车站的客流高峰时段并不一定重叠,指出不应以线路的客流高峰时段所对应的车站客流量作为车站的设计客流;分析车站位置、性质及周边土地利用这三个因素对客流高峰时段的影响,通过车站客流高峰时段的确定,得到更准确的"车站设计客流",从而合理地控制车站的规模和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2.
以过村镇公路交通安全为出发点,运用两种方法确定过村镇公路机动车合理限制行驶速度。从人车碰撞体对人体伤害的后果即人体的头部基本没有伤害得到可接受的车辆最大行驶速度;借助于出入口管理技术,分别对交叉口功能区上游长度、下游长度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调查我国过村镇公路出入口间距的数据基础上,得到过村镇公路机动车的合理限速值。综合二者所得到的结论,确定过村镇公路机动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40km/h。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潜在冲突量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通过车速、交通量、车道宽度等易获取的交通参数来推算交叉口潜在冲突量,引入混合交通当量,将潜在冲突量与混合交通当量比值作为交叉口安全评价的指标,并结合桂林市的9个交叉口进行了安全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交叉口交通事故数据,建立交叉口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并结合缺一法对影响交叉口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特征变量进行分析,得到每个特征变量的权重值,研究各特征变量对交叉口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污染严重的问题,分析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及行为特性、影响机动车排放的相关因素,从平面交叉口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二个方面阐述汽车排放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和优化交叉口的运行状态,判断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是否满足通行需求,定义了交叉口可靠度的概念,引入交叉口可靠度的计算公式和评价标准;参考Webster模型,计算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使用连续型概率分布模型拟合交叉口各进口道车辆到达率的随机性,推导出交叉口可靠度与周期时长、车辆到达期望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交叉口可靠性与周期时长、绿灯时间的关系。本文对目标交叉口在采用不同信号配时方案条件下的控制效益进行研究,以交叉口可靠度为评价标准,选取较为合理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确预测假期中各时段的出行车流量,对交通流量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BP神经网络与SVM模型技术,通过实证法对崇遵高速公路中的假期时段流量进行预测。预测后的时段交通流量将有助于收费站点动态配置高峰时段的收费人员,并主动启动车流高峰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了解出租车驾驶员在交叉口的具体变道行为表现,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对出租车驾驶员的基本属性相关信息、驾驶员在交叉口的变道属性、相关道路环境和乘客信息对驾驶员的影响进行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处理,分析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出租车驾驶员在交叉口的相关变道特性。调查结果表明:出租车驾驶员这一职业具有一定稳定性;在变道行为中,乘客下客要求是出租车驾驶员在交叉口变道的最主要原因;交叉口的监控设施对出租车的违法变道行为有着显著的约束效果;部分出租车驾驶员存在习惯性变道行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处于城镇化、机动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机动车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有必要对其增长规律进行研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重点研究我国机动车增长特点、饱和状态及重要因素影响作用。本文以已有机动化"五阶段"发展规律为基础,通过全国范围内实施3000余份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对机动车购买及使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机动化限制政策的分析、对比、总结,探索政策限制对机动化进程的影响。并以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设立不同情景,探索不同情景下我国机动车增长及饱和值变化。  相似文献   

20.
平面交叉口是交通系统中极易发生拥堵的地方,运用先进的仿真软件VISSIM对交叉口进行改善设计具有较强的优势。文章在分析VIS-SIM仿真软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面交叉口的改善方法,并以兰州市建宁路与宝石花路交叉口为例进行了交叉口改善与仿真分析。研究结论对城市平面交叉口改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