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掌握车道限制策略的实施效果,应用某八车道高速公路非高峰期和高峰期的实测数据,对交通量、速度和车头时距等3项交通流参数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限制货车通行的车道1、2比不限货车的车道3、4交通量大且速度高,说明限制货车对于提高车道的服务水平有明显效果.车道1、2的车头时距用M3分布拟合效果较好,车道3、4用2阶爱尔朗分布或移位负指数分布拟合效果较好,说明前者易结成车队,而后者的行驶自由度相对较大,交通量仍有提升空间.综上所述,车道限制策略实质上是对车道进行差异化管理,限制货车和不限货车的车道分别以提高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作为首要目标,以期获得整体运行质量的优化,但实施条件和保障机制仍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车型在不同车道的运行速度差异,讨论不同设计速度下各车道的运行速度分布特点和规律,并提出不同车道运行速度推荐值,以应用于其他相关几何指标选取和验算。通过调查我国多车道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方式,基于包茂高速、西安绕城高速和连霍高速公路的实测不同车道车辆运行速度调查数据,绘制了每条车道的运行速度分布图、正态分布曲线和累计分布曲线,分析得到了多车道高速公路不同车道的运行速度特点和分布规律,并提出了不同设计速度下各车道的运行速度推荐值。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第1车道的运行速度大于等于设计速度,剩余车道的运行速度大于等于该车道的限制速度,但低于设计速度,说明车道限速偏低;运行速度由内侧车道向外侧车道呈递减趋势,内侧小客车专用车道运行最高,外侧车辆混行车道运行速度最低;按车型进行车道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保证内侧小客车运行速度具有积极作用,但外侧车道车辆混行对行驶速度稳定存在负面影响,车辆行驶速度并不稳定;多车道高速公路不同车道的运行速度差异较大,计算道路几何指标时车辆速度直接采用设计速度的85%并不合适,应针对相应的多车道高速公路实际运行状况展开调查,以得到合适的运行速度取值;针对调查路段,统计得到了3车道和4车道高速公路不同车道运行速度推荐值,为其他指标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峰  赵妮娜  杨曼娟 《公路》2012,(2):44-47
我国即将迎来一个多车道高速公路扩建的高峰期,由于受扩建技术经验等限制,目前对多车道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因素以及改扩建工程的实际需要考虑较少,安全适应性差,不能完全满足安全运行的需求.结合研究成果,以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针对同向分离式路基、超高缓和段、互通立交出口、中央分隔带开口防护和标志视认性等安全问题,提出了针对多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安全适应性保障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5种代表性多车道高速公路车道管理方案,综合考虑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建立了车道管理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机仿真,以某多车道高速公路为例,对车道管理方案进行了评价,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车道管理方案决策方法,确定了最优的车道管理方案,研究表明利用本文建立的评价和决策方法,可以针对多车道高速公路具体的运行特性、道路特点和交通需求,获得兼顾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要求的车道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多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分车道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扩建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的一个建设热点,多数高速公路扩建后的车道数达到了八车道.高速公路车道数的增加为车辆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条件,也为扩建工程路面设计实现原路充分利用、提高路面耐久性提供了条件.该文针对原路四车道改扩建为整体八车道的高速公路路面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车道设计的理念,并就相关技术参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十车道及以上的超多车道高速公路左侧硬路肩是否设置的问题,以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采用模拟驾驶实验对有无左侧硬路肩情况下的驾驶行为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驾驶行为特性的超多车道高速公路左侧硬路肩论证方法,并利用该方法为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左侧硬路肩的设置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高速公路横断面和路面通行能力,提出在新建高速公路中部分用地紧张路段适当减小中间带宽度,把硬路肩拓宽为一个车道,实现四车道改为六车道的技术方案,并建议中间带植树改为隔离墩加防眩板.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离不开高速公路网建设的支撑,高速公路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大量资金为依托,高速公路建设不能落后于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而应该在道路交通容量、路基宽度等技术标准选择上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结合宁淮高速公路六车道预留、四车道实施的设计情况提出多车道预留方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季托  周颖  吕能超 《交通信息与安全》2021,39(2):126-136,152
为了解决多车道高速公路分流交织区由于车道数增加、交通流量增加、标志设置不合理等原因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在分析多车道高速公路分流交织区存在的问题和总结现有多车道高速公路断面形式(整体式断面、客货分离式断面、主辅分离式断面)的基础上,提出多车道高速公路分流交织区的交通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总结了多位学者对多车道高速公路分流交织区处的运行车速、通行能力及安全特性和冲突特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车道高速公路分流交织区处的交通管理(车道管理和车速管理)及诱导设施(同向分隔带、标志标线)的优化意见。所提出的交通管理及诱导设施的优化方案可以显著提高多车道高速公路分流交织区的安全性及其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多车道高速公路不同车道功能划分方案进行分析,基于各种不同车道管理方案的交通流特点,结合行车状态和服务水平的分析,改进《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中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针对按行驶速度、车型大小、车种分类的车道管理方案,提出基于车道管理方案的通行能力分析模型,并探讨模型的各个参数取值。最后以佛开高速公路为例进行实例计算各车道管理方案下的适应交通量在12万puc/d左右。  相似文献   

11.
受路侧环境与障碍物的影响,在不同车道上的行车位置分布差异会导致驾驶人视点位置不同。驾驶人视点位置与平曲线横净距密切相关,平曲线横净距是停车视距的重要参数,其大小直接影响平曲线路段圆曲线半径的设置和交通安全措施的选择。在分析多车道高速公路管理方式因素对驾驶人视点横向位置影响和国内外驾驶人视点位置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无人机调查多车道高速公路不同车道、不同车型的车辆横向位置分布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数据检验,得出了相应结论。结果表明:多车道高速公路不同车道、不同车型的车身横向位置为正态分布;现有视点位置统一取1.2 m或1.5 m或行车道中心线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分车型、分车道考虑;第1车道小客车驾驶人视点位置为1.2 m,第4车道大型车驾驶人的视点位置取1.5 m,中间车道驾驶人的视点位置宜取1.2 m。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公路六车道规划预留,提出各种可能的路基预留方案,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主要优缺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进行预留方案的分析评价,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详细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多目标决策中的运用,为高速公路六车道预留方案的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背景,通过对河北省内多条高速公路进行重载车辆交通调查,统计得出重载车辆分别在4车道和6车道高速公路中的行驶规律。以灰色理论为基础,采用对残差序列二次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重载车辆在6车道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规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经过残差修正的预测模型有效的提高了预测精度,该理论模型能够较好的进行交通量分车道预测。预测结果可为今后我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和桥梁加宽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多车道分道线快速检测与重建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基于单目视觉技术的高速公路多车道快速检测与重建技术,实现了高速公路的车道自动保持。采用双阈值法快速分割高速公路的白色分道线,用特征跟踪法提取分道线,根据道路视觉模型用圆锥曲线结合分道线特征点重建4条分道线。分析了根据道路视觉模型和分道线重建来实现车道保持的基本方法。该算法已经通过VC语言实现,系统在四川省和重庆市的高速公路上以最高120 km/h的速度进行了试验,圆满地完成了多车道检测任务,实现了车道保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收费站运营及司机排队的成本分析,结合排队论理论,考虑队长及服务水平限制,建立以两者总成本最少为目标函数的车道开启数量模型,确定已知交通量下的最佳开启车道数,为高速公路收费站实现有效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结合实例阐述了模型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1,(6)
基于茂湛高速公路等4个典型路段车辆数据,研究了广东省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梁车辆荷载特性及多车道荷载模型。利用典型路段计重收费数据,研究其交通分布规律、车辆荷载分布特性;基于佛开高速公路实测动态称重数据,根据其交通流分布规律模拟了多车道随机车流;建立了广东省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梁多车道荷载效应计算模型。研究表明:广东省典型高速公路车辆荷载具有明显时变特性且各车型占比不同,外侧车道货车流量显著大于内侧车道;提出了广东省改扩建中小跨径桥梁(l50m)多车道荷载模型的统一形式:基于影响线同号区域加载"均布线荷载q_k=13.0kN/m+集中荷载P_k=360kN"的荷载形式,且多车道横向折减系数宜取为1.00(单车道)、0.87(双车道)、0.80(三车道)、0.75(四车道)。  相似文献   

17.
潘兵宏  吴明先  王佐 《中外公路》2012,32(4):333-336
通过分析同向分隔带开口处车辆行驶的特点,从行车安全角度考虑,提出了同向分隔带开口段车辆采用第1次变换车道、等待插入行驶、第2次变换车道的三阶段行驶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多车道高速公路同向车道分隔带开口长度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在不同设计速度、分隔带宽度和超高情况下的开口长度建议值。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设计与车辆汇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加速车道长度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的影响,利用可接受间隙理论,分析上匝道合流区通行特性和通行能力;基于最小车头时距,研究了加速车道上车辆汇入高速公路主线的概率;以高速公路主线和加速车道的车流量、最小车头时距等参数为基础,优化了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设计方法,获得了入口匝道交通流控制模型.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设计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控制入口匝道交通流,在高速公路主线车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入口匝道车流量比传统方法增加了近1倍.  相似文献   

19.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受到复杂地形条件的限制,设置连续长、陡下坡路段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改善这种交通状况,提升公路行车质量及安全,山区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设置避险车道。本文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的设置条件,重点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多车道高速公路主线合流区通行效率,由于主线合流区各车道交通特征差异,针对多条匝道相互合流再一同汇入主线的情况,分析了主线合流区流量均衡状态、各车道饱和状态和匝道流量对通行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多车道高速公路车道分配与入口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主要通过主线车道控制引导上游主线车辆提前选择合适车道行驶,同时采用入口多匝道控制协调匝道合流区各汇入匝道车辆的驶入,实现主线和匝道的通行效率最大化提升。仿真验证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主线车道控制引导上游主线车辆尽量选择内侧车道行驶,尽管会增加内侧车道行驶车辆的车均延误,但明显降低了主线和匝道的整体车均延误,说明主线车道控制与入口多匝道控制相结合对合流区通行效率提升优势明显,且主线合流区各车道流量均衡有助于提升入口匝道汇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