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ITS技术的进步.借助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来缓解交通拥挤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已成必然。然而,ATMS运行的成败,最终还要取决于操作人员与系统中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章首次提出人的因素与ATMS融合设计的思想,并以上海市延安路高架道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CCTV系统和交通信息系统为例,阐述了在ATMS的软件设计中应用人因工程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交通管制策略仿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管控措施的评价问题,提出基于交通仿真软件的评价方法.交通仿真技术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为高速公路的管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便利的研究手段.对高速公路常用的交通管制策略进行分析,提出高速公路的交通仿真模型.最后以广清高速公路为例,通过VISSIM对实施交通管制手段的高速公路交通流进行模拟仿真,建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考察了交通管制措施的实施效果,从而为优选出最优的交通管控策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建龙  李硕  贺寒辉 《交通科技》2006,(6):76-77,81
高速公路的改扩建约束条件较多,研究和制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交通保障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简述了交通仿真的基本概念,并以仿真软件TSIS中的FRESIM模型建立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交通仿真模型,分析研究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加宽扩建施工中的最合适限制车速。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用户满意度的测评研究对交通运输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了基于交通运输信息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用户满意度指数模型,并对测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为交通运输部门实时了解本系统运营质量水平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动态OD矩阵描述了时变的交通需求,是智能运输系统(ITS)中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和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的重要输入,直接影响 ITS系统的实时有效性,科学获取动态OD矩阵至关重要.文中从提高动态OD矩阵估计精度与科学整合ITS系统资源、功能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基于信息提取的动态OD矩阵估计理念;基于...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的特点,给出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异常事件的分类,提出了隧道交通异常事件预警、检测与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旨在降低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异常事件发生机率和破坏性.通过分析该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而建立了系统的框架结构和系统功能模块,讨论了各功能模块的实施策略,最后对系统监控管理模式进行了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7.
贾岩  朱茵 《公路》2010,(10)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是影响其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实时交通数据的分析,完成对交通事件发生成因和机理的研究。同时从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功能分析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建立城市交通事件智能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和SSAM交通冲突分析模型,结合某一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建立了交通事件下的高速公路仿真模型。分析了事件下的交通冲突特性,采用交通冲突数、交通冲突时间、平均排队长度等指标,研究了事件下不同限速方案对交通运行的影响,得到了事件下的优化限速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运输系统的快速发展,作为其关键部分的交通信息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信息的基本定义及特征人手,按照不同角度对交通信息的内容分类,对面向ATMS的交通信息系统的系统构成、系统功能以及系统作用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为面向ATMS的交通信息系统的发展指明方向,促进智能运输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路网中浮动车数据和线圈数据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信息是 ATMS 的基础和核心,从实时交通数据中准确估计交通参数、判断和预测交通状态是 ATMS 的重要内容.文中在信息融合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交通数据融合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浮动车数据和线圈数据的特点后得出:在城市路网环境中,虽然浮动车采集和线圈采集方式各有优劣,但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强的互补和冗余.为充分利用已获取的交通信息,应实现这两类数据的融合,并对浮动车数据和线圈数据的一般融合模型和基本融合方法进行了论述,明确了交通融合问题的2种研究方法,即通过仿真手段得到的数据和现场采集数据作为融合的数据源来验证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不利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利气象条件给公路交通畅通、运行安全、管养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不利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主要功能以及子系统构成.能够满足不利气象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需求的系统由六大子系统构成:道路气象环境监测系统、道路天气预报及影响评估系统、多信息融合的先进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信息发布系统、冬季道路养护决策支持系统及紧急救援系统.  相似文献   

12.
先進交通管理系统(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s,ATMS)所蒐集之交通資訊及交通管理策略,需經由先造用路人資訊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ATIS)發怖後方顯現效用,其中資訊可燮標誌(changeable message s...  相似文献   

13.
钟连德  孙小端  陈永胜 《公路》2006,(1):127-130
目前多数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尚未达到通行能力,但各类交通事件明显增加,同时二次事故也不断增多,使得交通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对监控、通信和部分收费系统功能及资源重新界定、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更完善、解决问题的层次更深入、反应能力更强、具有ITS特征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它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与控制功能实现的发展方向。文章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并详细介绍了突发事件管理活动的工作重点和过程。相信通过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当前高速公路资源的功效,为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灾害天气对交通安全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灾害天气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需求,对灾害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实现途径进行分析,建立高速公路灾害天气交通管理系统框架和工作流程。灾害天气交通管理系统的建立将有效减少灾害天气下交通事故的数量和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北京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现状出发,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构建智能化的北京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的业务需求及功能需求,同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此方案充分考虑了交通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深层次开发利用以及辅助领导决策,本方案的具体实施,将大大提升北京先进交通管理系统(ATMS)的智能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6.
VTS后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VTS后评估方法的研究,初步建立一套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后评估指标体系,讨论VTS后评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VTS后评估应该是对VTS系统建立全过程进行评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交通仿真技术的日益成熟,交通仿真同智能交通应用相结合的需求愈发迫切.以Vissim为仿真内核基础建立的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管理仿真平台,其技术关键在于对路网建模及预案流程的仿真模型解构及信息的逻辑流程设计.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系统能快速智能化地生成交通事件及预案仿真模型,并展示预案评价结果,有效地支持了高速公路应急事件决策管理的科学性、智能化,展示了交通仿真技术在高速公路管理领域的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早期建造的高速公路逐步进入路面大修、改扩建时期,施工占据道路使得车辆运行环境更加复杂,不仅奖励了路段的同行能力,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本文将交通仿真技术引入公路改扩建交通系统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文中简述了交通仿真的基本概念,并以仿真软件Trans Modeler建立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京港澳高速扩建施工中的较适合的交通组织方案。实现了施工组织的优化,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从设计层面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水毁发生的原因及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提出了基于GIS的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计方法和流程,设计了排水GIS的系统框架。基于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方法建立了路域数字地形模型、水文数据模型,实现了对路域空间数据和水文数据的有效管理。研究了路域水文建模算法,建立了路域水文空间分析模型。结合依托项目,对基于GIS的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布设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排水设施进行了水力仿真与评估。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山区高速公路排水GIS建模与仿真,可进行排水设施的综合布设及适应性评估,实现了排水设计的自动化、可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张兴强  熊钰冰  左龙飞 《公路》2011,(11):113-117
大城市周边高速公路收费站是连接主辅路交通的瓶颈处,在分析收费站通行效率模型后,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G6回龙观收费站周边交通进行研究.首先对收费站交通属性参数进行标定,进而利用信号灯模拟车辆通过收费站的通行时间,建立适用于大城市周边高速公路收费站交通优化仿真模型.最后结合实测交通状况标定回龙观收费站仿真模型参数,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