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经济纳入全球化体系.在汽车行业,外资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已从单纯制造业开始,逐步向金融贷款、保险、销售、维修、物流、租赁等领域全面渗透,由此本地人才将是中外企业追逐的首要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人才的流失已正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然而究竟应如何吸纳、培养、留住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机制,正是许多企业百思不能其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经济纳入全球化体系.在汽车行业,外资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已从单纯制造业开始,逐步向金融贷款、保险、销售、维修、物流、租赁等领域全面渗透,由此本地人才将是中外企业追逐的首要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人才的流失已正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然而究竟应如何吸纳、培养、留住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机制,正是许多企业百思不能其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生产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造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企业家的共识。搞好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陈琦 《汽车与配件》2014,(22):31-33
<正>在全球汽车市场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招贤纳士"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诸多企业在进行国际收购时,也纷纷笼络"国际型"人才。关键人才影响企业收购成败。企业遴选人才,既需要高级人才,也需要技术人才。人才在国际收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称得上"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企业的“宝贝”。尤其是现代汽修已进入人才化的汽修时代。汽修企业为了在现代汽修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中得以发展,无不争先恐后构建现代汽修先进的软硬件平台,通过多种渠道争夺现代汽修人才。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人才状况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健 《隧道建设》2008,28(4):511-513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为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对人力的管理水平。结合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从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探索多层次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对人才状况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从“80-20”效应中我们得知,在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了80%的效益。毫无疑问, 这20%的人才算得上是企业的核心人才。在产品, 技术、渠道等竞争因素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人才成为企业之间差异化竞争的焦点,而创造了企业 80%效益的核心人才,更是成为企业竞争的灵魂。换句话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用好和留住核心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古训证明了这一点,“智力资本=能力×忠诚度”的公式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对核心人才的管理,提高核心人才的忠诚度,成为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为了实现人才与企业之间如胶似漆,不可分离的目标,企业可采取以下举措。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CIO首席信息官的职务被引入到了国内企业中。国外及国内大型企业都已具备CIO人才和相关的管理制度,CIO人才已为这些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战略决策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IT技术水平不高,业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中小企业来说,需要怎样的CIO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CIO人才如何在企业中给自己定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华汽摩配》2004,(6):39-39
当今知识经济快速发展,许多企业家较早地看到,“人本资源”在未来企业竞争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中人才与智能要素已处于“第一产品”位次,因此,高度重视人才等知识资源的开发,提高人的知识化技能,培养一大批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实现最大的知识资本增值,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汽车维修工人的缺乏.已成为汽车维修企业拓展的焦点.有些企业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长期挂钩,然而能够引进的技术经验全面的“蓝领”和“高级蓝领”却寥若晨星;有些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共培,招聘人才.却由于毕业生必须与维修企业的人文环境、技术模式进行一定期的磨合才能使用,远水救不了近火。  相似文献   

11.
赵雄武 《长安科技》2004,10(3):11-14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从企业战略高度重视蓝领人才。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培养举措,加强知识管理,开展名师带徒、技师课题攻关及技术技能运动会等,努力打造一支技术型、知识型、复合型的技能人才队伍,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企业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也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什么样的管理才能使企业保持永远旺盛的生命力,实现基业常青?这已成为众多企业管理者思考的问题。企业从初创阶段到集团化规模阶段,其管理方式的变化无非是从人事的管理到人才的管理,再到人资的管理。管理的精髓、本质都是人的管理,即通过对人的管理推动企业发展,引导员工和企业在统一的价值观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有一句话叫"法无定法",每一个制度、每一项规定都存在一定的缺憾。管理的对象是"人",当企业处  相似文献   

13.
迈向新世纪——车辆维修业发展研究(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煦 《汽车与配件》2000,(34):13-13
几个世纪以来,企业的稀缺资源一直是金融资本——钱。而如今已不再如此,众多公司越来越难以找到足够的人力资本,“人才”已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稀缺资源。 随着我国的车辆维修业日益发展成为一个独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人们对建立和推行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激励机制正被容入于现代企业之中。本文从完善企业内部保障机制,强化完善奖励机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三方面说明企业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在于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来留住企业人才与发展企业的人才,建立高效可见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发展"是企业发展的瓶颈。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论的提出,即从管理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的原则和方法,都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核心,关心职工的需要,并将每个职工视为有价值的人,通过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对解决企业的人才发展瓶颈问题,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从目前来看,汽车后市场还不是一个技术驱动为主导的行业。我们常常在思考,对于一个大型的汽车后市场项目,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通常,汽车后市场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因素有产品、技术、供应链、人才及战略等。但从产品方面来看,汽车后市场企业不是一个产品驱动型的企业,整个产品的交付过程中,部分是人的服务,这就很难做到差异化领先;从技术方面来看,在电商企业已经非常成熟的前提下,技术并不是门槛,而且修车时更换一件新的配件成本越来越低,技术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从供应链方面来看,只要有采购量,企业的角色始终是甲方,但有主动权有采购权并不能影响整个产业链,也解决不了这个行业的本质;从人才方面来看,人才十分稀缺,如何将人才协调起来发挥倍增效能是十分重要的,但把一切问题归结到人才,未免太过投机;从战略方面来看,战略决定应该做什么事,怎样做正确的事,这个技能决定企业生死,而如何把正确的事情做出来的这个能力叫运营,因此它才是汽车后市场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汽修已进入人才化的汽修时代,大中型现代汽修企业为了在现代汽修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中获取较好效益,并加以发展,无不争先恐后构建现代汽修先进的软、硬件平台,通过多种渠道争夺现代汽修人才。然而,目前现代汽修人才流动大,根源并不是许多现代汽修企业欠缺较好的现代汽修软、硬件平台,而是因为国内外生产的现代汽车品牌在我国汽车市场销售越来越好,现代汽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制造的更新换代,迫使现代汽修加快变革发展,促使现代汽修人才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管理水平逐渐上升,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人才流失是造成企业损失的最关键的因素,为了避免人才损失、防止人才频繁流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越来越注重和人才的沟通交流,不断学习留住人才的方法、制定管理人才的政策,以此巩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笔者根据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几个相关合理的政策以供企业管理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9.
改革给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勃勃生机,如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如何进一步扩大生产力,已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竞争的热点。作为企业内部重要环节的现代企业教育应当如何积极投身到这场改革中去,当然也成为职工教育的重大课题。一个企业,什么是真正的优势?那就是人才优势,人才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人力资源的最佳利用,才是推动企  相似文献   

20.
《专用汽车》2007,(12):43-44
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每年有近百万家企业倒闭。1988年已达经营规模的民营企业,至今只有92%的存活率。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年、民营企业为5.7年、集团公司为7~8年,其间不断又有新的企业诞生。这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也反映了人才争夺与人才流动的加剧。从近几年本刊频频登载的各企业专用汽车人才招聘的信息中可以看到,企业急需那种既懂市场又懂技术的高级人才,然而往往难以物色到合适人选。曾有国内某集团希望本刊编辑能向其推荐专用车行业营销方面的领军人物及网络营销人员,可见大集团对专业人才也同样叫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