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讲堂     
方伟强 《汽车杂志》2006,(6):242-244
三千元音响改装方案;车内混响时间如何调整;推荐捍马“HANMA”低音炮;要听很棒的摇滚乐;升级锐志低音;高音要纤细,低音要够劲;DIY马自达6音响升级;麻烦的凯越;不换主机听嗨曲。[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借鉴顾客感知服务理论和服务绩效模型(SERVPERF)方法,针对步行、等车、乘公交、换乘等出行链各环节,本研究构建了个体感知公交服务质量的短时评价指标类型矩阵表,形成了公交用户感知服务短时评估方法。以佛山市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个体公交出行距离、出行各环节时间期望值与实际值差距、个体出行时间成本等特征因素,建立了短时的公交用户感知服务评估模型,可支持开展公交全出行链的短时服务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步行短时评价结果、等车短时评价结果、换乘短时评价结果对整体公交出行满意度情况产生正向影响关系,而总时间成本和乘公交车服务短时评价结果的回归系数没有呈现出显著性,说明它们对整体公交出行满意度情况产生的影响较小;步行路线的方便程度、路边环境的舒适程度、步行的安全性、步行时间会对步行服务短时评价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是否多条线路选择、等车的安全性、站台拥挤程度、遮雨(遮阳)设施、站台环境卫生会对等车服务短时评价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运行速度、车内环境、运行平稳性、报站情况、驾驶员专业程度会对乘公交车服务短时评价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公交服务稳定性情况、公交时间成本并未显著影响乘公交车服务短时评价结果,这与85%被调查者为通勤出行者,他们对其公交出行时间已有明确预期有关;换乘步行环境、换乘拥挤度、换乘安全性会对换乘服务短时评价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3.
车内有害气体(VOC)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当前我国车内VOC含量的现状,指出我国汽车车内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分析了车内VOC污染严重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少车内VOC含量的措施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车内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尤可为  葛蕴珊 《汽车工程》2006,28(5):495-498,503
介绍车内污染的成因,车内存在的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分析了汽车的工作状态(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对车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状态下车内污染物浓度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车内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趋势。最后简单介绍了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车内空气取样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车内噪声产生机理,阐述了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试验与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了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流程,主要包括车辆噪声振动测试、车内噪声产生原因分析、白车身有限元模态分析、白车身模态试验、车室声学分析、车身结构优化等.按照该流程进行了实际车辆车内结构噪声的治理,显著降低了车内结构噪声,提高了该车辆的NVH特性.  相似文献   

6.
车内监控系统被定义为安全类产品。通过回顾车内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论述车内监控系统发展的3个阶段及其典型特征。详细分析了车内监控产品的特征。对车内监控系统的发展路径进行判断,分析车内监控系统市场的发展,探讨未来车内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车内空气污染情况作了相应介绍,对车内主要有害气体的产生原因和危害作了阐述。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车内空气污染,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车内新风系统这一方案,对此方案的技术原理及其特点做了简单介绍,并对安装此方案的车辆数据进行采集,验证了此方案对车内空气污染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车身设计往往只考虑车身性能优化,很少兼顾考虑车内空间优化设计。本文中完善了车内空间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车身性能约束下的车内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和开发流程,构建了车身性能分析与车内空间的融合模型,以车内空间最大化和车身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开展了优化设计研究。以某SUV车型为例,在满足车身性能约束的前提下,车内空间总体积和行李箱体积相比原始设计提升比例超过6%,垂直头部空间提升比例超过7%,其余车内空间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最后结合实车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中对加速车内噪声的粗糙感进行了分析和改进。首先通过对加速车内噪声频谱特性的分析,确定了半阶次噪声是引起车内噪声粗糙感的主要原因。接着对可能的传递路径进行了排查,结果表明车内的半阶次噪声主要来自于动力总成的振动,并通过变速器悬置侧支架传递到车内。最后采用了降低动力总成悬置刚度和提高悬置支架动刚度的方案,有效减小了车内噪声的粗糙感,提高了整车加速噪声品质。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4,(7):84-85
<正>车内的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下面收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车内空气需体验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考虑价格、性能、外观款式、驾乘舒适性之外,还应该注意车内的环保问题。可以亲自体验车内是否有异味,感受直观,从源头上对车内空气质量把关。若厂家或者经销商使用一些办法掩盖车内异味,消费者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劣质装饰勿入车新车尽量避免过度装饰,以防污染物积累,造成车内空气有害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汽车车内气味评价的方法和原理,分析了影响气味评价的因素。说明了汽车车内气味评价是提高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论述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以及车内污染物主要来源。同时基于某款车型分析了温湿度、车内装饰件及车内通风情况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以及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某车型车内NVH异响问题,文章采取3挡节气门全开工况,发动机转速从1 000 r/min加速到4 500 r/min,对车内噪声进行测试。经对比分析发现,车内各位置在2 000~3 000 r/min存在均值为7.5 dB的峰值噪声,均由2阶噪声引起;通过分析进排气噪声对车内异响的贡献,得到车内异响是由进气噪声引起的。对产生异响的进气系统进行优化,在进气道上安装一个谐振腔,消除了车内噪声,整车车内NVH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车内噪声识别方法及与CAE结合的手段可以为相似问题提供很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陈明 《天津汽车》2010,(5):40-42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汽车的NVH性能,尤其是汽车的车内噪声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以GB/T18697—2002《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为理论基础,介绍了车内噪声测量的试验要求和测量技术要求,并对某轿车NVH改进前后的车内噪声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经过改进的轿车在匀速行驶和发动机扫描工况下,车内噪声降低,改进措施良好,从而得到了该轿车基于车内噪声的车辆NVH改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某商用车型的怠速车内噪声问题,通过怠速整车测试车内噪声的频率分析方法,识别了对于该车型怠速车内声品质有显著影响的噪声频率峰值。结合风扇转子动平衡的物理特点,应用三点加重法搭建发动机电子风扇动平衡测试台架,通过频率计算确认了风扇是该车型怠速车内噪声存在轰鸣感的直接激励源,并通过不同动平衡值的风扇与车内噪声测试的结果,确认了动平衡值与整车车内噪声的关联性,形成了完整的电子风扇动平衡值的目标定义方法。最终,通过降低风扇动平衡值进而显著改善车内噪声效果,并为整车车内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锋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1):98-101
为避免儿童被误锁车内发生悲剧,文章设计了一种儿童误锁车内报警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信号检测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控制模块和信号执行三个部分组成。通过各传感器模块的检测,当车内儿童因家长遗忘而滞留车内时,向车主人发送报警信息,同时车窗打开,车内播放预存家长视频安抚儿童情绪,从而使驾驶员及时发现被困儿童,减少儿童被误锁车内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环保总局将车内空气污染物限制与测量方法,列入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计划,参加开题,2007年发布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制定方法,2008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方法标准的实施为备有关部门开展车内空气污染检测,了解车内空气污染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18.
改变传统的换气方式汽车行驶时,空气在车辆周围包括车顶天窗处快速流动,形成车内空气压力高于车外的负压状态,从而利用负压换气原理.将车内污浊的空气抽出,外界空气通过汽车空调系统过滤后进入,完成车内空气的交换.保持车内空气新鲜。这种换气方式一方面降低了风噪.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车辆高速行驶时驾乘人员被侧窗打开时产生的侧风所困扰,没有风直接吹在身上的不舒适感觉,同时也可避免车外尘土进入车内,保持车内清洁.  相似文献   

19.
新闻     
<正>Tü菜茵发布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自皮书》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乘用车普及率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14年,TüV莱茵与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开展了车内空气质量专项调查,并发布了《车内空气质量白皮书》。通过开展这一调查,TüV莱茵希望提高公众和制造商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推动行业提升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要求。作为第三方检测检验和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设计了一种防止幼儿被长时间遗留在密闭的车内而导致幼儿伤亡的车内幼儿遗留检测识别系统。该系统在汽车熄火的状态下开始工作,并对车内的二氧化碳、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在车内有人的情况下,根据车内环境恶化程度,向车主分级报警,并进行救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报警救援装置无法充分保护被遗忘在车内的幼儿且误报较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