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用EMR-8B眼动仪系统纪录了驾驶员在不同车速条件下通过不同字高的标志牌时眼睛注视点的变化,分析了字高为20 cm而车速分别为30 km/h、60 km/h和90 km/h以及车速为60 km/h而字高分别为10 cm、20 cm和30 cm等6种条件下驾驶员注视点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字高的条件下,驾驶员在接近标志牌的过程中,随着车速的增加,驾驶员注视的几何中心向标志牌偏移,注视范围变小,视线变的更加集中。在相同车速条件下,当字体较小的时候,驾驶员注视点较分散,判读标志信息的时间较长;随着字体变大,驾驶员注视点越集中。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夜间行车中因驾驶人所处环境照度高于障碍物环境照度,导致驾驶人视认距离减小的定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际道路试验.试验选择35名被试开展,障碍物分别为黑色和白色.考虑到行车速度特征,分别选择80 km/h和100 km/h速度下进行试验.在不同驾驶人所处环境照度条件下,进行障碍物视认距离标定试验.统计分析全部视认距离,分析不同颜色障碍物在不同条件下视认距离差异.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视认距离随驾驶人所处环境照度变化规律函数模型.结合汽车制动距离,分析不同照度条件下的允许极限速度.研究表明,随着驾驶人所处环境照度增加,视认距离缩短.进而导致允许反应时间缩短,必须控制车速在临界速度以下,才能避免碰撞发生.经验证表明,所建立函数模型能准确拟合其变化规律.在驾驶人遭遇上述照度光源时,必须降低行车速度,才能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隧道出口交通标志安全距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隧道出口处亮度的急剧变化,容易诱发视觉障碍,并影响驾驶员对出口处交通标志的准确认知.通过对隧道出口标志视认性分析计算,建立基于视觉震荡持续时间的公路隧道出口交通标志至隧道口安全距离S关系式,在大量高速公路隧道出口行车试验基础上,根据视觉震荡时间分析结果,得出了在隧道内限速为60 km/h与80 km/h时的S合理取值.并提出改善隧道出口标志视认性的方法,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辆奔驰S320型轿车,高速行驶时出现车速不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提升的现象。在一特约维修站修理时,该站运用多种检测手段,相继将其电子油门、电子油门基本电脑及发动机电脑更换为新件。但经过一段时间行驶后发现:车速高于140km/h时,加大油门,发动机转速升高,车速反而下降;而当将车速锁定时,在140km/h之前,均能正常工作,一旦车速超过140km/h,车速便不再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提升,即使采用加速定速也无济于事。 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5.
故障现象:一辆奔驰S320型轿车,因高速行驶时车速不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提升,到一家特约维修站维修,先后更换了电子油门、电子油门基本电脑及发动机电脑。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现,当车速高于140km/h时,再加大油门,发动机转速升高,但车速反而下降;而当将车速锁定时,在140km/h之前均能正常工作,一旦超过140km/h,车速便不再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提升,即使采用加速定速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冰雪公路弯道行车安全,研究冰雪环境中驾驶员对不同线形诱导标志的视认效果,通过分析驾驶员色彩视觉效应,采用3ds Max软件建立了冰雪公路弯道仿真模型。基于E-prime软件分别进行了不同速度下反应时间的色彩视认心理物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了行驶速度与视认距离之间的定量关系。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的色彩对冰雪环境中视认距离表现出较大差异;蓝色和红色标志拥有最佳视认效果,表现为在20~50 km/h速度中,视认距离介于33 m和41 m之间,并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中蓝色标志的视认效果略优于红色标志;绿色标志视认距离稳定性较差,黄色标志视认距离整体最低,二者均不利于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UC-win/Road模拟驾驶软件和简易驾驶模拟器以及人体反应时间测试仪,对隧道内不同浓度的烟雾环境进行模拟,并在此环境内以不同的速度进行模拟驾驶。通过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驾驶员在烟雾环境下的反应时间可按规范中取值的结论。并得到了视认距离与车速和烟雾浓度的关系,指出了驾驶员在车速升高时注视点会前移,也给出了安全距离随车速和烟雾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吴雪琴  黄琨  廖斌 《公路》2021,66(12):246-251
为保障驾驶员对交通辅助标志的有效视认,运用实验方法,研究辅助标志字高设计.建模分析驾驶员对交通标志信息的视认过程,构建基于车速和字数的交通辅助标志字高模型;设计实验分析交通辅助标志汉字阅读阈限;根据阅读阈限,分别确定门架式和悬臂式两种交通辅助标志在不同速度和字数条件的最小字高要求,并与《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1)当辅助标志字数超过7个,不同字数句子的阅读阈限存在显著差异,阅读阈限的增速随字数的增加逐渐提高;(2)交通辅助标志的字高随车速和汉字字数的增加而增加;(3)国标(GB-5768)的字高设定对15字以内的辅助标志适用,对120 km/h道路中16字以上的长标志不满足阅读阈限要求.  相似文献   

9.
逆光条件下交通标志的可视距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交通标志的视认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将眼动仪EMR-8B应用到交通安全研究领域中,从影响交通标志视认性的外部因素出发,以大量的现场行车实验为研究手段,探讨了在不同行车速度下,光线条件对交通标志可视距离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通标志的可视距离随车速的提高而降低;同一实验车速,顺光条件下标志的视认性最佳,其次为夜间反光标志,逆光条件下的标志视认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降雨对汽车驾驶人空间辨识能力的影响,选择38名被试人,在不同降雨强度的夜间,选用黑、白两色障碍物,在不同车速条件下进行驾驶人空间距离判识实际道路试验,对比相同条件下黑、白两色视认距离差异,利用曲面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视认距离随降雨量和行车速度变化规律的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白色与黑色障碍物视认距离差异显著,白色障碍物视认距离大于黑色;随着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增加,视认距离缩短;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加,视认距离减小;当降雨强度和行驶速度耦合作用于驾驶人时,会因为视认距离减小导致允许反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动态条件下视野的变化规律,通过实车动态实验测定不同速度下标志汉字的视认距离。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120km/h以下时,速度对驾驶员的视认距离影响不显著,同时应用心理学与视觉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可为后续交通标志视认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交通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不均匀积水条件对路面行车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uent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建立轮胎-路面-流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水膜厚度和汽车行驶速度条件下汽车轮胎所受动水压力的理论变化值,定量地分析了水膜厚度和车速对积水路面车辆侧转角的影响以及积水段路面上车辆的横向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水膜厚度大于胎面花纹深度时,动水压强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加较快,且动水高压区由轮胎中间向轮胎边缘呈近似三角分布.在无驾驶员操控情况下,当汽车左右轮分别高速(> 90 km/h)行驶在干燥和积水路面,水膜厚度介于9~12 mm时,1 s后汽车的相对侧转角差超过最佳控制角度(25.),此时汽车操纵性开始下降;2 s后汽车的相对侧转角差已超过90.,车辆发生侧滑,易产生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我国大规模山区公路无控平交口交通事故预防的诸多难点和症结,设计研发了一款山区公路无控平交口实时交通冲突风险预警系统,包括路侧一体化智能预警单元和中心远程管理系统软件。当路口存在冲突风险时,系统采用图形、文字和灯光的多模态LED板,向驾驶员一体化发布交通冲突风险预警信息和动态路况信息。现场安装测试结果表明:(1)在5种冲突风险场景下,预警策略显示正确率为100%;(2)当无车辆冲突、主路仅显示提示信号时,约60%的车辆有刹车减速行为;当路口车辆存在交通冲突,主路发布冲突警示信号时,80%左右车辆会减速;(3)70~85 km/h车速范围内的车辆占比从60%下降到45%,85%车速从示范前的81.4 km/h下降为78.1 km/h。  相似文献   

14.
视认距离法是研究隧道入口行车安全的重要研究方法。基于驾驶员正常驾驶中,不同眼动行为的区别,利用眼动仪采集的视点坐标,提出了一种确定实车实验中视认距离的方法。利用典型实验数据,通过视点坐标的速度变化,确定开始发现障碍物的时刻,即开始视认的时刻。通过眼动仪前置摄像头视频,确定障碍物经过驾驶员的时刻。两时刻作差,得出从发现障碍物到经过障碍物的时间,乘车辆匀速行驶的速度,得出视认距离。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眼动仪的视点采集技术,为研究自然驾驶实验中的驾驶员视认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隧道出口处亮度的急剧变化,容易诱发视觉障碍,并影响驾驶员对出口处交通标志的准确认知。通过对隧道出口标志视认性分析计算,建立基于视觉震荡持续时间的公路隧道出口交通标志至隧道口安全距离S关系式,在大量高速公路隧道出口行车试验基础上,根据视觉震荡时间分析结果,得出了在隧道内限速为60km/h与80km/h时的S合理取值。并提出改善隧道出口标志视认性的方法,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行车中正确地使用制动,是减少燃油消耗的一个重要途径.据试验,平路上行车,在车速加到40 km/h时,使用制动装置将车速降至30 km/h后在100 m的距离内将车速加到40 km/h时,耗油为35 mL,而等速行驶100 m只需25 mL.  相似文献   

17.
汽车在一定的车速下直线行驶时,前轮发生左右摆动,其行驶轨迹不是直线而是呈波浪形(也称蛇形),此现象谓之前轮摆振,由此引起方向盘“弹手”(俗称筛糠)的症状,严重对驾驶员不敢握方向盘,这是国产汽车使用中的常见疑难故障之一。这种前轮定速摆头故障,往往是当车辆行驶至某一速度时就开始摆头,高于或低于这个车速便减弱或消失;不受空、重载车及路面的影响,一般出现在中速多,低速较少。 方向盘“弹手”故障现象择例 一辆北京BJ130型汽车每当行驶在50km/h速度时,方向盘便来回抖动,使驾驶员的双手发麻,而且驾驶室摆晃严重。继续加速至60km/h以上速度时,反而没有上述现象;当车速从60km/h降至50km/h时,又会发生上述现象,而车速  相似文献   

18.
我们单位一辆凌志(LEXUS)牌LS400型高级轿车,驾驶员在将自动变速器换档杆挂入D档行驶中,按动设置在换档杆手柄处的超速档O/D开关后,车速不能按要求随着加速踏板的踩下而自动加速到150km/h以上,当节气门全开时,最高车速只能达到120km/h。开始并未能引起驾驶员的注意,后来该车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利用眼动仪系统,以城市道路隧道路段驾驶员注视点变动为研究对象,对4名驾驶员共进行16次有效行车试验,得出注视点分布一般特征。并根据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的视力角概念,用成功扫视幅度中值来量度视力角,建立基于视力角特征的城市隧道标志视认模型:城市隧道行车过程中,当目标物体在注视点分布椭圆边界的视力角范围之内,较容易视认,超过此范围,则难以视认。再利用该模型,对隧道进口交通标志的设置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全新奥迪A8的发动机如果遇到红灯会在车速降至22 km/h时关闭,使汽车依靠惯性向前行驶至停止,这要比传统起停系统早得多。在稳态巡航过程中,当车速在55~160 km/h范围内时,发动机也会定期关闭,而驾驶员想要加速,又会迅速重启。除此之外,当驾驶员在日常驾驶中踩下制动时,A8会将通常以热量形式损失的大部分制动能量转换成电能,以备将来使用。这些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