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电控空气悬架在车高调节过程中存在的过充,过放以及震荡等不良现象和加速、减速、转弯以及路面随机干扰对整车姿态的影响,根据变质量充放气系统热力学理论,提出一种能够对气体质量流量进行自适应快速调节的单神经元PID控制方法。根据车辆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加速、减速、转弯以及路面随机干扰下的空气悬架车身高度调节系统整车模型。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算法,设计了车身高度调节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和整车姿态控制的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为检验所设计控制器的性能,搭建了Matlab/Simulink车身高度控制仿真模型和整车姿态控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车身高度的有效调节,同时还能抑制车身高度调节中的整车姿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飞思卡尔MC9S08GB6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亚星YBL6891H型客车为试验对象,针对空气悬架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采用神经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通过检测车身高度对空气弹簧进行充排气,进而改变弹簧刚度的客车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根据悬架评价指标建立了电控悬架的2自由度1/4车辆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悬架系统对悬架动行程、车轮动载荷及车身垂直加速度这3项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指标的改善,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ECAS客车车身高度调节建模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电控空气悬架(ECAS)充放气的过程,结合变质量充放气系统的热力学和车辆动力学理论,推导出空气悬架客车车身高度凋节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高度切换中的"过充"、"过放"及振荡现象,提出了变速积分的PID/PWM高度控制策略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半实物台架试验验证表明,所设计控制系统能够满足高度调节要求.  相似文献   

4.
客车因载质量大和质心高的特点难以兼顾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侧倾构型的液压互联悬架(RHIS)与电控空气悬架(ECAS)相结合的新型悬架系统。首先,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空气弹簧非线性模型并试验验证;基于质心定理、动量矩定理推导了整车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整车和RHIS的机械-液压耦合模型,并通过实车测试验证了模型;然后,设计了气囊模糊控制器以实现车身高度调节;最后,在常用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测试工况下仿真对比了新型和传统悬架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悬架系统可实现3挡车身高度调节,且在保持原车平顺性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空气悬架系统经历了钢板弹簧-气囊复合式悬架、被动空气悬架、电控空气悬架等多种形式的变化。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是一种全主动悬架,悬架的刚度、阻尼特性和车身高度能根据汽车的行驶条件进行智能调节。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6.
汽车用空气弹簧悬架系统综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空气弹簧具有非线性弹性特性,可将其特性曲线设计成理想形状,安装有空气悬架的汽车振动频率低,车轮动载荷小,可以获得良好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减小高速行驶车辆对路面的破坏,.空气悬架可以保持汽车车身高度不变,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车身高度调节等特点,本文就汽车空气弹簧悬架的发展过程,空气悬架系统的特点,对整车和高速公路路面的影响,以及其结构模式和优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空气弹簧特性试验得到的特性曲线,在ADAMS中建立2自由度1/4车辆空气悬架模型,在MATLAB中建立随机路面模型和3种半主动控制器模型。ADAMS与MATLAB接口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半主动PID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减小车身垂直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半主动位置全状态反馈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减小悬架动行程的均方根值;而综合控制策略兼具上述二者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悬架性能,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不少中高档轿车和大型客车装备了电控空气悬架或油气悬架系统,可以使悬架的刚度、阻尼力及车身高度自动适应不同的汽车载质量、不同的道路条件及不同的行驶工况的需要,在保证车辆具有良好操纵性能的前提下,使汽车的舒适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汽车侧倾稳定主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ADAMS/Car下建立了前、后悬架都装有主动横向稳定杆的95自由度虚拟整车模型.采用模糊PID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对车辆抗侧倾性能进行了联合仿真,实现了PID控制过程中参数的在线整定.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有效减小车身侧倾角,在保证乘坐舒适性的同时提高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和我国客车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弹簧悬架在客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空气悬架控制模式是采用机械高度阀,即通过高度阀阀门的开启调节对空气悬架气囊的充放气保持车辆恒定的行驶高度。随着系统应用的推广和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电子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和反应的灵敏度,而且可以附加很多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1.
LPG发动机怠速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世春  于秀敏  董伟  钟祥麟  唐睿 《汽车工程》2006,28(1):28-31,16
以LPG发动机的怠速控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模糊智能积分PID复合控制方法,并将控制算法在80C196KC为主控制单元、TMS320C5402DSP为辅助计算单元的ECU上实现。在轿车单一LPG气态进气道顺序喷射发动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既具有较小的稳态偏差又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控制的纯电动轿车整车优化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纯电动汽车分为3种行驶模式:常规模式、经济模式和动力模式.动力模式注重提高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模式注重延长车辆的行驶里程,常规模式则为两者的折中.文中利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了整车控制策略,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开发了整车控制器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对于提高电动汽车性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级变速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模糊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无级变速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建立了简化的基于底盘测功机的无级变速汽车和自动驾驶系统模型。考虑到传动系统的高阶时变非线性特性、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耦合效应以及汽车运行工况和复杂的外界环境因互的影响,提出了把参数自调整的模糊PI控制算法用于油门控制系统,混合型模糊PID控制算法用于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仿真结构表明,文中给出的自动驾驶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车辆不同行驶状态(路面不平度和车速)下悬挂质量垂向加速度和悬架动挠度响应不相同的客观事实,针对半主动悬架PID控制器无自适应能力的局限,以悬挂质量垂向加速度和悬架动挠度响应作为车辆行驶状态的识别判据.建立起一种引入行驶状态识别的半主动悬架PID控制修正算法,进而以某型轿车为对象,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起半主动悬架PID控制的仿真模型,针对不同行驶状态计算出PID控制算法修正前、后的车辆平顺性响应并加以对比,表明所提出的PID控制修正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球乘用车整备质量、燃油箱容积和燃油消耗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推算出"NEDC工况"下的续驶里程;再通过众测油耗的统计分析,推算出乘用车满油箱燃料的实际续驶里程范围;对乘用车的供油系统设计及电动乘用车的续驶里程对标燃油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纯电动轿车AMT换挡过程协调匹配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装备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纯电动轿车能够快速、准确、平稳地换挡,以建立的换挡过程数学模型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换挡过程不同阶段换挡冲击产生的机理,提出了摘挡前驱动电机切换至自由模式的转矩控制方法,确定了摘挡后驱动电机调速目标值和执行机构最优运动速度,提出了挂挡完成后驱动电机转矩恢复方法。针对换挡过程驱动电机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整车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参与换挡过程的综合协调匹配控制方法。为了验证控制策略的正确性,研制开发了纯电动轿车用AMT样机,并进行了样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定的控制策略能很好地实现挡位的自动平顺切换,且换挡时间短。  相似文献   

17.
简单介绍模糊控制理论及其特点,并以汽车请求转矩与发动机当前转速下转矩的差值和电池SOC值为输入、发动机期望转矩为输出设计某并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模糊控制策略,分别采用电机辅助式控制策略和所设计的模糊控制策略进行仿真,比较两种控制策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Two typical criteria for good vehicle suspension performance are their ability to provide good road handling and increased passenger comfort. The main disturbance affecting these two criteria is terrain irregularities.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s reduce these undesirable effects by isolating car body motion from vibrations at the wheels. This paper describes fuzzy and adaptive fuzzy control (AFC) schemes for the automobil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ASS). The design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smooth vertical mo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road holding and riding comfort over a wide range of road profiles. The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s is demonstrated via simul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mal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LQR), it is shown that superior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by the AFC.  相似文献   

19.
Two typical criteria for good vehicle suspension performance are their ability to provide good road handling and increased passenger comfort. The main disturbance affecting these two criteria is terrain irregularities.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s reduce these undesirable effects by isolating car body motion from vibrations at the wheels. This paper describes fuzzy and adaptive fuzzy control (AFC) schemes for the automobil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ASS). The design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smooth vertical mo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road holding and riding comfort over a wide range of road profiles. The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s is demonstrated via simul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mal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LQR), it is shown that superior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by the AFC.  相似文献   

20.
应用模糊控制器控制轿车空调制冷及风道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仲华  唐双波  陈芝久  刘维华  沈军 《汽车工程》2001,23(4):240-243,251
本文应用状态反馈模糊控制方法对轿车空调系统中的电子膨胀阀和温度混合风门进行控制来调节轿车车室内温度,在车速变化和热负荷变化的扰动下实现了车室内平均温度的自动控制,为最后轿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产品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