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钢桥桥面铺方案环道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专门设计加工的环道正交性板钢桥上,进行了多种铺装方案的环道疲劳试验、高温抗车辙试验,比较各种铺装的使用性能与材料、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如何选取有效的钢桥面铺装层疲劳试验模型,是研究和解决钢桥面铺装结构层疲劳裂缝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试验桥跟踪观测、直环道加速加载试验和复合结构疲劳试验模型3个方面,对钢桥面铺装层疲劳试验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并分析了每类疲劳试验模型的优缺点,为钢桥面铺装结构疲劳试验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路》2001,(12)
文  题             期页   文  题             期页★钢桥面铺装特辑★序 1  1………………………………………………………钢桥面铺装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  2………………………厦门海沧大桥钢桥面铺装的设计与实施 1  6……………宜昌长江大桥钢桥面铺装技术的研究 1  10………………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钢桥面及引道桥路面铺装的设计 1  15……钢桥桥面铺装方案环道试验研究 1  2 0……………………钢桥面铺装的有限元分析和环道模型设计 1  2 4…………钢桥面铺装防水粘接层方案设计与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钢桥面铺装的有限元分析和环道模型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波  方萍 《公路》2001,(1):24-27
主要介绍钢箱梁的桥面板和沥青混凝土铺装作为组合结构时的结构组成形式和计算分析模型,阐述钢桥面板和铺装共同作用时的受力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并介绍环道试验模型的设计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公路路面铺装材料环道疲劳实验上构筑了基于压电传感阵列的动态实时自动检测系统,获得了路面铺装材料在70万次连续碾压疲劳试验全过程的动态数据,探索了通过小波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发现路面铺装材料疲劳,开裂,破坏等渐变过程的方法,其结果与人工肉眼判别的裂纹和损害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钢桥面铺装疲劳问题一直是全世界所关注的难题。综合近些年国内外钢桥面铺装疲劳试验模型、理论研究方法及新兴铺装材料疲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其优缺点、应用现状等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模型方面主要有小梁弯曲试验、劈裂疲劳试验、复合梁试验、直环道加速加载试验及试验桥模型,复合梁模型以其对钢桥面铺装实际疲劳过程的准确模拟、高精度、试验可控性好及适于室内进行等优势在铺装体系疲劳性能研究方面运用最为广泛,但其边界条件问题仍未解决,小梁弯曲疲劳模型对单纯铺装材料的疲劳研究效果最好;在理论研究手段方面有唯像学、能量法及力学近似法3类,唯像学结合复合梁试验及数理统计应用较多,但近些年在能量法及力学近似法方面的应用在不断提升;在新兴铺装材料的研究方面以刚性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系列及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铺装研究力度最强、应用前景最好,但两者在复杂应力、环境下疲劳问题和与钢板界面黏结方面研究有待加强,尤其是ECC铺装各项性能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离实际应用仍很遥远。  相似文献   

7.
美国西部环道建成并开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渝 《国外公路》1999,19(1):56-57
美国西部环道试验是美国联邦公路局为了研究沥青路面性能的规范需要而进行的,文中介绍了美国西部环道试验的目的,试验方法和研究内容,简介了美国西部环道试验并行的另外一些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8.
自从1918年世界上第一座环道一美国阿林顿试验场问世以来,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室内外环道装置相继建成。几十年里,通过环道试验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成功地应用在路面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方法上。在70年代,我国也着手道路环道试验研究,这方面工作刚刚起步。近三年,我们结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的汽车工业行业中,汽车试验场的建设方兴未艾,高速环道是汽车试验场中最为核心的试验道路。现分析了高速环道铺面的受力特征,调研了国内部分汽车试验场高速环道的铺面结构组合形式,并基于此,提出了高速环道沥青铺面典型结构。  相似文献   

10.
科技之窗     
《上海公路》2012,(3):6-9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路面试验环道"工可获批近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申请的"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环道建设工程"项目工可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有望填补我国对不同路面结构使用性能长期对比验证手段不足的空白。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环道不仅可以模拟同等条件下不同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准确把握路面在交通荷载与自然环境气候综合作用下的演变规律,完善路面设计、施工、养护等规范,同时也可以实现实验数据共享,指导全国的公路建设与养护。  相似文献   

11.
钢渣SMA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永杰  吴少鹏 《公路》2006,(2):126-129
针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特点,以钢渣作为原材料,设计并制备出钢渣SM A沥青混合料。并在室内试验过程中,首先研究了钢渣的材料特性,并采用普通车辙试验检验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在IN STRON材料试验机进行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与疲劳性能试验;通过测定钢渣与沥青之间的接触角值以及浸水车辙试验来评价钢渣SM A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钢渣可以作为沥青面层优质集料使用,设计并制备出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钢桥桥面沥青铺装层直道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钢桥模型上进行了6种沥青混合料铺装层直道疲劳试验和高温车辙试验,研究了重复加载过程中应变变化规律,分析了桥面铺装层疲劳开裂性能,比较了各方案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钢桥面铺装环氧防水粘结层材料与结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桥面铺装是工程难题,防水粘结层是铺装结构的薄弱环节,为提高防水粘结层的性能,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粘结材料。在分析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使用条件与要求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该材料的一些基本工程性能,试验结果可供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环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晓华  宗海  王晓  王建伟 《公路》2006,(1):179-182
环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新型的高强钢桥面铺装材料。主要通过低温弯曲试验与低温弯曲蠕变试验来评价环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再结合线收缩系数试验分析了环氧沥青混合料在钢箱梁桥桥面铺装应用中的低温特性。  相似文献   

15.
沥青作为一种典型的黏弹材料,其黏弹性与路用性能密切相关,20世纪研究者们就开始关注并研究沥青的黏弹性。全面表征复杂条件下沥青的黏弹性,对于准确评价沥青路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际应用中,沥青路面不可避免承受小幅及大幅振荡剪切荷载,沥青线性黏弹性与非线性黏弹性的研究同等重要,仅研究沥青线性黏弹性会导致沥青路用性能评价不准确。目前,基于稳态蠕变试验的沥青非线性黏弹性研究已基本成熟,但车辆对路面的实际作用模式为振荡剪切荷载,针对振荡剪切荷载下沥青非线性黏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大幅振荡剪切试验是材料非线性黏弹性测试的主要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胶体、悬浮液等领域,而关于大幅振荡剪切荷载下沥青非线性黏弹性的研究则刚刚起步。为促进沥青非线性黏弹性的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大幅振荡剪切荷载下沥青非线性黏弹性的测试方法、分析方法及本构模型,指出了现有大幅振荡剪切荷载下沥青非线性黏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沥青非线性黏弹性研究的建议。研究可为沥青非线性黏弹参数的确定、路用性能的评价及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他黏弹材料的非线性黏弹性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南雪峰  廖克俭 《公路》2011,(4):181-184
针对季冻区隧道路面特点,研制开发一种阻燃改性沥青,并通过氧指数、烟密度以及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试验,对其阻燃性能和路用性能进行评价,试验表明:研制的阻燃改性沥青阻燃性能良好,其路用性能满足季冻区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湖北武麻高速公路橡胶沥青路面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橡胶沥青SMA-16和AC-20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提出了在中上面层之间设置橡胶沥青+单级配碎石粘接层的新方法,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采用BISAR软件计算了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据此进行了武麻高速公路橡胶沥青路面优化设计。研究结果和实体工程应用表明,橡胶沥青路面优化设计提高了抗裂性能和抗水损坏能力,并节约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直线式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对12种沥青铺装方案进行了大型直道足尺试验。研究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受力特点和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分析了导致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产生疲劳破坏形式的原因,指出了现行钢桥面沥青铺装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目前钢桥面沥青铺装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国印 《公路》2003,(5):107-111
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了新型再生剂。以旧路改造工程为依托,对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大量的试验证明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与旧料的掺配率和再生剂的用量有很大关系。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为控制设计混合料的品质增加了一些验证性试验。  相似文献   

20.
To further increase passenger train comfort and handling performances, a mechatronic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railway vehicles is necessary. In fact, active systems on board a railway vehicle allow to push design barriers beyond those encountered with just passive systems.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to improve the running behaviour of a railway vehicle, both in straight track and curv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active system are a brushless motor and a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used to apply a longitudinal force between the carbody and the bogie of the vehicle. The actuator is operated in force control. Different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developed for straight track running, where the aim is to increase the vehicle critical speed, and for curve negotiation, where the goal is to reduce the maximum values of track shift force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railway vehicle incorporating the active control device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to optimise control strategies and hardware set-up of the active device and to estimate the increase in operating performances with respect to a conventional passive vehicle. The active control device has then been mounted on an ETR470 railway vehicle, and its performances have been evaluated during in-line tests in both straight and curved trac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