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介绍Microsoft SQL Server 6.5 for NT的有关技术,阐述了在开发C/S应用系统过程中,使用和管理SQL Server6.5的快速入门方法和高级技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Microsoft ProxyServer系统的应用环境、网络结构、网络产品的选择及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网络配置。  相似文献   

3.
汽车动力学模拟中的轮胎模型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别介绍了以不同建模方式构造的三种典型轮胎模型,即经验公式中的“魔术公式”、半经验公式中的“幂指数公式”以及理论模型中的G.Gim轮胎模型。并根据Steyr991重型车C类轮胎和Benz重型车Michelin XZA轮胎的实验数据,对上述轮胎模型进行了验证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4.
详细概述了Microchip公司PIC系列单片机的主要性能特点,并基于某型军用雷达电站方案,介绍了在内燃机电站系统中嵌入式MCU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轿车转向轮高速摆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文章  林逸  刘岩 《公路交通科技》2000,17(5):73-75,88
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ADAMS软件建立轿车麦弗逊式前悬架多体系统模型,并对悬架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在大量的道路试验和仿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在工程上可行的克服该车转向轮高速摆振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动态称重系统仪器软硬件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道路车辆动态称重系统是一种最完整的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这种新型的动态称重系统(WIMS)已由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研制成功。章重点论述了该系统仪器软硬件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7.
VC++6.0开发Windows95环境下的串行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庆  严琳 《交通科技》2000,(5):31-33,37
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C++6.0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其具有的可视化而向对象的特性,特别适于在Windows环境下图形界面和用户程序的编制。文章介绍基于Windows95操作系统用VC++6.0实现防火门控制系统中主控台计算机与用户端控制器之间的串行通信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阐述了计划管理的主要概念、计划制定的程序、工作计划的表现方式并对控制计划的实施过程作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对Microsoft Pro-ject软件的应用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7种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性能评价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观交通仿真系统能够模拟和预测道路交叉121、路段乃至区域的交通状况,是辅助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决策的有力工具。详细分析了SimTraffic、CorSim、VisSim、Paramics、AIMSUN、MITSim和Trans Modeler 7种业界著名的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技术特性,并从交通设施表达及通信能力、车辆行为模型和其他扩展功能3个方面对上述7种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
公路平面中心线CAD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公路平面中心线野外测设对CAD计算速度、线形多样化、设计和标准化的需求,本文提出了运用McrosoftVisual Basic5.0作为工具,开发适合现场使用,具有技术标准自动校验、动态跟踪计算与在线帮助功能的公路平面中心线设计软件的基本方法,论述了建立集中统一管理的路线设计数据库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刘锷 《长安科技》1995,1(3):41-43
从应用角度剖析了MD-DOS6.2提供的ScanDisk实用程序,介绍了合理使用的ScanDisk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MapInfo开发工具MapBasic,着重介绍用MapBasic编写GPS车辆导航软件中如何创建动态连接库,以实现GPS接收机与微机间通讯。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车辆排放测试与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春市部分主干道为试验研究路段,采用一种车载排放测量仪器在实际道路上进行了单车排放试验,运用多项式回归的方法,整合车辆运行状况和排放数据,建立了单车实际道路微观排放模型。利用合作开发的基于路径的微观交通仿真系统与单车微观排放模型的有机结合,开发了一种可预测不同交通状况下交通干道排放的有效系统,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可估算并预测车辆在某一路段的污染物排放水平,还可评价交通管理改进措施对车辆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混合仿真技术的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系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冯金芝  喻凡  李君 《汽车工程》2004,26(2):187-192
介绍了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仿真软件,进行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器设计以及系统混合仿真的过程。首先建立了8自由度车辆动力学系统模型,然后利用前馈补偿和模糊控制策略,设计了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器。最后对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系统进行了实时混合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器控制有效,实时性好,而且在道路条件和行驶条件改变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道路施工区使得车辆运行受到显著影响,车辆延误增加,针对道路施工区车辆延误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分析施工区车辆延误的方法.与传统的延误分析方法不同,引入交通仿真技术分析计算施工区影响范围内的运行延误、排队延误、加减速延误与绕行延误.采用TSIS仿真软件可以模拟封闭车道施工、不改变交通流向、改变交通流向或交通分流等交通组织方案,并根据不同的交通组织方案,分别计算车辆途经施工区产生的附加延误以及最优分流比例.研究示例表明,运用经过标定验证之后的仿真模型能有效地对施工区延误进行定量分析.仿真表达交通信息的多样性和详实性,确保了施工区车辆延误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路面附着条件和道路曲率等因素对车辆转向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高速车辆的等效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变步长的模型离散化方法,能够在保证车辆模型预测精度的基础上,实现较长的预测时域,并满足计算实时性的要求。通过对高速车辆稳定行驶状态进行分析,推导了基于包络线的滑移稳定性约束条件,并设计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速无人驾驶车辆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保证高速无人驾驶车辆在不同地面附着情况及道路曲率下的操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公交车辆运行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与吉林大学共同开发的微观交通仿真系统MTSS的体系结构;建立了公交网络描述模型、公交车辆产生模型、乘客需求模型、公交站点事件反应模型和公交车辆运行模型;以微观交通仿真系统MTSS为仿真平台构建了公交车辆运行微观仿真模型;对上海市斜土路非港湾式站点与华山路港湾式站点进行了实地数据调查,利用实测数据对建立的公交车辆运行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测量值与仿真值之间的误差在10%以内。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公交车辆运行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公交车辆的运行过程以及与其他交通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早期建造的高速公路逐步进入路面大修、改扩建时期,施工占据道路使得车辆运行环境更加复杂,不仅奖励了路段的同行能力,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本文将交通仿真技术引入公路改扩建交通系统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文中简述了交通仿真的基本概念,并以仿真软件Trans Modeler建立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京港澳高速扩建施工中的较适合的交通组织方案。实现了施工组织的优化,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设置公交专用道所带来的道路资源利用率低,相邻车道交通压力增大,专用道分时段开启致使社会车辆行驶混乱等问题,基于车种分离思想,提出一种公交车辆与右转车辆混合专用道的组织方式,允许公交车辆与右转社会车辆共用一条车道,以寻求保持公交优先与减少对社会车辆影响的平衡点。为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首先,针对所研究的道路环境,提出了基于流量生成模型与配时优化模型的车道组仿真流程;随后,在考虑红灯时右转车辆行驶特性的前提下,建立了人均延误和车均延误的双指标评价矩阵模型;最后,分别在MATLAB和VISSIM仿真平台上,实现了对传统车道组、公交与右转混合型专用道车道组和公交专用道车道组3种方案的效益评价,并对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公交与右转混合型专用道车道组的总体车均延误与人均延误在大多情况下处于较低水平,而公交专用道车道组和普通车道组也具有各自的优势区域;公交与右转混合型专用道的车道组织方式可以在保证社会车辆延误不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有效确保公交车辆的优先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适用性,在工程实践中可作为公交专用道的过渡或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建立路口仿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面交叉路口交通仿真是研究路口交通的有效手段。仿真系统中的道路模型是静态模型,是整个仿真运行的容器和载体。利用开放性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信息存储、图形操作、开发接口等功能,建立有效的道路模型,为仿真系统中其它仿真模型提供空间参照、几何模型和逻辑模型,为各类交通行为数学模型提供存储空间和作用空间,为各种程序算法提供调度接口,实现高效的路口交通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