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波  吴剑  陈建平 《隧道建设》2017,37(7):864-871
为解决寒冷地区隧道内部产生的冰害问题,以东北地区某铁路隧道为例,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案例隧道洞口衬砌开裂、渗水以及道床冰害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洞口围岩衬砌开裂主要由围岩冻胀力引起,采用喷涂保温层+防火砂浆的保温措施以及锚杆补强和裂缝嵌补的结构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衬砌的开裂;2)引起道床冰害的洞内水主要来源于洞口路堑的积雪融化水和仰拱局部渗水,采用双侧水沟布设电加热设施、洞口道床底部设置小型挡水坝并加设横向电加热设施和进口路堑位置及路堤零填段设置挡雪设施的措施可以有效解决道床冰害问题。  相似文献   

2.
风吹雪雪害地区公路路基高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风吹雪雪害地区不同路基高度的风雪流场的观测与分析,初步掌握了公路路基高度与风雪流场的关系,建立了风吹雪雪害地区不易积雪的合理路基高度的数学模型,为风吹雪雪害地区公路路基高度的合理确定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风吹雪雪害地区不易积雪的合理路基高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风吹雪雪害地区不同路基高度的风雪流场的观测与分析,初步掌握了公路路基高度与风雪流场的关系,确定了风吹雪雪害地区不易积雪的合理路基高度,为公路风吹雪雪害防治技术研究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浅谈寒冷地区公路雪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延茹  于艳 《东北公路》1999,22(4):24-26
本文简要介绍了上风吹雪的形成条件与堆积类型,风吹雪与地形,地物的关系,以及积雪地区公路设计的原则及防止风吹雪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路风吹雪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正荣  杜滨 《公路》2012,(8):247-249
风吹雪致使公路严重积雪,能见度降低,造成交通中断、车辆被埋及人员伤亡等。结合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阐述了风吹雪地区高速公路设计原则及风吹雪病害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挡雪墙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挡雪墙是防治公路风吹雪雪害的工程构造物。文章从挡雪墙在不同防治时期风速流场、积雪形态等特点出发,结合浅槽风力加速堤的作用机理,系统的提出挡雪墙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雪崩、风吹雪及厚层积雪,是高山和严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灾害.国内在天山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中尼公路等多雪高寒山区的道路交通中,逐步采取了导风板、防雪崩走廊、导雪堤、防雪栅栏等工程防治措施,积累了一些雪害的治理经验.结合某国际铁路的可行性研究,介绍了雪害的工程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雪崩、风吹雪及厚层积雪,是高山和严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灾害.雪害对公路、铁路交通的危害,前苏联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境内早在天山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中尼公路等多雪高寒山区的道路交通建设中,逐步采取了一定的工程防治措施,积淀了一些选线及治理经验.结合某国际铁路的地质选线,介绍了雪害的基本类型及选线原则.  相似文献   

9.
风吹雪危害地区的公路测设工作极为重要。如公路设计不当,对工程造价和使用影响极大。同时风吹雪危害地区的公路设计要求和平原地区的公路有一定区别,风吹雪地区的道路选线和路基设计应根据雪情结合地形条件做到多跑多看多比较,在不过分偏离总方向的原则下,采取“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利用近年来科研部门对雪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避重就轻,避难就易,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点风速风向自动记录仪对路基断面周围风吹雪流场进行现场观测,系统分析了路基断面形式和风速对路基断面周围风吹雪流场分布和积雪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冬季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由于自然降雪,特别是“风吹雪”所造成的公路雪阻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多困难,常常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1973年黑龙江省的降雪量是历年来最大的一年。因此,有些地区大部分干线公路发生了雪阻,车辆无法通行。为排出公路积雪,全省支付的费用达150万元之多。公路积雪如不能很好地清除,到了春融  相似文献   

12.
克塔铁路沿线约75 km范围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吹雪危害.通过对风吹雪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结合风速、风向、积雪分布和监测数据,介绍沿线风吹雪的特征.经过现场调查、风吹雪监测和无人机航飞影像资料分析等,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地形条件、风速、风向以及积雪厚度等因素,可以将克塔铁路沿线风吹雪按危害程度划分为铁厂沟(DK115~...  相似文献   

13.
影响草原牧区公路风吹雪雪害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江生  张贵平  董智  左和君 《公路》2005,(8):159-163
为了防治草原公路风吹雪危害,本课题组调查了全国大部分草原牧区公路的雪害状况,通过数量化及风速流场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草原牧区障碍物距路较近的零路堤、全路堑、迎风半路堑、背风半路堑极易形成公路风吹雪雪害;(2)路旁有障碍物的零路堤的积雪部位主要在障碍物的迎风侧和背风侧,如果离路太近极易造成公路路面积雪;(3)全路堑的积雪部位主要位于背风坡的坡脚和迎风坡的坡脚,且无论路堑走向与风向的夹角如何,都会造成路面积雪,只是积雪量、积雪部位和积雪形态不同;(4)迎风半路堑的积雪主要位于迎风坡的坡脚位置,其严重程度与迎风坡坡度,边坡坡脚距路的远近有关;(5)背风半路堑的积雪主要位于背风坡的坡脚位置,积雪形态以高大的雪檐为主,且坡脚距路越近路面积雪就越严重。  相似文献   

14.
挡雪墙对铁路风吹雪雪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争乾  张军 《路基工程》2012,(1):195-198
通过铁路风吹雪雪害的调查分析,结合挡雪墙防治雪害的实践经验,分别阐述了风吹雪雪害的形成机理,危害程度的影响因素,挡雪墙防治雪害的作用原理与设置原则,并对铁路风吹雪雪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纪亚英  张少军  吴建  贺志昂 《公路》2023,(5):412-417
隧道工程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施工时,受海拔、温度、冻土等影响,施工人员、机械的工作效率大幅降低,冻融、冻胀等灾害发生概率增长,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风险增大。但目前已有的隧道洞口失稳风险评估方法未引入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因素,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判断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洞口的施工状态,降低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高寒高海拔地区地质、海拔、温度、冻土等特殊条件对施工安全的影响,构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完整性的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洞口失稳风险评估体系,并以久马高速公路海子山1号隧道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洞口失稳的风险等级及可能性,通过与已有专项评估结果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隧道洞口失稳风险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黄土隧道越来越多,在黄土隧道洞口段极易出现浅埋、偏压等情况,由此而引发隧道洞口段在施工及运营期的各种病害。桩承式复合套拱结构具有施工简便、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因此可用于黄土隧道洞口段加固。本文以弓家沟隧道为依托工程,利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加固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桩承式复合套拱整体稳定性较好;在偏压地形情况下,应进一步提高预加固桩配筋率,提高其抵抗弯矩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公路风吹雪灾害危害现状,提出风吹雪雪害防治“标本兼治、以本为主”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研究并利用挡雪墙这一工程措施治理风吹雪灾害,为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对积雪地区道路横断面设计详细的考虑了积雪堆雪宽度的影响。本文根据日本道路构造法,详细的介绍了日本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并根据积雪地区除雪试验得到的经验公式,对堆雪宽度进行计算,从而对积雪地区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各部分尺寸进行合理设计。该方法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土山岭地区的隧道开挖破坏了原有边坡内部的平衡状态。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隧道洞口段及边坡都可能受到严重破坏,也会反映出不同的动力特性和变形特征。首先通过大型振动台对边坡坡度为60°坡脚进洞工况进行试验,然后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边坡坡度为60°不同高程进洞的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坡顶加速度随着进洞高程的增大而增大,同种波形和输入方向,输入峰值加速度增大,加速度放大效应减小,出现放大效应趋于饱和现象;隧道洞口段最大主应力先增大后减小,仰拱大于拱顶,一般在距洞口15 m达到峰值,50 m后趋于平稳;试验中坡顶出现拉剪破坏,隧道衬砌与上部土体自振频率不同导致的错动形成竖向裂缝,两侧坡脚处出现横向裂缝且发展速度较快,坡面整体发生破坏,震陷滑塌现象很明显且大块土体整体滑落,有隧道一侧滑塌破坏程度大于纯边坡一侧;应力最大值断面距洞口42 cm,是2.33倍的隧道最大跨径,最大加速度多出现在距洞口约3.89~4.06倍隧道跨径处;由于临空面的存在,洞口段具有明显的动力放大效应,各监测点位移都有一个略微增大再减小的过程,最大值出现在距洞口60 m处,因此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抗震设防长度取5倍隧道洞径较为合适;相较于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数结果偏大,但是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加速度和土压力的基本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金文良 《公路交通技术》2006,(6):115-119,135
针对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计算中缺乏必要的洞口气象基础参数,建立气象站对其洞口气象参数进行周期1年的连续现场观测,分析隧道洞口端各气象参数变化规律,为多竖井深埋隧道通风防灾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