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就滨海公路粉细砂地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滨海地区的环境特征以及现有地基处理方法的特点,首次提出了适合于滨海公路粉细砂地基的快速处理方法——冲击碾压技术和振动碾压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及检测结果,证实了这2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孙自壮  刘宏  唐薇 《公路与汽运》2012,(1):113-115,151
为研究冲击碾压对卵石混合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在试验区现场进行了冲击碾压试验,通过测试试验区的孔隙水压力、压实度、冲击碾压沉降量及固结试验、固体体积率和动力触探与载荷试验,全面评价冲击碾压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冲击碾压有效加固深度可达2.0~2.5m,是一种有效的卵石混合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冲击碾压技术在上海浦东机场场道地基处理试验区的应用实践,对地基沉降、反应模量、标准贯入及静力触探试验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冲击碾压技术对提高浅层地基的强度和密实度,减小工后差异沉降,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天定高速公路建设中冲击碾压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分析冲击碾压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数据,对冲击碾压湿陷性黄土地基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于疏松粉细砂地基土的加固处理,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和现成的规范。通过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1#试验区的加固试验证明,采取合理的振冲辅以振动碾压的施工工艺,有效地提高了地基承载力,达到集装箱港区道路、堆场的使用要求,且施工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郑民高速公路开封段有亚粘土和亚砂土,属黄河冲击平原工程的地质情况。提出了大面积冲击碾压的施工方案,介绍该段地基采用冲击碾压法处理措施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地下水位的粉土地基分别采用冲击碾压与低能级强夯进行加固处理,通过监测地下水位、超孔隙水压力、填土期沉降指标的变化规律,结合处理前后压实度、承载力的检测结果,对2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冲击碾压处理后地基易出现"弹簧土"现象,低能级强夯仅引起地表少量出水;低能级强夯的有效影响深度及加固深度均大于冲击碾压;低能级强夯处理后填土期总沉降量及沉降速率小于冲击碾压;2种方法处理后压实度均满足要求。因此,可以采用低能级强夯法代替冲击碾压法对地下水位较高的粉土地基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8.
邹广平 《路基工程》2019,(1):148-152
针对重载型运煤铁路对路基土工结构质量、安全性要求高及粉细砂路基填料难以压实问题,基于填料的物理性质,结合施工场地条件,提出适合于该区域的粉细砂碾压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经现场压实系数K和地基系数K30检测表明:其施工方法实施效果满足规范压实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志军  杨荣尚  任毅 《中外公路》2007,27(4):191-196
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地基采用强夯、冲击压实、灰土换填、灰土挤密桩等4种方法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地基土沉降量、压缩模量、湿陷系数及静力触探等试验结果,得出了不同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处理效果及适用条件。其中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时,通过试验比较,得出了夯击功能、击数与有效处理深度的关系;对于冲击压实法,得出了碾压遍数与有效处理深度及影响深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河冲积平原区某高速公路的低液限黏土地基,在冲击碾压处理前后进行静力触探、探井取样后的室内土工试验及沉降观测,探讨低液限黏土地基的干密度、孔隙比、压缩模量、锥尖阻力和侧壁摩阻力等沿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冲击碾压法对于0.6m内土层强度的提高比较明显,冲击碾压法的有效压实深度为0.6m,有效影响深度为1.8m,最佳碾压遍数为20遍。  相似文献   

11.
平栓玲 《路基工程》2013,(1):172-175
结合巴新(巴彦乌拉至新邱)铁路风积沙路基施工实践,从分析风积沙填料特性入手,提出了注水碾压法进行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要点,并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在碾压施工时的最佳松铺厚度及最佳机械配套组合,能使路基工程质量满足控制指标K30和Dr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砂砾卵石土作为一种特殊的路基填料,其工程特性、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控制方面与常规的土质路基甚至土石混合路基有较大的区别。采用不同的现场试验方法分别对某高速公路砂砾卵石土路基填料虚铺厚度为30,40 cm时,采用灌砂法、沉降差法、DCP贯入度法检测其压实度。结果表明:对于砂砾卵石土路基填料,当碾压遍数为4遍时,三种方法计算的压实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欧彩云 《路基工程》2013,(4):140-144
为了将江(河)砂作为路基填料用于高速公路工程,对填砂路基的压实技术展开了研究。根据室内试验得出的代表性砂土的最大干密度,制定出路基不同层位的压实控制指标与标准。依据填砂路基压实功的需求与既有碾压设备的工作性能,确定了压实机械的振动加速度与施工碾压速度。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了不同松铺厚度下压实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以及现场干密度与填料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了现场施工时对松铺厚度、碾压遍数与填料含水量的选择。提出了填砂路基的施工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4.
李鑫 《路基工程》2020,(4):5-10
依托浩吉铁路路基工程,探讨粉细砂路基的工程灾害机理,并通过掺加水泥改良其压实性能,对改良的粉细砂路基内部的变形和竖向应力进行监测,分析了沉降及其空间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粉细砂路堤存在压实性欠佳、振动强度衰减及边坡易失稳等问题,通过掺加水泥可以提高其压实性能,其水泥/粉细砂的最优配比为5%;竖向沉降随深度的增加总体上逐渐降低;竖向应力随时间变化不大,且随着深度增加总体上逐渐增大,除基床表层以外,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区域均低于理论自重应力值;水平方向,对称位置处竖向应力差异较大,揭示了路基内部应力分布复杂的不均匀特征。  相似文献   

15.
依托蒙华重载铁路第二标段工程建设,对毛乌素沙漠地区风积沙的工程特性及不同影响因素下路基填料的压实系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段风积沙填料属C组填料,可用于基床以下路基的填筑;其最优含水率为14%,最大干密度为1.79 g/cm3;摊铺厚度为35~45 cm,当含水率为12%~16%时,装载机碾压6遍+压路机静压2遍收面的碾压组合最为经济合理,此时松铺系数约1.3~1.4;提出了保证风积沙路基压实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软弱细砂地基公路涵洞的施工技术。根据海南省的气候特征,以及软弱粉细砂地基的特点,对公路涵洞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明确了涵洞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提出了公路涵洞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该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该公路涵洞相关技术问题,对该地区该条件下的涵洞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细砂填筑路基压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崇启通道(上海段)的工程建设需求,开展了长江口细砂填筑路基的压实特性研究,包括含水量控制和机械碾压组合两方面,实践表明,长江口细砂填筑路基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研究成果全面指导了崇启通道(上海段)填砂路基工程建设,对后续类似填砂路基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汪洪加 《路基工程》2013,(6):143-145
以成渝高铁工程为依托,对细粒砂岩填料的料源选择、生产方式、填筑工艺、压实质量检测、沉降观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选较软及硬质砂岩加工A,B组填料。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填层碾压质量可达到规范要求;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外,增加碾压遍数,会使压实层表面填料二次破碎形成细砂层,压实质量变差;使用细粒砂岩填料填筑路基,在碾压遍数较多、堆载预压情况下,沉降稳定时间约6个月,应加强施工组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高洪滨 《路基工程》2021,(5):103-107
以浩吉铁路为依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粉细砂改良地层的变形和受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后的粉细砂地层能够有效降低路基的沉降和动应力,并保持稳定;路基两侧的沉降随时间逐渐增大,在达到峰值后发生小幅回弹并趋于稳定,而路基中心的沉降表现为明显的早期迅速增大,增长放缓和趋于稳定的三阶段特性;路基中心的静土压力在时间上表现为波动变化,在空间上随着深度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