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交通宁静化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抑制机动车需求,从而实现居民区交通的宁静化,为行人和自行车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分析几种常见的交通宁静化措施及其适用性,阐述了进行交通宁静化措施影响分析的要点,探讨交通宁静化措施对路网的影响分析方法,并建立了路网影响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2.
交通宁静化是机动车减速技术的总称,是绿色交通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阐述了交通宁静化的基本理论、理念和主要实践措施,并充分结合生态城交通发展趋势,提出生态城交通宁静化的规划和实施要点,为区域绿色交通的实现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3.
交通宁静化是指通过控制机动车行车速度和交通量,减少交通对人们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外的交通宁静化概念提出较早,理论日趋完善,这对于日益拥堵的国内城市交通有值得借鉴之处。分析几种使用较多的交通宁静化措施,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再详细介绍一个具体的交通宁静化项目,分析车速和交通量等数据,证实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可以对国内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交通宁静化是一种通过采取系统的软、硬设施降低机动车出行对交通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改善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舒适度与安全度的设计理念。通过对交通宁静化措施的发展历程、适用范围、工程案例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对宁静化措施的规范化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及环境,通过深圳前海合作区道路设计的实践,分析前海合作区的特点和路网规划情况,论述各种交通宁静化措施或手段的控制目的、适用条件,结合前海合作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区域特点的宁静化措施或手段;得出交通宁静化理念在高强度开发区域和生活休闲居住区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西方各国奉行的规划理念中,"交通宁静化"一系列方法特别引人注目。交通宁静化的目的是控制汽车交通,保持有秩序的道路空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整合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的手段,一方面保证必要的汽车使用,同时还要将交通事故和交通对环境的影响限制在最新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
两轮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专用道一体化的改造方案是为解决城市中心摩托车和非机动车争夺路权带来的交通问题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专用道的设置不可避免也要对公交车站进行改造,交通比较复杂。为有序引导站点处的交通流,保障乘客安全,首先介绍了路段两轮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专用道一体化方案的改造原因和思路,然后结合城市交通宁静化理念,对直线式停靠站和港湾式停靠站处的专用道提出了几种设计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和用地条件。经过对比,推荐公交站点处采用曲线式两轮车专用道设计方案,最后还配套了一些交通宁静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机动车交通的同时,如何给行人、社区居民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是道路工程师和城市规划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交通宁静技术以速度管理和局部区域交通管理为设计基础,来合理控制住宅小区的交通量,以减少机动车对次要道路的主导作用。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来评定交通宁静技术对机动车速度和道路安全的影响,为我国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交通宁静措施特别是竖向式偏移设施能够有效地减低机动车运行速度,其中高度为100 mm的减速丘和坡度为1:10~1:15的减速台为最有效的减速设施;交通宁静设施的设置尤其是实施全区域交通宁静技术方案后,对道路安全的改善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外公路设计标准在高速交通设施、低速交通设施的衔接处缺乏标准,车辆在过渡区域行驶存在安全隐患,中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该文首先提出过渡区域设计的基本理念,进而通过调查、整理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过渡区域的交通设计方法,总结常用设计措施的优点与不足,最后引用实际工程运营资料,评价了3种常用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过渡区域的设计是交通宁静化理念的具体应用,需将"点问题"转变为"区域问题"综合考虑,过渡区域的合理性对交通安全具有深远影响,建议进行更多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镇道路交通问题的日益严重,引入交通静化的理念并将其应用于乡镇道路中。对乡镇道路现存的交通问题及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分别提出相应的静化对策及示意图。  相似文献   

11.
在机动车交通需求激增,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严重失衡的当今城市,正在兴起"从道路到街道"的复兴运动,无论是规划设计者还是管理者都对"街"与"路"有了更深的认识。首先分析了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反思不同类型道路设计侧重点,并从街区运动与交通稳静化设计得到启发,总结稳静化设计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以上海市大宁路街道景观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了交通稳静化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静化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交通静化的起源与概念,实施交通静化的目的、原则及依据;详细阐述了各种交通静化技术与措施的含义、用途、适用地点、优缺点以及可取得的在降低车速、减少交通量、降低交通事故率等方面的成效;针对我国交通状况,探讨了我国引进交通静化技术的必要性,展望了交通静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区域交通一体化作为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优化城乡结构和加快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进程已尤显重要。目前公路交通尤其是国省道路网仍然存在无法满足区域交通一体化要求的各类问题,国省道快速化改造则成为区域交通一体化体系建立的先导部分。本文采用AHP法对华南某区域国省道快速化改造策略作为实际案例进行了建构分析和论证,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区域交通一体化视角下的国省道快速化改造策略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对国内省市和经济发展区域的国省道快速化改造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经验价值。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静化设施与景观要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静化设计思想近年来已获得了推广和应用,但其人文关怀的思想还未广泛深入到具体设计中.该文通过对交通静化定义的论述及其目的的探讨,针对不同形式的交通静化设施的特点,提出了将景观设计应用到道路交通静化设施中的相应方案,以在满足交通静化和提高行车安全的同时,提高交通环境的景观效果,以使交通静化设计充分凸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珠三角地区高度城镇化以及地区一体化使该区域城市发展呈现集群化、连绵化的特点,也使跨界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并有城市化交通发展趋势。简要梳理近年来珠三角地区跨界道路发展历程和工作措施,并分析了珠三角跨界道路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珠三角跨界道路交通改善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商业中心区的交通节点大多交通组织复杂,尤其是多路交叉的重要节点,交通空间的优化及组织的合理成为交通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以某商业中心区交通节点的立体空间优化改造为例,基于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需求分析,采用过境交通立体化分流、交通流线分层化组织、地上地下一体化衔接以及停车设施措施化管理等策略,对复杂的交通节点进行优化设计,形成多方式、一体化、高效率的立体化交通空间。  相似文献   

17.
田善明 《汽车运用》2013,(11):10-11
新形势下落实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必须针对当前交通动员存在的交通基础设施设备国防功能不足、交通动员方法手段单一、抢修抢建防护措施薄弱和指挥体制不顺畅等问题,坚持上下结合、军民融合、集智攻关、综合施策,全面提高交通动员实战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大型综合医院普遍存在的停车难、交通拥堵问题,逐步影响着市民日常生活,也限制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以深圳为例,结合大量实地调查,对医院交通现状及共性问题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医院现状交通问题和交通出行需求为双导向,遵循差异化、人本化的基本原则,从完善交通设施、调整停车供需、优化交通组织以及强化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元宇宙时代使得众多前沿技术与交通行业进行了深度融合,逐渐产生了更多形态的数字交通资产。立足元宇宙和交通强国的时代背景,从理论层面归纳分析元宇宙在数字交通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数字交通资产应当产权化、数字化、共享化的观点,并提出从最大化使用交通资产、市场化使用高精度地图、规划重塑元宇宙交通、化交通工具为数字资产、共享交通大脑等方面发展元宇宙交通影响的数字交通资产转型,助力数字交通建设和推动交通强国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面对西安市汽车保有量大、交通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西安交警在已有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汇集融合互联网相关数据,建立了集交通综合监测、可视化指挥调度、精细勤务管理、互联网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指挥中心,在交通精细化管理、违法精准化打击、公众出行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