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利用UC-win/Road三维建模软件系统构建了国高网长春至深圳线(编号G25)青州至临沭段高速公路虚拟交通场景,依托交通安全驾驶模拟系统展开仿真研究。选取轿车和货车2种车型,车辆运行速度、区间加速度、85%加速度、85%减速度、转向角速度共5个评价参数进行该高速公路路段车辆运行状态与事故相关性及事故致因机理研究。从设计符合性看,"长深公路山东段安评路段"主要平、纵、横的设计采用指标均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从运行速度协调性看,小客车和大型货车运行速度协调性均良好,且二者运行速度的变化具有显著一致性;从危险路段看,K75+000~K77+000,K109+000~K111+000,K102+900~K101+000,K70+500~K69+000等是交通事故多发区域,隐患较多,须重点预防。  相似文献   

2.
青藏公路运行速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青藏公路不同海拔典型路段实测速度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分车型的自由流速度累积曲线,分析得出青藏公路平直线路段、小半径平曲线路段和纵坡路段的运行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海拔对运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直线路段车辆在无路侧干扰条件下能达到期望速度;小半径平曲线路段运行速度变化剧烈;海拔4km为海拔对运行速度的影响临界点,且纵坡对车辆上坡方向运行速度的影响明显大于低海拔地区;青藏公路特殊环境下的运行速度特性研究结论,可为运行速度设计方法和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奠定良好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考虑汽车运行速度和驾驶员心率为主的影响沙漠公路安全性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从平曲线路段与直线路段的紧张度分析发现,在沙漠公路上驾驶员并未处于紧张状态,而是经常处于安全状态;从汽车速度安全性检验可知沙漠公路的车辆按照限速标准行驶,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鉴于运行速度高于设计速度,应采取严格的行车速度管理,设置标志、标线,以保证沙漠公路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的那马—大塘段(K22 000~K53 620)为丘陵地带,高路堤地段较多。路中心填土高度大于4.0m共88处,长5.506km,占本路段长度的17.4%。其中填土高度在4~6m的41处,长2.361km;6~8m的24处,长1.675km;8~10m的20处,长1.33km;10~13m的3处,长0.14km。而且,高路堤大部分在软土基上。本路段于1987年3月相继破土动工,要求在1988年12月中旬前建成通车。在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取双车道二级公路典型路段,采用路段实测法,收集小半径曲线段的线形资料及速度数据.分析了小客车和中型货车在半径R为200 m、250 m、300 m、400 m、500 m、600 m、650 m的平曲线上的速度数据,得到相应的运行速度V85.分别对运行速度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建立双车道二级公路小半径曲线段小型车辆运行速度模型.统计分析表明,R与V85显著相关,显著性概率为0,统计显著性强,模型精度高.同时分析了汽车行驶特性,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情况,确定二级公路小半径曲线临界半径R0=610 m.  相似文献   

6.
<正>南京交管部门对宁连高速老山隧道测速电子警察全面升级,变固定点测速升级为区间测速。这是自南京长江隧道之后,南京第二条设置区间测速电子警察抓拍系统的隧道路段。老山隧道位于宁淮高速公路南端,与长江三桥高速公路相连,隧道全长3.6 km,双向6车道,限速80 km/h,设置有4处车行横洞、6处人行横洞以及4处紧急停车带。老山隧道全线限速80 km/h,自通车之  相似文献   

7.
惠盐汽车专用公路惠州段长32.2km,路基宽23m,4车道。为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的一级汽车专用公路,设计时速100km/h。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长8.95km,由华泰公司及惠州市公路局承建,其余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相似文献   

8.
公路隧道人行横洞是火灾等灾害时逃离或疏散通道,是减少和防止火灾人员伤亡的重要应急设施。高海拔寒冷地区,人员活动能力受气温低、含氧量低等因素影响,火灾等灾害发生规律、驾乘人员反应能力和逃生能力存在不同程度降低。系统分析了公路隧道逃生通道间距与火灾场景中人员的逃离时间、逃生速度关系,基于海拔高度对火灾ASET、RSET及关键参数的影响系数分析,提出了高海拔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间距的计算公式,并参考国内外重大工程经验及技术规范要求,提出了不同高海拔高度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间距取值的推荐表。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高度3 000 m~5 500 m地区修建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间距为平原地区的84%~54%不等,对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米拉山隧道,计算得出人行横通道间距为平原地区的0. 65倍,对高海拔隧道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供后继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高速公路隧道内提速方案具体的限速值,通过选取多条有提速需求的典型高速公路隧道进行试验,通过瞳孔面积变化率表征驾驶人在隧道内的视觉负荷程度;根据瞳孔面积变化率与机动车临界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满足明、暗适应的视觉负荷程度对应的机动车临界速度值;取机动车临界速度分析车辆进出高速公路隧道时由于明、暗适应引起的速度变化规律;提出了以机动车临界速度值和全线提速方案对应的隧道限速值,取两者最小值作为隧道最终提速方案的限速值,然后对隧道限速原则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满足提速要求的隧道路段,原限速60km/h时,提速后的限速值取80km/h较合适;原隧道路段限速80km/h时,提速后的限速值取90km/h较合适。本研究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为日后隧道限速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先进的地理信息定位系统(车载GPS),通过对样本高速公路检测数据的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车辆连续,动态行驶过程中运行状态的定量划分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调整公路直线段长度,直线段前后曲线半径对车辆运行状态的影响,为进一步用数学模型描述车辆在长直线平坡路段的稳态运行速度和研究调整公路长直线长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设计速度作为高速公路限制速度,而这样的限速值往往是偏低的,不能体现出高速公路实际设计指标为驾驶人提供的高效运输环境特征。本文以龙永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将运行速度作为初定限速值。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龙永高速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和视距,按运行速度100km/h的标准进行论证。特殊路段如隧道、窄桥、急弯、长下坡路段等,单独考虑其具体线形、设施条件,确定适当的限速方案,调整龙永高速公路的限制速度。结果表明,龙永高速公路采用运行速度作为限制速度并与分段限速和分车型限速结合的方式,提高小客车限制速度,控制大客车、货车的速度,可以最大可能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使限速值的确定更为客观,避免以往仅以85%位速度作为限速主要依据所存在的缺陷,在剖析合理限速与运行速度、道路特征等约束条件之间所存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百分位速度与其他限速影响因素所构成变量的数据结构与Panel Data结构的相似性,引入Panel Data相关建模方法来构建限速与百分位速度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理论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与最小二乘虚拟变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求解最优时点固定效应模型表达式,应用F检验或Hausman检验结果确定Panel Data模型类型及具体表达式,最终确定一级干线公路小型车限速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行人干扰、地形、纵坡、百分位速度,大型车限速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地形、纵坡、行人干扰、出入口密度.最后,应用统计软件分别对一级干线公路大、小型车Panel Data限速模型残差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误差均在±10 km/h之内,说明所提出的限速确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田毕江  胡澄宇  杨文臣  苏宇 《公路》2022,67(1):240-247
为了提高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和速度连续性,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路段的限速值优化方法。首先通过选择在建的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该路段的三维仿真场景。然后根据隧道路段设计速度采用标准,分别确定了"设计速度±20 km/h"和"设计速度"等3种限速方案,开展了3种限速方案下的驾驶模拟实验。最后从运行安全性、行车舒适性和效率性出发,选取了横向偏移值、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纵向加速度和速度统计指标,分析了不同限速方案下驾驶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较低限速方案下,车辆横向偏移量最小,限速提高使得车辆更难以保持轨迹一致性,增加了行车安全风险,但合适的限速条件下,车辆运行速度变化和纵向加速度控制更平顺,有利于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采用线形累加法进行综合评价,认为采用设计速度的限速条件能较好均衡桥隧群区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截至2014年底,全路共有隧道11 516座,约10 482.152 km。其中,全长3 000 m以上的隧道共有742座,约4 572.719 km(其分布情况见全路长隧道分布表);全长500~3 000 m的中隧道3 708座,4 396.430 km;全长500 m以下的短隧道7 066座,1 513.001 km。最长隧道是青藏线k296+85关角1线(关角2线)隧道,全长32 690 m。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5,(4)
为了提高大型车在高速公路弯道行驶的安全性,分析了大型车在弯道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统计特性,确定了大型车在弯道行驶横向稳定性的研究范畴为侧滑和侧翻,并给出了刚性车辆、带悬架车辆的准静态侧翻极限车速以及瞬态侧翻极限车速的计算方法。最后从实际调查、视距模型和VISSIM仿真三个方面研究了大型车在弯道行驶的安全车速,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大型车在不同弯道半径条件下的限速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弯道半径R分别为1 000m、650m、500m、400m、300m、200m时,建议限速值分别为75km/h、65km/h、60km/h、55km/h、45km/h、35km/h,为提高大型车的弯道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公路改扩建施工区内三类速度控制策略的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限速标志容易被驾驶员忽略,限速效果不佳;视错觉标线的减速效果较好,平均速度降低11.8km/h,但速度标准差增大;摄像头标志的限速效果十分显著,平均运行速度降低16.6km/h,且速度标准差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限速标志设置的合理性,选择新疆赛博段一级公路为调研路段,在限速标志的上下游设置3个断面,检测公路限速区上下游车速,得到分布规律。通过比较实际车速与限速值之间的关系,限速区内与限速区外的速度,以及驾驶员对限速标志的接受程度,判断限速设置的合理性,为决策者了解速度的分布现状,确定合理限速打下基础。最终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道路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已运营的某市西外环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 km/h)为例,对小车限速由100 km/h调整至120 km/h进行设计符合性评价,结合现场检查、事故统计等,对不符合要求的指标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直线长度、竖曲线最小半径等进行验算和评价,指出不适合提速的路段,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高海拔隧道火灾通风及人员疏散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低海拔隧道(0 m)和高海拔隧道(4 000 m)不同纵向风速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较小风速(1 m/s)不会破坏烟气分层,反而会延缓烟气下降的速度,隧道上下游疏散环境比无纵向风(0 m/s)更好,可用疏散时间更长,较大风速(2 m/s、3 m/s)可保证火源上游处于安全的疏散环境,但会破坏烟气热分层稳定性,导致下游烟气下降快,不利于下游人员疏散;2)与低海拔地区隧道相比,高海拔地区隧道烟气层下降速度更快且烟气层高度更低,温度、能见度条件相对较差,高海拔隧道不同风速条件下各位置可用疏散时间整体小于低海拔隧道。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在海拔2400m以上无海拔修正系数的实测值。以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鹧鸪山隧道为依托,于2003-2005年对海拔400~4000m处烟雾海拔系数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在营运隧道通风设计中烟雾海拔高度系数的合理取值,以对鹧鸪山隧道及类似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营运通风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