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5 毫秒
1.
悬架K&C特性在底盘性能分析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出影响车辆转向特性的各种因素,并用悬架K&C参数定量化;提出车辆在常用车速直线行驶时期其前束角和外倾角应尽量为零,以保证轮胎磨损尽量小,并建立了行驶时前束角及外倾角的表达式;将各向力作用下的变形统一为悬架及轮胎刚度,并分析了各种刚度的意义;通过悬架K&C特性计算出动力学参数,建立了研究操纵稳定性及底盘电控的虚拟车辆,并在Carsim和ADAMS软件中实现.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增程式电动SUV开发所面临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悬架K&C分析、整车操稳性分析、悬架系统K特性多目标优化等手段,在保证底盘零部件通用化的基础上,对后悬架K特性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优化方案。通过制作设计样车,并对设计样车进行主观评价,底盘性能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为后续底盘性能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Mazda6轿车底盘系统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其前悬架系统采用A型高支点双横臂独立悬架,不同于传统机构之处在于其下控制臂为双铰点结构;后悬架采用独特的E型多连杆结构;后副车架在不增加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刚度与强度;采用的侵入最小的制动踏板机构系统能有效地减缓对驾驶员身体下部的冲击力;所装备的与行驶稳定性有关的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整车性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纯电动汽车专用底盘开发为例,讲解了中位转向品质提升的过程。从骡子车试驾过程中发现中位转向性能的诸多问题,到找到轮胎、悬架和转向中的关键设计因素,并通过数字化双胞胎-物理样车和数字样车相辅相成并行开发的方法,将优化方案进行计算并验证。通过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优化和鲁棒性控制,解决了多物理场(空间维度、零件刚度特性、阻尼特性、摩擦、系统动力学等)多变量的复杂设计问题,最终中位转向性能品质达到前期设定的目标,实现了竞争车型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5.
俞磊 《上海汽车》2009,(9):16-18,33
根据工程实践,提出了通常在计算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的悬架垂直刚度时被简化的,但却很重要的无簧悬架刚度的概念,介绍了一种无簧悬架刚度的简易测量方法.由测量得到的无簧悬架刚度曲线的迟滞现象,引申出悬架摩擦的概念,分析产生悬架摩擦的原因,及其对行驶平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SUV车型在市场上被抱怨抖动大、侧倾大的问题,对底盘悬架展开优化研究。首先对问题车辆进行主观评估,确定问题工况后测试其相关减振器阻尼力值。然后,在KC试验台上对整车进行测试,测试主要以侧倾刚度指标为主。最后,通过对前后悬架弹簧的匹配优化来解决侧倾大的问题,同时通过结合减振器阻尼优化,解决抖动过多问题,并在问题工况下进行验证,通过了相应的主观评估。  相似文献   

7.
在全地形履带车辆中,体积小、重量轻的橡胶扭力轴套悬架逐渐取代了扭杆等传统悬架形式,其中扭转刚度特性是车辆减振性能的关键。针对橡胶扭力轴套中扭转刚度特性设计缺乏的问题,从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情况,分别依据扭杆悬架、单双气室油气悬架的刚度特性,推导了等效扭转刚度特性下的扭力轴套扭转刚度模型。基于全地形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通过平顺性指标对不同的扭转刚度特性进行了评价。仿真结果表明,依据单气室油气悬架刚度特性设计的扭转刚度模型具有较好的平顺性表现。扭力轴套扭转刚度的研究为全地形车橡胶扭力轴套刚度特性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多智能体理论在车辆底盘集成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车辆底盘各子系统协调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Multi-Agent)理论的底盘集成控制技术.针对半主动悬架、电动助力转向、轮胎、故障诊断等智能体的属性和特点,利用分层递阶控制方法结合多智能体理论,建立了集成系统协调求解机制,解决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匹配和协调控制问题,为车辆底盘系统的集成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概要介绍上海Buick轿车的底盘三大子系统转向,悬架和制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底盘线控技术是实现商用车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的关键基础技术,是当今汽车行业的研发热点。底盘线控技术包括线控执行系统和线控集成控制技术两大部分。分别对商用车的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线控驱动和线控换挡等线控执行系统,以及自动紧急制动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 系统、自适应巡航 (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 系统和车道保持辅助 (Lane Keeping Assist,LKA) 系统等线控集成控制技术的构成、控制原理与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商用车各类构型的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系统及其应用场景。结合最新发布的国家智能底盘技术路线框架图和商用车未来的客户需求,给出了商用车线控底盘各技术方向的发展趋势,为商用车线控底盘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麋鹿试验的测试方法,通过Carsim仿真分析,揭示了麋鹿试验过程中车身侧倾角、轮胎受力以及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车身的侧倾原理、轮胎的动力学特性、以及悬架的K&C特性,简要总结了影响汽车麋鹿试验性能的底盘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保时捷卡宴SUV车系底盘系统配有可选装与主动空气悬架管理系统相结合的PDCC(Porsche动态底盘控制防侧倾稳定的主动式底盘管理系统)。该系统可感知并显著减小车辆转弯时的侧向倾斜,通过在前轴与后轴可提供稳定力矩的主动式防侧倾杆来减少车辆转弯时的侧倾幅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悬架KC特性、轮胎力学特性对车辆不足转向特性的影响,其中悬架侧倾转向、侧向力转向、回正力矩转向及轮胎侧偏刚度对整车不足转向特性有重要贡献,而轮胎垂向载荷及复合工况下纵向滑移率则对轮胎侧偏刚度有明显影响,进而改变整车不足转向特性,为底盘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WD6890H型客车底盘空气悬架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对该空气悬架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15.
胡加 《上海汽车》1999,(9):9-12
本文针对当今城市客车降低地板高度的要求,在总结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在低地板客车底盘的开发过程中,悬架的布置设计方式对地板高度的影响,了进一步协调悬架性能与降低地板高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某车辆被动悬架系统中减振器由于温升过高而漏油失效的问题,提出了车辆悬架系统机械特性与其热学特性相互耦舍的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闭环正反馈系统的热一机耦合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某车辆在多种工况以及不同悬架参数条件下减振器的温升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路面等级的下降、车速的提高、簧上质量的增大以及悬架刚度的减小,减振器的温度升高;车轮刚度对减振器温升特性影响较小;簧下质量对减振器温升特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主体的车辆底盘集成控制扩展框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设计以提高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为目标的主动悬架控制器.并基于多主体的控制器组织方法建立底盘集成控制扩展框架,使主动悬架控制器与包含主动转向、主动驱动/制动力矩分配的集成控制系统协调工作.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研究该控制框架在极限操纵工况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局部控制器主体可方便地增加到集成控制系统中,体现了基于多主体的底盘集成控制框架的可扩展性;该扩展框架能同时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18.
VOLVO产品系列广泛,前、后桥载荷及悬架型式、驱动型式多种多样,因此在用VOLVO底盘改装自卸车时,应选择刚度大的悬架,尽可能短的轴距,以保证整车在卸货时的稳定性.下面以VOLVO FM12 6X4底盘为例,把改装后倾自卸车的心得介绍给同行.  相似文献   

19.
于潇 《时代汽车》2021,(7):123-124
作为汽车的核心部分,电动汽车底盘直接影响整车表现,底盘系统的研发对汽车综合性能提升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这使得近年来相关研究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以某电动汽车为例,针对性开展了整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依托工装车性能试验,深入探讨了底盘性能优化改进路径,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相似文献   

20.
橡胶元件在汽车悬架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振东  雷雨成 《汽车技术》2006,(1):19-22,35
介绍了橡胶元件在汽车悬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橡胶衬套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和试验技术,并对某汽车悬架橡胶衬套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阐述了橡胶衬套对汽车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及高频NVH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实例讨论了橡胶衬套对悬架运动学性能的作用和衬套刚度优化方法。指出,需进一步研究橡胶元件对汽车高频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