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文针对汽车座椅系统结构分析,提出了座椅的一般设计要满足人机工程要求;在行驶过程中,应有效削弱地面传递的冲击和振动;驾驶过程中要减少盲区等要求。通过分析人体生理结构、人体测量学以及人体工程学与乘坐舒适性的关系,得出了最舒适的乘坐姿势和座椅尺寸参数,这些座椅设计参数直接影响了座椅的舒适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在汽车中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样汽车的舒适性也变得尤为重要,而汽车座椅对舒适性影响最大,因此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其中座椅舒  相似文献   

2.
正案例1:奔驰GLA 260驾驶员侧座椅有时不能加热故障现象:一辆奔驰GLA260,底盘号LE4156947,装配舒适性座椅加热系统,行驶里程16510km。客户反映左前座椅加热功能有时不能用。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验证故障现象,按下左前座椅加热开关,发现LED指示灯正常,但是多按几次就会出现左侧座椅LED不亮的情况,而右侧LED一直正常,故障出现没有什么规律性,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乘坐舒适性是汽车座椅的重要性能,它包括静态舒适性和动态舒适性。设计座椅的位置,满足以驾驶员为中心的人机关系和坐姿要求是座椅设计的前提。提出了座椅位置及其调节范围设计的有效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CAD系统,可以帮助厂商明确座椅位置设计的要求,并获得一系列信息,为汽车生产商和座椅供应商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对话工具。  相似文献   

4.
车辆座椅是直接关系到乘员驾乘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关键部件,座椅舒适性的研究已成为车辆座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汽车座椅静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的概念,通过对舒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设计方法来提高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为汽车座椅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行业尚无座椅感知舒适性评价标准和体系的现状,文章以人体感知理论为基础,从主客观评价出发,深入研究以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为指标的座椅感知舒适性评价体系。实例验证表明,文章建立的由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座椅感知舒适性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对座椅舒适性进行评价,对企业研发和行业标准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在乘员舒适性领域首屈一指。过去几年里,通过如快速座椅加热器、扶手加热、热石按摩和电热杯座功能进一步增强了舒适性,在业界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但是,舒适性功能越多,车辆对电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数十年来使用的12V车载电气系统,现用于为轿车提供电能。对于带电传动功能的车辆,如混合电能车辆,电传动基于高压车载电气系统。48V车载电气系统则  相似文献   

7.
韦联锋  刘娟娟 《时代汽车》2023,(11):126-128
本文通过对CONFORMat座椅舒适性设备的测试方法进行简单解析,对影响座椅舒适性的客观测试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形成经验推荐范围,为汽车开发过程中的座椅舒适性能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座椅调角器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向军 《汽车技术》1999,(10):15-16
为满足不同乘员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座椅一般都设计成可调整的结构,座椅调角器即是为满足座椅靠背角度调整而设计的机构。文中对较常用的两种手动调角器的结构原理、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对具体结构设计时合理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程 《汽车文摘》2023,(4):35-39
随着消费者购买第2辆汽车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汽车驾乘舒适性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对座椅的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汽车座椅系统设计没有全面考虑用户的休息情景,造成后期乘坐体验舒适性差。通过前期传统座椅布置设计分析,制定零重力座椅人机布置要求,校核零重力座椅布置优化设计参数,总结了座椅设计开发优化方法。通过改善零重力座椅的人机参数,增添更多座椅使用模式,确保驾乘人员乘坐舒适并成功应用于整车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0.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国内外有关座椅舒适性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论述有关座椅舒适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及分析技术.重点针对座椅的静态舒适性,建立了汽车座椅静态不舒适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出座椅舒适性评价表格并进行大量的用户调查,统计得到座椅舒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座椅舒适性的开发、设计和验证过程,对汽车座椅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要点进行了探讨。从早期舒适性目标设定到舒适性关键要素的设计,介绍了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和设计参数,提出了相关技术建议,并系统介绍了主、客观及动、静态的评价方法,最后对座椅舒适性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座椅是汽车中重要的一部分,而泡沫又是影响座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通过耐久试验,测试泡沫的衰减特性,并探究该特性对座椅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商用车的发展,人们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增加座椅扶手功能提高长时间驾驶的舒适性,减轻疲劳成为产品提升的重要方向。文章主要从座椅扶手的应用、布置设计、扶手使用舒适性分析、行车操作舒适性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商用车扶手设计的思路及注意要点,从理论上分析商用车座椅配备扶手功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读编往来     
<正>关键词:座椅布局Q最近在挑车,考虑的是7座车型,主要用于家用,比较追求空间,"2+2+3"的座椅布局和"2+3+2"的座椅布局到底哪种比较好?A"2+2+3"的座椅布局常见于MPV车型上,优势是第二排两个独立座椅乘坐舒适性较佳,且进入第三排比较方便;劣势是座椅缺少灵活的组合性,空间利用率较低,第三排座椅的舒适性也无法保证。"2+3+2"的座椅布局则  相似文献   

16.
健治 《长客科技》1995,(2):26-34
本文指出了对铁道车辆的要求之一是舒适性,舒适性又是车厢内各种各样设备综合的结果。必须从列车的规划,车内的平面布置,并以座椅为主对其他设备都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座椅车内的重要设备之一,按人机学的观点来确定座椅开形状。座椅又是支撑人们身体的,研究什么样支撑方式使人们最舒服。本文从舒适性的角度介绍日本和欧洲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的座椅。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人-椅界面的压力分布座椅不同参数对座椅静态舒适性的影响,基于相关标准构建了H点装置有限元模型,验证了几何模型的主要尺寸、各部分的质量、腰部调节量和躯干运动学姿态;对几何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并定义了接近真实情况的边界条件,对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建立了简化的座椅有限元模型,并将H点装置和座椅有限元模型装配在一起;按照实际接触情况施加边界条件,进行了压力分布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最后以某一座椅实例,验证了利用H点装置有限元仿真进行座椅参数和压力分布测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H点装置仿真压力分布的座椅静态舒适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叉车座椅设计的问题,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从驾驶员生理特性和作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其舒适性的原因,再从坐姿舒适性、振动舒适性、操作舒适性方面提出叉车座椅的设计方法,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9.
晓青 《汽车维修》2008,(9):40-41
汽车的平顺性是人们评价现代汽车舒适性的指标之一。座椅是汽车与驾乘者接触最密切的部件,人们对汽车平顺性的评价多是通过对座椅的感受做出的,因此座椅是直接影响汽车舒适性的关键部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的发展和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座椅舒适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座椅舒适性主要包括静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又称振动舒适性)以及操作舒适性三方面内容。本文就座椅的静态舒适性展开研究,以人机工程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人机工程学与汽车座椅舒适性的关系,以接近人机工程学要求来保证汽车座椅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