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有效改造旧水泥路面,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原有路基不强且病害多,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难;以及旧水泥路面破损类型多、差别大,处治难,处治后均一性较差、变异性较大;行车干扰多、受工期短的限制以及雨季施工影响大等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强基强面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理念,阐述了强基强面的概念、内涵及基于强基强面的旧水泥路面改造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案,包括基于强基强面的旧路基及旧路面处治技术、隔离层设置及蜡质隔离层应用技术,并结合南方湿热地区旧水泥路面情况及清连高速公路等旧水泥路面改造项目进行了应用分析.依托工程的成功经验表明:强基强面的改造理念适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  相似文献   

2.
超黏磨耗层技术是在路基表面形成新的磨耗层,主要应用于路面的养护。通过对超黏磨耗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得出玻璃纤维的适宜掺量和最佳油石比。以江西省某段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分析超黏磨耗技术对路用性能状况的影响和施工前后对病害的处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黏磨耗层技术对于裂缝、抗滑不足、坑洼等路面病害的处治效果明显,为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提供一种新的养护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提高层间粘结效果,本文总结了透层与同步碎石下封层施工技术,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对高速公路透层与下封层洒布施工进行控制,并对透层油渗透深度与路面结构抗剪强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透层与同步碎石下封层加强了面基层的层间连续性,提高了层间抗剪强度,改善了路面结构的受力特征,从而抑制路面早期病害的发展,降低养护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4.
庐铜高速公路经过近10年的运营,路面服务水平和能力有下降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庐铜高速公路的原路面设计以及养护措施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确定了庐铜高速公路最佳养护时机。提出采用针对性更强的养护技术方案:微表处、薄层罩面、铣刨重铺和裂缝处治进行养护处治,以提高其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层间处治对路面粘结性能的影响,以层间粘结系数 K为指标通过 BISAR力学软件对不同接接触条件下的沥青路面层间应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室内基面层间剪切试验对层间不同处治措施下的粘结系数 K进行了界定,并根据定结果分析了层间处治对路面性能影响,计算了不同处治条件下了路面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扬州、泰州地区高速公路病害严重段的路况进行调查研究,列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铣刨处治决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结合现行规范的有关要求,对路面病害评价指标与铣刨处治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根据路面破损状况调查结果和路面无损检测数据来评价铣刨处治的适应性,其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两种评价方法的部分指标间的相关联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依托河南省F高速公路2015年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开展多碎石沥青混凝土 SAC-10薄层罩面处治方案及混合料组成设计,并对试验段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连续5年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多碎石沥青混凝土 SAC-10可用于路面破损率DR 为0.4%~2.0%、局限于上面层1~3 cm浅层病害、面层层间结合较好的连续路段处治;按照粗集料...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调查及处治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伟  张肖宁  韩大建 《公路》2004,(3):113-117
对某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车辙对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的影响及联系;通过路面与桥面铺装的车辙对比,并应用RLWT车辙仪对路面各层的抗车辙性能、薄弱环节及产生车辙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路面车辙的处治方案进行了分析,可为相关路面车辙病害调查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层间处治技术的好坏关乎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层间处治方式的技术性能,通过对5种层间处治方式的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疲劳性能、经济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稀浆封层的防水性能稍优于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和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但都比粘层油和凸石基层的防水性能好;层间抗剪性能和抗拉拔性能是成正相关关系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层间处治方式的抗拉拔性能有所减小;层间粘结状态对路面结构疲劳寿命影响甚大,其中凸石基层和SBS改性沥青的组合处治剪切疲劳寿命最好;实际工程中处治方式的选用要考虑投资状况、使用性能以及后期养护等因素。实验结论对工程实践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并且给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合式路面层间脱黏、耐久性较差等问题,考虑路面层间黏结状态,借助双层车辙板芯样试件的层间剪切与拉拔试验,分别研究了界面拉毛深度、拉毛宽度、拉毛间距3个指标对层间抗剪强度和拉拔强度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界面拉毛技术与界面粗糙处理技术、未处理的优势。试验结果表明:与经过简单的界面粗糙处治相比,界面拉毛处治能显著提高刚柔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切与拉拔强度,分别达84.3%、132.8%;正交试验所得复合路面层间界面抗剪强度和拉拔强度的最优组合为拉毛深度10mm,宽度13mm,间距8mm,可为"白改黑"及复合式刚柔路面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道路工程改扩建及养护提供新视野。  相似文献   

11.
戴佑才 《公路》2012,(4):82-86
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桥桥面层间处治为实际研究背景,根据工程不同桥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实体建模,分析防水层最大应力位置以及影响因素,计算层间最大剪应力大小,初步提出层间剪切强度、黏结强度控制指标,为深入进行湖南省娄新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桥桥面层间处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路面养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养护工艺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对高速公路的路面养护中沥青路面多层面作用及处理、层间处理的材料选择、层间处理技术及工艺等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应力吸收层技术在开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处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开阳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介绍了应力吸收层技术在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方面的应用情况、处理方案和施工工艺。实践证明,AR—SAMI应力吸收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减少和延缓路面的裂缝。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整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略介绍了高速公路路面常见病害形成的原因、病害处治方法,以及恢复路表功能的一些新的路面表面处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大广高速公路(衡大段)改扩建段路面扩建工程为依托,就高速公路路面拼接过程中路面病害调查与处治措施、路面拼接方案、路面拼接前的准备工作、路面拼接施工关键技术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为今后类似扩建工程的路面拼接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路面的技术状况,借助路面智能检测车、落锤式弯沉仪、探地雷达等设备对道路路基与路面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价,并结合路面钻芯试验确定路面典型病害的成因。针对现有路面评价指标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的问题,提出路面面层评判关键指标——路面修补率,制定局部病害以及连续病害路段的处治方案,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检测及改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反射裂缝是再生水稳基层的主要病害,沥青面层的厚度、模量以及层间处治措施如土工格栅、SBS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和橡胶沥青碎石层等是影响反射裂缝的主要因素。该文结合再生水稳基层路面结构参数,通过有限元建模计算并定量分析了面层的厚度、模量和3种层间处治措施对表征裂缝反射能力的沥青面层底部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升沥青面层和层间处治层厚度均能有效缓解面层底部的应力集中现象,但两者模量的提高会加大面层底部的剪应力和弯拉应力;且以上层间处治措施中SBS沥青混合料层间处治层对降低沥青面层底部应力集中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大修工程路面施工方案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合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G4)湖南省耒阳至宜章段大修工程,基于长寿命高速公路设计理念,通过合理的计算,对原路面不同路面结构分别提出不同的加铺方案,并在大修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旧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及钢筋间距调整、旧沥青路面处治措施优化、层问处治措施优化、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优化以及桥头调坡段施工方案优化,能够保证大修工程质量。研究结果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随之出现的表面功能性病害也日趋严重。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功能性病害而言,一般采用表面加铺处治技术,该技术工艺成熟,但容易使处治层不断累加,造成诸多结构层之间的黏结能力下降,并诱发沥青路面结构性病害;同时也改变了原路面的设计标高,很难同相邻的原路面结构保持相同的高程,从而影响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复合路面主要病害进行分析,针对复合式路面结构和受力特点,对复合路面常用的几种层间处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目前几种处治方式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索新型的层间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