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新型缓冲块设计能够吸收更多能量并降低极限载荷,基于复合缓冲块设计,首先通过ANSYS建模,通过CAE模型对当前缓冲块和复合缓冲块进行对比仿真分析,验证了新型缓冲块对于能量吸收的有效性;通过Motionview整车模拟仿真及实车采谱载荷对新型复合缓冲块能量吸收优化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型的复合缓冲块能够在通过相同工况时吸收更多的能量,从而有效地改善整车冲击载荷。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Vedyna软件的理论基础,利用Vedyna软件建立针对汽车平顺性分析的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减振器阻尼、发动机减振块刚度、悬架缓冲块刚度对振动加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一个重要总成部分,它把车架与车轴弹性地连接起来,关系整车舒适性、可靠性等。文章简单介绍了皮卡板簧悬架的总体设计,以国内某皮卡后板簧悬架为例,主要介绍钢板弹簧、减振器的选用以及设计计算,同时对悬架的其他部件缓冲块设计等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某发动机舱盖模态频率与刚度性能,建立隐式参数化模型。以结构在不同约束或加载位置下表现出不同的刚度性能为依据,研究此发动机舱盖的缓冲块在不同位置处对刚度性能的影响。将此作为设计变量,结合发动机舱盖断面尺寸,支撑梁位置设计变量进行多目标优化并研究了各变量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块沿整车坐标系下的X向及Y向移动,对各项刚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多目标优化对弯曲刚度及前角刚度性能有明显的提升,获得了更为合理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王浩 《北京汽车》2009,(5):16-17,46
针对吉利某车型在整车开发过程中整车预布置完成后,基于行人保护GTR的CAE碰撞仿真分析结果,找出预布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调整整车目标定义及零部件布置状态,对前保险杠横梁、缓冲块、前悬及造型等进行优化,并进行仿真验证,经前后对比碰撞仿真结果有较大改善,可进一步降低对行人小腿部分的伤害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几种常见的聚氨酯类缓冲块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科学手段进行原因查找,并从设计和制造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最终利用试验验证的完成缓冲块设计。  相似文献   

7.
六、整车性能计算 汽车性能计算分析是整车总布置设计过程中重要环节,对产品开发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 ①能为各专业总成和部件设计提供技术要求和相关依据; ②能有效控制整车性能水平,并可与同类车型进行对比分析,满足使用要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③核对整车性能数据与设计指标的差距,检查能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及法规的要求; ④为整车技术条件和制订企业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汽车悬架减振器缓冲块是非常关键的零部件,它能吸收振动能,保护减振器及底盘。本论文主要从缓冲块的加工工艺、缓冲块的设计流程、客户输入、仿真模拟、手工样件制作、材料性能、设计因素、参数定义及校核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类似产品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某款电动汽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整车设计技术的要求进行了动力传动系参数匹配设计。基于Matlab/Simulink和ISIGHT软件建立了纯电动汽车动力部件和整车仿真模型,并采用非线性二次规划算法(Nonlinear Quadratic Programming Algorithm,NLPQL)对传动系参数进行优化。对优化前后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进行仿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满足整车动力性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在NEDC工况下优化后整车续驶里程提高了16.7%。在转鼓试验台上实车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动力传动系统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验证了建立的整车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踏板车前后悬架系统的运动轨迹,计算出摩托车在各种工况下,根据前、后减震器行程、手把的转角、吊架及缓冲块的工作状态,设计前、后悬架的运动轨迹,保证前、后悬架与整车各个零部件之间在摩托车各种载荷下各零部件之间的间隙,避免各零部件在运动过程中的干涉与碰撞.  相似文献   

11.
基于某车型后排座椅过坎舒适性的市场口碑抱怨,文章引入V模式开发流程,通过Isight集成ADAMS/Car与MATLAB,对后排座椅过坎冲击的各悬架调试件影响占比进行灵敏度分析,明确后缓冲块对后排座椅过坎冲击影响占比较大.运用自主编写的缓冲块设计软件对后缓冲块力学特性进行优化设计与计算,并在悬架仿真与K&C试验中对缓冲...  相似文献   

12.
新车设计初期阶段,总布置设计需要对整车关键尺寸和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提出约束条件,以控制整车性能指标。碰撞作为整车关键性能指标,对总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文章阐述了总布置设计中,对整车、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的控制策略,以确保整车在碰撞时可以按照设计过程碰撞,达到相应碰撞得分。表明总布置设计对整车碰撞控制策略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某轻型卡车后悬采用钢板拼焊件加橡胶缓冲块作为悬架限位装置,但金属件支架外形笨重且高度尺寸固定,同一高度支架无法完全适配不同的悬架系统,不利于零部件状态精简及整车轻量化要求。文章应用复合材料通过结构改进对悬架限位支架进行优化设计,基于HyperWorks软件有限元分析及试验验证等方法论证优化后支架的可靠性,在满足强度性能的同时实现降本降重及零部件种类精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研究了运用CATIA中软管设计模块及钢管设计方法,对整车制动系统管路的布置、走向、固定及捆扎进行正向设计。此次建模便于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及装配人员明确制动管路的技术及装配要求,消除管路干涉,打折,磨损及漏气等现象,提升整车管线性能。  相似文献   

15.
邓恒  章一舫  唐华  王鼎鼎 《上海汽车》2008,(1):20-23,27
根据整车技术环境发展方向,提出了汽车发电机的技术要求.结合这些要求,阐述了汽车发电机的各种特性与整车之间的设计匹配关系,以及各种技术使用的原因和背景,并针对使用中的故障给出处理策略.在整车设计阶段合理地利用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特性,有利于提高轿车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插电式燃料电池轿车整车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插电式燃料电池轿车系统方案,设计了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燃料电池系统工作在准稳态,提高了燃料电池寿命和系统效率;设计了整车转矩控制策略,包括驻坡、再生制动、怠速爬行等功能,以满足整车驾驶性能要求;设计了故障诊断策略,以满足整车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最后利用试验结果对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轿车用微孔聚氨酯减振缓冲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69年Polipren首次将微孔聚氨酯技术应用于汽车减振系统以来,微孔聚氨酯减振缓冲块所具有的内在优点很快得到世界汽车领域的认可,并获得了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当今全球超过90%以上的轿车采用微孔聚氨酯减振缓冲块。在中国生产的轿车中,中高档轿车、商务用车采用了微孔聚氨酯减振缓冲块,低档车也有部分采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研究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依据汽车行驶方程、动力学方程等设计理论和对驱动系统的性能、布置要求,从整车加速性、爬坡、最高车速等设计指标进行了驱动系统的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对电机选型,并从电机外特性角度分析了整车加速时间。利用软件对整车动力系统的目标重新校核,结果符合整车动力性能目标。对选型后的整车动力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整车需求目标高度吻合,为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匹配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汽车整车质量控制是在整车开发过程中对整车轻量化的一种统筹控制方法。要求在不降低整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汽车产品自身质量,优化整车设计,设计出节能、环保及安全的汽车。文章重点介绍了整车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流程以及相关的轻量化措施,如新材料的应用、模块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及即插即用等。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等要求也不断提高,加上汽车节能减排法规的不断加严,整车电器设备不断增加,作为连接汽车各种电器设备"神经网络"的整车线束,也越来越复杂,对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企业经营成本的新增,线束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结合项目开发实例,从技术的角度,介绍了部分整车线束成本优化及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和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