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为驾驶员提供路感的电子转向系统转向盘回正力矩模型,研究了降低驾驶员负担、提高汽车稳定性的前轮电子转向控制算法,并利用开发型汽车驾驶模拟器进行仿真试验和验证,为电子转向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五轴转向重型汽车转向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ADAMS建立了五轴转向重型汽车的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转向轮转角越大,轮胎磨损越严重.为提高重型汽车的灵活性,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通过仿真分析可知,优化后的转向性能明显提高.同时分析比较了五轴转向重型汽车与前两轴转向重型汽车的转向性能,结果表明,五轴转向重型汽车转弯半径小,轮胎磨损小.  相似文献   

3.
胡欢 《天津汽车》2009,(12):49-51
现在人们对汽车驾驶的舒适陛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传统的转向系统无法满足低速时的灵活性与高速时的稳定性要求,可变转向比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文章介绍了当前应用和开发的可变转向比转向系统,指出该系统使汽车具有一定的智能化,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可变转向比技术是未来转向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慧 《汽车与配件》2009,(27):14-16
转向系统的电子化为先进安全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和自主驾驶车辆提供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有效的转向执行机构,是汽车集成控制系统与智能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汽车转向感觉主观评价试验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转向评价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兴的动力转向,如何系统的评价转向感觉,如何获得理想的转向感觉,已经成为国内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对转向的移线性能、中间位置转向性能和转向的舒适性等主观感觉评价进行介绍,分析转向感觉主观评价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并探讨应用实车试验、驾驶员模型和驾驶模拟器进行转向感觉试验的主要方法,对今后转向感觉主观评价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疲劳驾驶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利用转向盘操作行为特征检测驾驶人疲劳的方法对改善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分析基于驾驶模拟器的疲劳状态下的实验数据,提取了描述疲劳状态的不同特征参数,运用方差分析方法量化了不同驾驶状态下特征参数的差异性水平,优化出转向盘转角标准差、转向盘角速度标准差、转向盘转角变异系数、转向盘转角熵和零速百分比5个参数作为疲劳驾驶的有效特征参数组.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驾驶人疲劳状态检测模型,并采用测试集样本对搭建的模型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驾驶人疲劳的模型检测准确率为81.33%,灵敏度为85.33%,特异度为77.33%.  相似文献   

7.
线控转向系统通过线控化、智能化可以实现个性驾驶、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等目标,是智能网联汽车落地的关键技术,其相关动力学控制技术更是影响线控转向系统整体性能的核心技术。该文介绍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类型及其动力学建模,分别对线控转向系统的路感控制技术、稳定性控制技术、容错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概述,分析了线控转向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及其在智能汽车上的应用状况;对线控转向系统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线控转向系统的控制技术将向着执行精准、全工况覆盖、平行驾驶、安全可靠和智能网联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空间网格计算模型,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的肋式转向结构中受拉区域拉力进行了参数分析,分析了该部位受力性能在转向结构形状、箱梁截面形状及尺寸等参数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根据参数分析结论,提出了用于肋式转向结构受拉区配筋设计的平面框架计算模型,并和相关实桥的配筋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首先给出汽车转阀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然后选择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仿真;得出这些转向系统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改进和优化转向系统的动态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汽车转向系统在驾驶、操作及使用上的重要性等同于刹车,检修时需特别慎重。检修可分为内部检修和外部检修。外部检修是针对方向盘间隙、转向装置、操作性能、有无漏油等情况的检修,内部检修是针对转向装置的各零件的检修。文章简要介绍了装载机转向系统的维护与检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