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力学模型,并对系统电动机在比例控制和比例加微分控制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特性进行分析,对系统的频率特性和时间响应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比例系数和微分系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研究参数变化下系统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优化控制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首先给出汽车转阀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然后选择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仿真;得出这些转向系统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改进和优化转向系统的动态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以其节能、环保等优点成为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稳定性能是评价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文中建立了齿轮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数学模型,依此模型为基础进行了系统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助力比的增加,系统的稳定性逐渐变差,助力电机的动态特性对系统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在设计系统控制策略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七自由度状态空间数学模型。分析了采用比例控制时在大助力比例系数情况下引起的转向盘振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大助力比例系数使系统不稳定,从而导致转向盘振动。提出了比例微分控制策略解决转向盘振动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比例微分控制在提高转向轻便性的同时能改善系统的稳定性,抑制大助力比例系数下转向盘的振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气弹簧助力式四连杆铰链发动机罩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的操作力计算优化问题,通过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发动机罩开闭操作力的计算模型,并基于Excel软件开发了计算程序,从理论角度推导了发动机罩开闭操作力、铰链布置、气弹簧参数等的优化方向,以及各参数之间的内在逻辑,该推导过程也适用于更简单的气弹簧助力式定轴铰链背门或发动机罩。  相似文献   

6.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包括电池、驱动电机、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多个关键部件。各部件效率特性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要实现系统整体效率最优,需要辨明影响系统效率的控制参数,并对系统整体效率最优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以装备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的PHEV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系统各关键部件的效率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各关键部件效率模型,明确各部件效率与控制参数、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下动力传递路径中不同部件的效率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推导出系统燃油消耗量与动力系统各状态参数、控制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分析结果,选取车辆需求功率及车速为状态参数,变速器速比及发动机转矩为控制参数,以系统燃油消耗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系统优化问题进行定义。根据优化问题的特点,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的优化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获取系统燃油消耗率最小时变速器目标速比和发动机目标转矩随状态参数的变化关系。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对所述优化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并搭建混合动力试验台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无级变速器效率对系统整体效率影响较大,采用优化控制规律使发动机效率有所降低,但无级变速器效率升高更大,系统整体效率升高;在功率需求一定的循环工况下,优化控制算法比传统上仅以发动机效率最高为目标的控制算法节油1%~2%。  相似文献   

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比例控制策略和比例微分控制策略的不同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助力增益较大时,比例控制会引起转向盘振动,同时来自路面的高频干扰也容易传递到转向盘,使手感变差。比例微分控制引入微分环节,增加了系统的阻尼,通过调节微分系数,可以调节系统带宽,因而较好解决了转向轻便性、转向盘振动和抑制路面高频干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针对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的伺服进行半闭环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系统的刚度,非线性环节、铣削力等对系统及建模的影响,为系统的仿真计算及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排队论及优化方法,建立了装载机一汽车相互配合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计算,确定出最佳的汽车与装载机斗容量之比,最合理的车辆数以及最佳组织形式。分析斗容比和车辆数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总结出各种装载机组配合的汽车载重量和车辆台数。  相似文献   

10.
运用排队论及优化方法,建立装载机一汽车相互配合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计算,确定出最佳的汽车与装载机斗容量之比、最合理的车辆数及组织形式,同时分析了斗容比和车辆数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总结出与各种装载机相配合的汽车载重量和车辆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排队论及优化方法,建立了挖掘机-汽车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计算,确定出最佳的汽车与挖掘机斗容量之比,最合理的车辆数以及最佳组织形式。并进一步分析半容比和车辆数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总结出与各种挖掘机相配合的汽车载重量和台数。  相似文献   

12.
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一种新型的转向系统一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并同传统的转向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特性,阐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评价指标,指出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为驾驶员提供转向助力,同时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提供转向执行操作,需要协调控制驾驶员力矩和主动转向力矩信号。文章分别从助力特性曲线和驾驶员扰动力矩对方向盘转角跟随影响等角度,对两种力矩叠加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驾驶员扰动力矩产生抖动的问题,提出超前滞后补偿的优化方案,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能够降低方向盘抖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汽车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EPS)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EPS系统核心控制内容和控制算法,包括助力控制、阻尼控制和回正控制,以及故障诊断控制,对直线型助力、折线型助力以及曲线型助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提出了系统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建立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物理、数学和仿真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和验证,寻找影响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参数及其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汽车产品开发作为汽车项目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是否成功。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已受到了国内外汽车厂家的重视。本文对汽车产品开发流程进行了总结,提出“V”字型的开发过程;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开发思路和过程,重点对助力形式、助力特性及关键系统和零部件进行了分析;对电动助力转向的验证思路和过程进行了说明,并对验证内容和类型及电动助力转向调校、测试与评价进行了深度解析,为后续开发和验证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某型电动轿车完整的制动系统的计算参数,并对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通过整车道路试验验证,所设计的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合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以下简称自卸车)的高速发展,产品吨位不断增大,从40T级、50T级到80T级,自卸车前桥载重也在逐步增大,转向沉重的问题日益凸显,有必要对自卸车转向系统进行优化改进,而现有系统中转向器和助力缸都巳采用目前国内最大规格型号产品,无法再加大对转向器和助力缸的输出力矩,只能对转向器及机构的布置进行优化,根据目前市场使用量最大的50T级自卸车单桥转向机构的特点,建立了基于ADAMS/View的多体运动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及优化,从而改善转向机构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9.
转向系统作为商用车实现智能化的关键子系统和主要的耗能部件之一,其设计的好坏与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以及车辆的机动性能息息相关。论文对商用车最常用的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首先,对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进行概述,写出了该系统的优点与不足,其次对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国内外研究进行了说明,最后指出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优化控制方向,为节能减排和提高车辆的性能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0.
对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当车辆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转向时,转向阻力矩会大幅降低,容易导致车辆侧滑甚至侧翻,因此助力控制必须考虑附着系数的影响。本文中在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和Dugoff轮胎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横摆角速度和轮速实时估算出当前的附着系数,并据此设计了电流补偿助力模糊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该控制策略可在保证转向轻便性的前提下提高驾驶员的转向力矩,且附着系数越小或车速越高,转向力矩增加的程度越大,有效地防止了车辆转向过度,提高了路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