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决公路沥青路面离析评价的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公路施工现场,论文分析了国内外常用离析评价方法,分析传统方法的不足,并介绍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沥青路面路面离析评价方法。研究表明,传统方法受限于费时费力及检测滞后性等缺点在工程检测中存在一定问题。数字图像法在沥青路面离析评价中具有其高效、实时、全面、快速的特点,在沥青路面离析检测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沥青路面集料离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对沥青路面面层常见的集料离析病害进行简单、快速的检测评价,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沥青路面图像进行量值计算,建立沥青路面表面灰度与路面数字纹理深度的关系,计算得到路面数字纹理深度,并利用路面数字纹理深度变异系数来评定沥青路面集料的离析情况。试验分析表明:路面数字纹理深度变异系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沥青路面集料的均匀程度。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沥青路面离析识别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方法评定的主观随意性,对沥青路面面层离析情况作出客观的评定,同时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成本低、检测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离析现象是公路建设过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路面的质量。目前,国内外用于评价沥青路面离析的无损检测手段有多种,而无核密度仪(PQI)在沥青路面质量过程控制,尤其在路面离析检测中具有无损、快捷、准确及实时的优点。本文主要介绍无核密度仪在忻阜高速离析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逐步完善沥青路面施工全面质量控制与管理,实现工程按质支付的趋势下,大样本、高频率、准确性好的无损检测方式值得大力推广。以广深高速公路东莞北大桥SMA罩面工程为实例,从制定检测方案、确定离析程度判定标准以及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入手,介绍采用无核密度仪(PQI)和数字图像2种手段结合由表及里全面评定沥青路面施工离析,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出了SMA路面产生施工离析的原因,并给出了控制施工离析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沥青混合料离析的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图像方法的沥青路面离析判定方法和离析标准;根据混合料的燃烧筛分结果和级配的分形维数,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程度及其与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的关系,建立采用沥青路面构造深度判定路面离析的标准。结果表明:图像法测得的构造深度与铺砂法大致一样,构造深度比1.05可作为沥青混合料离析的评定标准;离析标准的确立可快速、无损、准确地实现沥青路面离析判定。  相似文献   

6.
离析导致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参数与实际参数发生变异,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损害,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文章结合国内某条高速公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采用无核密度仪和激光纹理仪综合评价沥青路面施工离析,提供大样本的检测数据评价施工质量的均匀性,快速直观地发现离析范围和找到离析的原因,应用统计分析的数学工具定量地判断路面离析的程度和离析的范围。实践表明只有采用适当的无破损检测技术,才有可能获取足够多的样本数量对施工质量的过程与环节进行准确和定量的评定。  相似文献   

7.
无损检测评价沥青路面施工离析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逐步推行沥青路面施工全面质量管理和实现按质支付的前提下,有损检测必然向无损检测转变。从制定检测方案、确定离析程度判定标准及检测结果的合理有效分析等方面入手,对2种无损检测手段由表及里全面评价沥青路面施工离析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沥青路面施工效果检测评价上的多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进步,道路建设也开始逐步加快发展步伐。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最常见到的施工材料就是沥青,而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离析。一旦沥青路面出现离析问题将会使其使用性能大幅下降。如何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并有效地减少离析现象,成为了当前业界十分关注的话题。该文从阐述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问题出发,分析了沥青路面离析的危害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沥青路面离析的防治措施。其成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由于沥青路面施工材料特性决定了其离析现象不可避免,而离析度同时也是评价路表面施工质量的指标之一。在此背景下,建立相对完善与科学的检测技术手段来替代现阶段传统手段,能够有效增加路面检测体系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进而对其后续的修复与维修养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以激光轮廓检测仪为技术手段,以沥青路面为研究目标对其在具体离析检测中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丰富质量检测手段、提升检测技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以广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为依托,开展了以控制沥青路面施工离析为目的,以解决施工过程中集料离析、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等质量环节为主要内容的相关研究,采取施工单位、总承包聘用技术服务单位、监理单位的三级质量控制模式,并形成了一套以激光纹理仪为特色检测手段的施工质量控制和跟踪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质量控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广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为依托,开展了以控制沥青路面施工离析为目的,以解决施工过程中集料离析、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等质量环节为主要内容的相关研究,采取施工单位、总承包聘用技术服务单位、监理单位的三级质量控制模式,并形成了一套以激光纹理仪为特色检测手段的施工质量控制和跟踪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南友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采用沥青路面密度仪(PQI)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离析进行检测和评价。通过广泛采集路面的密度资料,根据检测路段密度的变化情况,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判断路面的离析程度及范围。结果表明,无离析地带为每台摊铺机的中部,轻度离析地带为摊铺机两侧边缘地带,严重离析地带为两台摊铺机搭接处。并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离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利用沥青路面密度仪对路面离析问题进行检测快速准确、无损及无放射源,可以为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3.
离析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通病之一,传统的检测离析的试验方法多为定性的测试方法,缺乏说服力。结合北沿江高速公路马巢段沥青路面建设工程,研发沥青路面离析评价新方法——容器埋置取样法,选用4.75mm筛孔的通过率的变化作为AC-20C混合料离析的评定指标,并用于分析沥青路面摊铺时所形成的离析,评价离析的程度。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现场取芯之类有损取样所造成的路面质量缺陷,并便于定量地分析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程度,方法简单、可靠,原理清晰,重复性好,可推广应用于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的温度差异和骨料离析是影响沥青路面寿命的主要因素,具有再拌和功能的沥青混合料转运车是消除混合料温度差异和骨料离析,保证沥青路面铺筑质量的有效设备。为了提高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并推广沥青混合料转运车这一新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筑养路机械分会、内蒙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小混合料离析造成的路面早期病害,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镇江段高速公路SUP-25下面层施工为例,分析了离析产生的原因,总结了路面离析的种类,研究了混合料级配的优化,提出了集料堆放、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各个施工环节中预防离析的处理措施,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离析现象,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克服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摊铺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混凝土是高速公路路面的首选材料,在多年的公路使用中发现,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与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的离析有关,在施工中增加沥青混合料转运车是近年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为了解决离析问题而推行的一种新工艺。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对减轻沥青路面级配离析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离析现象,影响路面质量。为改善沥青路面的离析,国内外采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对由运料汽车运来的、存在一定离析的混合料进行第2次拌和,然后再摊铺。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转运车在减轻沥青路面离析中的效果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采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可以有效地减轻沥青路面的离析。  相似文献   

18.
运用红外热像仪改善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国外先进检测设备红外热像仪对安徽、江苏多条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运料车、摊铺机进料口、卸料斗、螺旋布料器轴后等不同离析位置进行定位,总结红外热像仪定性判断温度离析情况的效果。结合红外热像仪判断温差并与PQI(Pavement Quality Indicator)测量路面密实度共同研究温度离析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影响,直观定性分析路面离析情况和找到离析的原因并定量评价路面离析程度及范围,从而为寻找有效解决沥青路面温度离析的方案,实现沥青路面质量全过程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路面施工中常见的缺陷,发生沥青路面离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沥青路面离析对路面技术指标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本文通过沥青路面离析的特点,分析沥青路面离析对沥青路面面层的渗水系数、压实度、抗滑指标、平整度等技术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传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存在有限反馈、抽样检测、事后评估等不足。借助于物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在沥青路面施工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环节,通过布设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施工质量数据,利用数字化手段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云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进行后台运算处理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现场执行人员及决策管理人员。最后,以摊铺离析智能管控为例,通过温度离析指数(TSI)和低温面积指数(LTAI)为双控指标的温度离析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沥青路面温度离析的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管控,提高施工管理效率,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