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两种集料级配下,乳化沥青用量分别为7%、8%、9%,水泥用量分别为2%、3%、4%时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在乳化沥青含量不变时,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折回弹模量随之增加;在水泥用量不变时,随着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加相应的力学指标呈降低趋势;矿料级配中粗集料含量增加后,混合料的抗折强度和抗折回弹模量有明显增加,但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本文对不同水泥掺量的乳化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性能和抗渗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1%~4%的水泥添加到乳化沥青混凝土中后,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渗性能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而低温性能变化不大;水泥水化产物对乳化沥青混凝土内部微小空隙的填充作用及水泥水化产物和乳化沥青胶浆相互穿插对胶结料与集料界面粘结的改善作用是其上述性能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水泥乳化沥青胶浆及混合料的性能,研究首先对水泥与乳化沥青的微观反应机理展开研究,其次对不同水泥用量与乳化沥青用量的水泥乳化沥青胶浆的粘度性能进行试验,最终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验证。试验表明,水泥加入乳化沥青,在破乳之后水泥及水化物与沥青膜形成了网状的结构体系,克服了单纯乳化沥青破乳后的分散。水泥乳化沥青胶浆的粘度较强,混合料的强度性能和路用性能随着乳化沥青用量增大而降低,随着水泥用量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补强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半柔性水泥乳化沥青加铺层、沥青面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对不同路面结构承载力、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两种路面结构的半柔性水泥乳化沥青加铺层、沥青面层均满足路面结构承载力和疲劳寿命指标要求,但考虑综合受力和建造成本因素,宜优先选用结构A,即加铺一层半柔性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层和一层沥青混合料面层;当旧路面当量回弹模量相同时,增加沥青层厚度可有效减少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但在满足承载力和疲劳性能的前提下,并不是沥青层越厚越好。  相似文献   

5.
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应用基础,用国产大功率封层机,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的改性稀浆封层,已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论述了有关改性沥青稀浆封层特性,材料组成,以及用于修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等。  相似文献   

6.
乳化沥青水泥混凝土组成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乳化沥青水泥混凝土各组成部分对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与普通素混凝土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乳化沥青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模量、温度敏感性、收缩性以及抗渗性等路用性能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深高速公路东莞北大桥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设计,采用大型直道试验系统,对水泥混凝土桥面的4种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进行高温车辙试验,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当调整SMA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粗细比并且对水泥混凝土桥面板进行铣刨处理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对优化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和工程施工产生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简介:日本国大阪试验路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关根 《公路》1990,(4):39-42
所谓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路面(RCCP)就是指能使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械,摊铺坍落度几乎为零的干硬性水泥混凝土路面。这是一种新的路面施工技术。它不但具有水泥土处理集料的经济性,而且也具有常规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与此同时,又为沥青路面摊铺机开辟了一条新的使用路子。因此,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泥增强沥青的抗剥落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晓光  吕伟民 《公路》2003,(5):119-121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根本原因是沥青从集料上发生了剥落。试验表明,用水泥浆处理集料或用水泥取代部分矿粉,都能有效地增强沥青抗剥落性能,而后者工艺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乳化沥青与再生集料RAP黏附性不足而导致沥青与集料界面黏附性能薄弱,引发沥青路面耐久性差、服役年限短等问题,以不同掺量水泥作为外掺剂,制备乳化沥青胶浆,利用布氏黏度计测试其黏度,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试胶浆复数模量G*和相位角δ,Zeta电位仪测定胶浆电位变化特性,确定了水泥和乳化沥青合理掺量;通过改进水煮法、光电比色法以及FTIR-ATR,GPC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乳化沥青胶浆对RAP的裹覆特性,构筑了乳化沥青胶浆对RAP的"接触-裹覆-破乳-胶结"四阶段裹覆模型,并提出裹覆评价指标RCD,从而量化分析了乳化沥青胶浆对RAP的裹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固定乳化沥青含量,随着水泥掺量增加,乳化沥青胶浆黏度增大直至凝固;最佳水泥与沥青质量比(30:48)能够提高乳化沥青胶浆黏度,增加复数模量G*并延缓相位角δ增长速度,提高胶浆抵御高温变形能力;水泥加入不利于保持乳化沥青胶浆体系稳定性;改进水煮法和光电比色法都能有效评价乳化沥青胶浆对RAP的裹覆性能,其中,纯乳化沥青对RAP裹覆程度最低,合适的水泥掺量利于增强乳化沥青胶浆对RAP裹覆程度,当水泥与沥青质量比为30:48时达最佳;GPC测试结果和改进水煮法及光电比色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且RCD能够从微观角度定量地评价乳化沥青胶浆对RAP裹覆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