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分析新疆地区道路常用的砂砾类底基层材料物理和级配特性的基础上,对天然级配和密实级配的砂砾类材料进行了重型击实、抗压回弹模量等试验研究,得出了各指标随砂砾石含量变化的规律,推荐了天然级配及密实级配砂砾类材料设计参数,并通过水稳性试验,得出了新疆砂砾类材料膨胀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一种良好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上得到广泛运用。参考SMA级配的设计思想,分析了5种不同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的结构,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用量相同的前提下,骨架密实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较高的强度。改变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结构类型即由传统的悬浮密实结构转变成骨架密实结构,可改善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二灰稳定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作为道路基层,其抗裂性能尤为重要。通过二灰稳定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干缩试验分析,并与其他半刚性材料相比,二灰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干缩特性与相应稳定剂稳定的砂砾土相似。通过温缩试验分析,并与其他半刚性材料相比,二灰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温缩特性比水泥砂砾差,但优于石灰土及二灰土。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解决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整体性、抗裂性能和抗冲刷能力,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开展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分析了骨架密实型级配形成机理,提出粗、细集料生产加工工艺,骨架密实型级配的设计,同时也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可为其他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萍钢钢渣代替碎石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影响,参照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对3种结构类型、9种级配的萍钢钢渣混合料进行5%水泥剂量的7 d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最优级配;进行5种钢渣掺量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抗压强度试验、弹性模量试验、干缩试验和温缩试验并与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泥稳定钢渣的级配以骨架密实细型级配为最优;以60 d强度为优化目标比7 d强度更合理;掺钢渣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弹性模量及干缩性能优于水泥稳定碎石,但其温缩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6.
赖震霖  王琪 《东北公路》1997,20(1):79-81
近10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正在蓬勃发展,至今已建成高速公路2500km,高速公路的路面,90%以上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所用材料既有水泥级配集料和加密实式石灰粉煤灰级配集料,也有水泥石屑和悬浮式石灰粉煤灰集料。我省近年来修建的高速公路,其路面基层95%左右都采用水泥稳定砂砾作为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它以特有的强度高、稳定性好、便于施工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
平树江  李炜光 《公路》2006,(5):179-183
针对现行技术标准缺乏半刚性材料的抗裂级配以及收缩评价指标的现状,根据限制最小粒径k法确定二灰碎石集料级配,通过振动试验、均匀设计法逐级振动试验及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并确定二灰砂砾集料级配,针对室内研究成果,在河南省、陕西省和河北省铺筑了6条相关试验路,并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实践表明,研究推荐的二灰碎石、二灰砂砾方案具有后期强度增长快、抗裂性能优良的特点,并经受住了超重载、大交通量试验路段验证。结果表明,对二灰砂砾、二灰碎石采用不同抗裂级配设计方法是可行的,推荐的二灰稳定材料抗裂性能评价指标——开裂系数能反映此类材料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级配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小重 《中外公路》2005,25(4):64-67
该文主要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集料级配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改变水泥稳定碎石的结构为骨架密实结构,提出了新的适应于南方高温多雨地区的半刚性基层的优化级配范围。同时,通过基层材料含水量与强度的研究,发现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大于抗压强度最高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与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蓉  尹敬泽  顾安全 《公路》2002,(12):107-110
以青藏高原地区公路建设中常用的石灰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石灰土稳定砂砾及二灰稳定砂砾等4种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合料组成设计以及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收缩系数和干燥收缩系数的测定等大量试验,对其强度及收缩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试验研究和分析,得出了在配比选用及收缩特性方面具有规律性和实用性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强度的形成原理,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成因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综合运用试验条件下,统计了非荷载作用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半刚性基层干缩应变、干缩系数与级配、失水率、环境温度之间关系,分析了影响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半刚性基层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并在施工控制、配比设计、含水量控制、水泥剂量的控制、养生、压实度控制等施工工艺、工程措施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减缓传统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进而导致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分别采用逐级填充法和n法确定粗集料骨架级配和细集料密实级配,并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干缩系数为指标优选出两种设计级配,给出推荐级配范围;基于振动成型方法,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劈裂试验及CBR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设计级配和规范级配中值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质,并初步确定最低水泥剂量;最后,从干缩性和稳定性两方面进一步研究水泥剂量对设计级配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优选出的两种水泥微黏结级配碎石具有良好的骨架密实结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均优于规范级配中值;水泥掺量为3.0%时,水泥微黏结级配碎石基层表现出良好的抗干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作为基层、底基层材料一直是云南地区半刚性基层的首选,其抗裂能力是一大难题。文中结合云南省平文(平远—文山)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从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两方面探讨抑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裂缝的方法,建议采用骨架密实级配、两次摊铺一次成型工艺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和提高二灰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对骨架密实型二灰稳定碎石组成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逐级填充方法确定集料级配;以集料捣实密度为基础,通过理论计算结合试验确定二灰与集料的最佳比例,从而使混合料形成骨架密实结构。并通过路用性能试验对骨架密实型二灰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骨架密实型二灰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优于规范级配的二灰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杭金衢高速公路某合同段路面底基层、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砂砾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方法介绍了路面底基层、基层二灰砂砾组成设计;对有关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二灰砂砾在进行底基层、基层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沈刚  陈崇驹 《上海公路》2007,(3):《上海公路》-5-7,14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能够提高基层强度,改善基层裂缝。介绍了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思路、方法及步骤。并且从现场的角度,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施工工艺要点进行了阐述,并对采用该级配作为基层的试验路段进行检测评估。  相似文献   

16.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材料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采用优良的级配,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水泥稳定基层裂缝,从而提高路面质量.文中从力学性能、收缩性能等方面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对比,提出了经优化的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缓传统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和路面反射裂缝,采用逐级填充法和n法分别设计粗、细集料级配,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干缩试验控制粗、细集料比例,形成两种设计级配下的骨架密实型级配碎石材料。通过强度试验,对比分析设计级配下与规范级配中值下水泥微黏结碎石的力学性能,最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干缩试验,分析试件路用性能随水泥剂量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推荐级配下的水泥微黏结碎石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进而验证了提出的设计级配的优越性;并确定水泥微黏结级配碎石合理水泥剂量为3.0%。  相似文献   

18.
温度-时间耦合下半刚性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不同季节铺筑的半刚性材料使用性能差异大,选取了3种集料级配、6个方案的水泥砂砾、水泥粉煤灰砂砾、二灰砂砾,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强度增长特性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温度积概念用于评价施工季节影响,通过建立上述3类混合料的温度积比值与强度增长率比值关系式,结合某地多年气候调查资料,推荐了基于不同温度积条件下(施工季节)水泥砂砾、水泥粉煤灰砂砾及二灰砂砾的强度控制标准,密切了室内测试结果与实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骨架密实型二灰稳定碎石具有优良的承载能力和较小的收缩特性,能为面层提供有效支撑和减少病害隐患。根据集料级配、石灰与粉煤灰比例以及二灰与集料比例进行试验分析与论证,提出可应用于施工的骨架密实型二灰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半刚性基层路用性能,采用振动法设计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并应用于浙江省申嘉湖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的铺筑。设计及检测结果表明,振动法确定的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大,振动成型试件抗压强度远大于静压成型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段检测结果表明: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现场芯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基本吻合。采用优化的骨架密实型级配,并采用振动法设计的混合料在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中未发现明显离析,使用现有的施工设备,以振动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密度,基层压实度标准可定位98%。严格采用振动法设计结果施工的基层路用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