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RAP直投厂拌温再生的设备改造情况,采用马歇尔设计法进行温拌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车辙试验评价了温拌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芯样压实度、渗水系数和构造深度评价实体工程效果;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混合料的60℃动稳定度为3 507次/mm,残留稳定度为86.4%,冻融劈裂强度比为91.5%,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良好。温拌再生路面的压实度、渗水系数和构造深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S340省道张家港段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为例,从原路面旧沥青混合料材料的性能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了对就地热再生技术总体研究的结论,并提出了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发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以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临长(临湘—长沙)段就地热再生工程为依托,结合原路面混合料试验、回收沥青掺加再生剂试验及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用于公路改扩建工程。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铺设2.5 cmECA-10罩面的SMA-13上面层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养护维修的可行性,基于6.5 cm翻松深度,采用室内试验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整形再生和复拌再生两种就地热再生方案开展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验证等研究,并结合路面现场的试验检测结果,论证了不同再生方案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拌制再生沥青混合料,复拌再生方案由于新沥青混合料掺量大于整形再生方案,对矿料级配优化和沥青还原的效果更好,因此其路用性能要优于后者。但是对于现场取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复拌再生方案受限于现有施工技术条件,存在加热效果不好、拌和不均匀等问题,其路用性能整体上差于整形再生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托河南尉许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提升改造工程,开展了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验证工作,采用最大理论密度线拟合参数n表征再生混合料级配特点,设计了5种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测试其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并测试试验路渗水系数及表面构造深度,对比不同级配组成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6.
针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结合新疆吐乌高速部分路段再生工程实例,通过调查原路面路况,分析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性。针对老路面材料性能缺陷进行再生设计,对再生混合料性能进行试验验证,并介绍了沥青路面就地复拌再生方案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并加铺技术,将老化路面利用就地热再生机理进行就地热再生,再生的同时加铺一层新沥青磨耗层,再生旧路面与加铺新料同时进行,两层之间是平面热结合并同时碾压,再生路面整体强度很好。实践证明,可节约资源,100%地利用旧路面沥青混合料,生态环保。施工现场作业面为半封闭路面施工,不产生封路施工问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质量控制,结合实例对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添加5%的A类再生剂、25%新AC-10沥青混合料以及0.3%新沥青的情况下,沥青混合料满足AC-13马歇尔配合比设计的技术要求,路用性能试验表明其满足沥青路面使用要求;指出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在于对混合料温度及施工温度的监测,并且给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及标准。  相似文献   

9.
摘 要:针对广东某高速公路的车辙、裂缝、坑槽等病害,设计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技术方案进行维修养护。从原材料检测、级配设计及混合料性能验证等方面介绍了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依托该实体工程系统阐述了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抗滑性能,其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养护手段建议推广应用,本文研究内容可为同类工程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城市中心城区主干道沥青路面维修养护工程实践,从就地热再生复拌技术、工艺、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正确把握就地热再生应用技术,能够全面修复原路面病害、再生沥青混合料及沥青路面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同时能够改善沥青性能和路面结构、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为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养护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掺加旧水泥混凝土再生粒料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废弃的旧水泥混凝土板块再生利用于沥青路面工程既环保又经济.通过大量试验,着重评价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混凝土板块破碎加工成的再生粒料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首先,通过车辙试验和高温蠕变试验,评价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其次,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最后通过低温弯曲试验,采用应变能密度临界值指标评价了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粒料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优良,再生粒料的掺量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在沥青路面工程中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旧水泥混凝土再生粒料.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7,(3)
通过采用体积法测定马歇尔试件空隙率及连通空隙率,采用渗水装置测试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并对试验路段跟踪观测,得到了渗水系数与多种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空隙率特别是连通空隙率、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种类、级配类型、沥青掺加量、路面构造深度及路面厚度对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有较大影响;级配越粗、连通空隙率越大、路面构造深度越大、面层厚度较小的沥青混合料渗水能力越好。研究发现连通空隙率与渗水系数的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碾压温度、材料组成与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确定不同施工碾压温度下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保障混合料性能的重要依据。为解决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碾压温度的动态变化引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不足问题,引入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碾压温度、再生剂用量、温拌剂用量与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水稳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3种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构建了3种因素与指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空隙率与水稳定性的相关性,确定了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艺。结果表明:碾压温度、再生剂用量分别对空隙率、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指标的极差最大,影响程度最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随碾压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则反之;相同碾压温度情况下,再生剂、温拌剂用量与空隙率指标呈负相关,而再生剂与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呈正相关,温拌剂则反之;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可采用空隙率指标作为现场施工关键控制指标,保障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再生剂、温拌剂用量变化会引起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变化,可采用动态调整再生剂以及温拌剂用量的方式来解决不同碾压温度条件下的就地热再生现场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均匀性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加铺超薄磨耗层后的路面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与分析表明:加铺超薄磨耗层后的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满足规范的AC-13的技术要求,说明超薄磨耗层路面可进行再生利用。对再生混合料进行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和低温性能试验,发现含有超薄磨耗层的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性能和低温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再生后路面压实度、平整度、渗水系数等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设计了添加Thiopave温拌再生剂的AC-20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动态蠕变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评价其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疲劳性、低温性能,并将其与普通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hiopave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适用于大中修路面工程。  相似文献   

16.
结合黄延高速就地热再生施工工程,对原有路面面层AC-13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就地热再生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混合料中再生剂掺配比例,并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验证。从试验结果表明室内配合比设计的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可作为黄延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沥青路面AC-13型路面配合比施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就地热再生施工规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地热再生工艺包括如下工序 :加热软化现有沥青铺层 ;将加热后的铺层耙松到 30~ 6 0 mm深度 ;将耙松下的材料进行复拌再生 ;再生材料的摊铺及压实。上述工序由热再生机组的各工作装置一次性 ,同时连续地完成包括加热、耙松、沥青再生剂的加入、新混合料的添加、新旧材料的拌和、整平、摊铺及预压实。1 设备1.1 再生设备用于加热、复拌及重铺的设备是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自行式机械 ,在将现有铺层加热到所需深度时 ,至少有 75 0 m2 / h的工作能力。该设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一台配备多组加热元件的预加热机 ,它在将热能辐射到磨耗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长寿命复合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复合路面回收沥青性能及回收沥青混合料(RAP)的油石比、级配,而后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依托工程再生沥青性能、再生剂掺量及AC-13沥青混合料到AC-16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转化过程,并通过车辙试验(60℃)、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评价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并从就地热再生设备加热方式、再生机组温度控制、就地热再生施工温度、碾压方案、现场检测等方面对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本文研究内容与工程结合紧密,为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复合路面中的应用提供了具工程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湖南某高速公路原路面车辙病害进行系统调查,针对病害原因提出了SMA就地热再生处治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对原路面材料进行了性能评测,确定了再生剂的掺加量,并分析了再生沥青和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阐述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英达第3代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由2~3台HMl6型沥青路面加热车、1台RM6800型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车(公路王)和1台EM6500型沥青混合料提升复拌机组成。 RM6800配备了高效热辐射路面加热墙、多组可独立控制的气动路面疏松耙、电脑自动控制的再生剂和乳化沥青喷洒系统、可调节作业宽度和深度的螺旋集料器以及半挂式牵引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