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慕乐  周铉 《汽车技术》2011,(4):15-17,21
针对某商用车怠速时转向盘振动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传递路径分析模型.采用试验分析方法,对转向盘振动路径的贡献进行合成,验证了该模型可靠性.基于该模型进行主要贡献路径识别,发现是由于发动机后悬置因激励力大和灵敏度高引起的贡献量大,导致转向盘振动.经改进后悬置横梁,转向盘垂向振动明显减小,取得了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通过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力或使转向盘产生一定的角位移来控制汽车的转向运动,即驾驶员给汽车的转向指令可以分成两大类:力指令和角指令.由此,汽车对指令的反应特性也可以分成两大类力输入反应特性和角输入反应特性.可把回正性能看作一种力输入反应特性.通过对重型汽车回正性能试验结果的分析,本文初步探讨了重型汽车回正试验结果的评价方式及其力输入反应频率特性.由于汽车在线性区内工作的几率远大于在非线性区内工作的几率,因此对汽车线性区内的转向特性应进行探入、细致的研究.本文所研究的重型汽车回正性能是汽车线性区内的回正性能,这样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取试验结果和分析汽车力转向特性,从而获得收善重型汽车转向特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车辆动力转向系统非线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通过伺服阀控制压力油的方向和流量,把转向盘输入的转角信号转变为车轮的偏转角度输出。在车轮偏转过程中,影响车轮偏转的力主要是地面摩擦力和轮胎的弹性变形力,因而动力转向系统所受干扰力的基本特性是非线性的,文中结合液压系统理论和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软件,计算并仿真了在非线性干扰力作用下的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4.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可根据车速或发动机的转速自动调节转向动力的放大倍率,实现高速行驶时转动转向盘的力自动增大,低速行驶时则转动转向盘的力自动减小,提高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本文在介绍丰田(TOYOTA)汽车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组成、原理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其正确的使用和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5.
汽车转向系的作用是将驾驶者施予转向盘的力通过转向器、横直拉杆、转向节等传到转向轮,使转向轮发生偏转,从而使汽车沿着驾驶者希望的方向行驶。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现在的汽车大部分采用的是动力转向系,动力转向装置的动力源分别来自压缩空气、电力和液压。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款车转向盘骨架的设计,首先采用建立基于梁单元的转向盘骨架简化模型的方法,进行转向盘碰撞安全性能和NVH性能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此简化模型的有效性。然后通过梁单元截面参数化,运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通过实验设计构建了RBF近似模型用于代替仿真模型,快速设计出最优的转向盘骨架截面结构,在满足转向盘的碰撞安全性能和NVH性能条件下,达到质量最轻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对转向盘的正向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能够实现转向盘碰撞安全性能和NVH性能两学科的并行优化设计,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助力转向回正控制算法。尝试直接采用扭矩信号作为转向盘转角估计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不需配置转角传感器的回正控制策略。在matlab中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模型,并利用Simulink工具箱对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回正控制策略能提高转向盘的回正性能,并为台架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驾驶人在驾驶大型动力模块车组时获得力反馈真实感,提出基于伺服电机扭矩控制的转向盘力觉真实感系统.基于普通车辆的转向系特性,建立转弯时单个转向轮的转向力修正模型,据此利用动力模块车组同一轴线上2个悬挂转角与转向盘转角的数学关系,建立动力模块车组转向盘转向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伺服电机驱动的转向盘转向力模拟试验平台和虚拟车辆行驶环境.结果表明:数字转向盘的转向力矩曲线与普通车辆转向力矩特性相近,符合中国标准的规定,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虚拟的力觉生成和反馈方法.让线控转向系统中转向轮的侧向力.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中的实时力觉生成和反馈系统获得。另外,根据轮胎和传统转向系的力学特性,分析了转向盘转角和转向盘力矩的关系。利用车轮转角和车速计算,推导出转向盘回正力矩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转向盘(Steering Weel)由于是在驾驶汽车时离驾驶员位置最近、双手操纵最方便的部件,所以转向盘除了具备操纵汽车转向的基本功能外,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转向盘,使之具有越来越多的其他功能,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乐趣。如:  相似文献   

11.
研究高速行驶方向盘摆振影响因素与测试方法。针对某款乘用车方向盘摆振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对其进行道路再现试验,测试分析轮胎至方向盘的灵敏度,可知该车对轮胎异相位的激励非常灵敏;以副车架为参考点,建立模型,通过ODS分析进一步验证摆振产生原因。该研究为高速行驶方向盘摆振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汽车转向时,转向盘上的作用力和力矩计算分析方法。以某轻型高机动越野汽车为例,通过仿真分析计算和道路试验验证了研究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建立了某轮式车辆的前独立悬架和转向系统的参数化模型,阐述了分段式梯形断开点设计需要遵循的两点原则,分析了断开点三个方向坐标对阿克曼转向特性以及车轮跳动过程中前束角变化的影响,以实际外轮转角与理论外轮转角差值最小以及前束角变化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断开点位置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开点坐标的优化可以改善车辆转向特性,同时提高转向系统与悬架系统的运动协调性,为轮式车辆转向梯形的设计提出了较为合理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转向系统的作用是接受驾驶员的方向操作,带动连杆动作,使轮胎产生转向角来实现行驶车辆的转向。对转向系统的要求是:操纵轻便,安全可靠,有自动回正作用,传到转向盘上逆向力冲击要小。文章详细的阐述了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并对某轻型客车转向系统各性能参数进行设计校核,以判定转向系统的零部件参数是否满足法规及使用要求,最终使某轻型客车顺利开发量产。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al model with suitable vehicle parameters, together with a multi-body model is proposed to predict steering returnability in low-speed cornering with what is expected to be adequate precision as the steering wheel moves from lock to lock. This model shows how the steering response can b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vertical force, lateral force with aligning moment, and longitudinal for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vertical steering rack forces increase in the restoring direction according to steering rack displacement for both the inner and outer wheels. As lateral forces due to side-slip angle are directed toward the medial plane of the vehicle in both wheels, the outer wheel pushes the steering wheel in the returning direction while the inner wheel does not. In order to improve steering returnability, it is possible to increase the total steering rack force in both road wheels through adjustments to the kingpin axis and steering angle. This approach is useful for setting up a proper suspension geometry during conceptual chassis design.  相似文献   

16.
汽车转向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立生  邵惠鹤  孙优贤 《汽车工程》2000,22(6):381-383,388
本文研究侧偏角有约束条件下,汽车四轮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根据汽车转向动力学的特点,建立了具有不确定的汽车转向模型,给出了车体质心处侧偏角有约束条件下,二自由度鲁棒四轮转向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基于LMITool给出了控制器的迭代算法,并给出了仿真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7.
车辆转向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郭荣  田晋跃  于英 《汽车工程》2003,25(5):490-492
介绍了应用ADAMS软件对车辆转向系统进行设计的方法,并对某车建立了其转向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采用了参数化分析方法,对影响转向角的因素进行了设计研究,并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运用ADAMS求解出了液压缸的推力,算出了主要液压元件的参数。和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前轮定位角对汽车转向回正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薛立军 《汽车工程》2003,25(2):198-200
利用数学方法,通过将前悬挂系统简化为相关杆系,论述了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和后倾角以及转向轮转角改变时对汽车转向回正作用的影响,并求出了使汽车具有转向回正作用时,上述有关角度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驾驶员转向操作实时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秀民  严新平  吴超仲  章先阵 《汽车工程》2005,27(5):522-524,630
为实时监控驾驶员操纵转向盘的状态,构建了基于机器视觉汽车转向盘实时监控系统,并运用阈值分割和边缘检测方法对转向盘图像中感兴趣区域进行了图像分割,提出了转向盘转角的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感兴趣区域图像分割与转向盘转角监测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20.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中间位置转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纵稳定性中间位置转向试验最初是由美国德尔福公司制定的,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条件下操纵性和稳定性的重要评价方法。通过试验的原始数据可以绘制出转向盘转角与侧向加速度、转向盘力矩与侧向加速度、转向盘力矩与转向盘转角等多条特性曲线,以作为不同的评价指标。以CAll41载货汽车作为实例分析,发现该车转向干摩擦偏大,转向刚度偏低,高速行驶时的非线性路感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