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经过多年的运营,梁体的承载能力大不如从前,主要病害是箱梁混凝土梁体出现不同性质的裂缝。裂缝的形成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隐患、日常养护不及时导致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座上部结构采用5×30m+5×3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例。由于本桥在运营过程中发现主梁的腹板和底板均出现受力裂缝,后采用体外预应力加碳纤维布对其进行加固。加固完成后,通过加固前后的桥梁静载试验对比分析发现: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如果在运营过程中已出现受力裂缝,影响到桥梁的刚度和受力性能,采用主被动加固法,可以大大改善桥梁的受力性能。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将裂缝进行恢复和粘合,不论采用何种加固方法,都不能使梁体恢复到正常的设计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的加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鹤立交CD2号匝道桥是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其在运营的初期出现裂缝,通过荷载试验及设计校核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加固方案。加固后的计算与荷载试验表明桥梁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成因分析及维修加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中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成因成因分析,提出了避免裂缝出现的处理方法;同时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实例分析,提出具体的维修与加固办法。  相似文献   

5.
运营过程中混凝土桥梁开裂问题成为桥梁结构的一个通病,能否准确分析出裂缝产生的原因对桥梁加固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蛮金线K30+819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裂缝专项检测结果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再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损失进行计算,综合比较实测有效预应力和理论有效预应力差值,分析预应力损失对桥梁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针对预应力损失量按结构的3种设计状态计算找出体外预应力加固补强值,并对加固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合理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装配式结构简支转连续体系小箱梁桥为例,对桥梁运营中出现的主梁出现结构性裂缝病害归纳汇总和成因分析。通过增大截面+体内预应力方法来恢复结构承载能力及正常使用功能。从新建桥梁设计和管养的角度出发,结合现行相关规范,对发生上述病害的桥梁进行成因分析、加固设计,以期给桥梁设计单位、桥梁管养单位在桥梁设计、桥梁运营管养的各个阶段提供参考,从而尽可能减少上述桥梁病害的发生,保证桥梁安全舒适的运营。  相似文献   

7.
徐州某京杭运河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变截面PC连续箱梁桥。由于桥梁周边港口码头较多,车辆超载现象比较严重,在经过六年多的运营后,连续梁主跨跨中底板出现横向裂缝和腹板斜向裂缝等病害,且裂缝呈不断发展趋势,需要采取加固措施。设计提出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束的方法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后的桥梁进行空间仿真分析。在加固并运营两年之后,未再出现新的病害,说明本次加固有效地提高了老桥的承载能力、压应力储备及安全系数,效果良好,可为同类型桥梁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某预应力混凝土拱式梁桥在交工阶段即出现肋板竖向裂缝,且运营过程中裂缝明显发展。对该桥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研究其箱梁横向受力特性,分析其在车辆荷载及温度梯度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特征,为同类桥梁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某地铁高架桥为65 m+120 m+65 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建成后运营不久发现主梁产生较大的竖向下挠,并且主梁跨中底板出现较多延伸至腹板的横向裂缝。为了解主梁下挠和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目前桥梁的技术状况,对该桥梁进行了专项检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验算。检测及验算结果表明:该桥梁体下挠和开裂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梁体跨中预应力的损失,特别是底板束预应力损失过大或张拉不足而导致的梁体抗弯承载力不足。根据检测评估结果主要采用了体外预应力钢束进行维修补强。维修处治后的荷载试验表明,桥梁强度、刚度及动力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加固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某城市桥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结构,运营10a后出现了支座下墩身开裂、梁体裂缝等病害。该文简要介绍了加固方案的选择。具体介绍了加固施工的方法和工艺要求,从而使桥梁结构加固达到预期的目的,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