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基于机场的综合客运枢纽内旅客在不同交通方式间换乘需求特点和换乘组织。分析旅客换乘需求,枢纽空间布局,枢纽内外交通流线组织原则、各种交通方式间的衔接,以及枢纽客流引导标识的布设原则。  相似文献   

2.
优化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是提高高铁客运效率和城市交通方式有序营运的关键。文中阐述了高铁客运枢纽交通衔接的几种方式,分析了影响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交通有效衔接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交通衔接规模优化方法。以武汉火车站远期规划年旅客发送量为例,讨论了城市交通衔接方式运量合理匹配规模,提出做好武汉火车站交通高效衔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时力 《华东公路》2014,(5):94-96
对机场交通衔接布局进行合理地规划,是整个运输系统中的核心工作内容,也能够保证本地区交通运输线的高效运转。从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机场交通衔接布局存在着理论不完善、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从分析我国机场交通衔接布局的规划情况入手,分析了影响我国机场交通衔接布局规划的因素,并针对机场交通衔接布局规划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枢纽型机场是中枢航线网络的节点,是航空客货运的集散中心。现阶段国内大型机场均进入新建和扩建高峰期。枢纽型机场陆侧道路交通系统具有旅客流量大、出行方式多样、组织流程复杂等特点。如何分析陆侧道路系统;如何组织高效便捷的陆侧道路交通;如何拟定科学合理的道路方案,是枢纽型机场陆侧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考虑的重点问题。该文通过对首都机场T3航站区陆侧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实例的分析研究,根据首都机场航站区规模和总体布局条件,分析航空旅客交通特性,提出了陆侧道路系统分析思路和原则,引申出来的"三主三辅"、"逐级分流"、"复循环路"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可以为多交通流线、多层面交通衔接转换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同时也可为火车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改造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各交通中心与附近社区公交衔接现状的介绍,分析了枢纽内各交通中心间及其与周边社区间交通衔接微循环不畅的问题及形成原因;从服务理念、协调机制、线网优化、站点设置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为乘客提供细致入微的换乘服务,从促进各种交通方式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合理做好各类客流的分类疏散,努力提高枢纽效率使其更好地发挥集散功能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公交衔接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交通是铁路客运枢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公共交通设施也是铁路客运枢纽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在铁路客运枢纽内的空间布局和衔接研究,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布局和衔接的策略、形式,以实现铁路客运枢纽集约布置与衔接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刘华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53-56+61+12-13
鄂州花湖机场不但是我国采用第一个获批建设的货运枢纽机场,也是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性货运机场。以鄂州花湖机场工程为例,通过定量分析、交通仿真等数字化手段,研究客货机场尤其是货运枢纽机场有别于一般客运机场交通出行的主要特点,从多维度进行方案比选,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保证客货运输分离,交通流线顺畅,运行效率高,为四型机场的建设积累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京沪高铁途经常州市北部的新北区,设置了常州北站。作为城市内外交通转换的高铁客运枢纽,对于交通衔接配套要求高。分析常州北站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导致现状交通组织不畅、交通效率较低的原因。阐述了交通优化设计原则、核心节点交通优化方案,以及外围交通提升设想,提出交通优化设计要重衔接、强功能,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高铁客运枢纽的综合交通效率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9.
深圳机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深圳机场的交通特点,在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前交通整体规划设计中,遵循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分析机场枢纽交通功能,明确道路规划功能定位,对公共交通和关键节点的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因地制宜地进行站前交通设计,提出实施性的交通综合改善优化方案,使新航站楼前交通更加顺畅便捷,同时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0.
在界定经济圈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微分进化算法对经济圈公路网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探讨经济圈公路网优化目标、优化原则和优化意义的基础上,以经济圈交通效率、运营成本、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和出行时间等为优化目标函数,建立了经济圈公路网优化的双层模型,并采用微分进化算法求解。经济圈公路网双层优化模型是利用生成的初始路径点集,经过提炼处理来提高经济圈公路网交通效率,并得到最佳优化路网,相对于传统的优化模型更能结合经济圈交通系统与经济特性,结论更加符合经济圈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模型不仅能够满足经济圈交通需求,而且能够满足经济圈交通系统的环境保护目标、促进经济圈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枢纽机场运营能力短缺问题,提出了空铁联运网络设计对其国内容量进行重新分配。从机场的角度,以最大化旅客盈余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设计出不同枢纽容量分配及联运高铁线路长度约束下的最佳网络拓扑结构。实例分析表明,与现有高铁线路长度的60%进行联运可释放100万人.次的国内容量,且能达到目前的营运能力,证明以高铁替代或补充现有的支线航班对于释放枢纽机场国内容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出发层落客平台作为航空枢纽重要的陆侧配套设施,其设置型式及规模直接影响着陆侧送客效率,进而对整个航空枢纽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本文在简述机场出发层落客平台功能的基础上,对落客平台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梳理国内已建大型民航机场落客平台的设置型式及参数取值,结合运行效果总结其经验规律。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公路交通应急及运输保障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自然灾害或重大事件(如5.12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2007年末,2008年初之际,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50年一遇的特大雪灾等)引发的应急情况的运输物资保障问题,一些机场关闭,公路、铁路部分路段封闭,给人民群众出行和物资运输带来极大困难,交通应急运输需求显得更加迫切。以国外公路应急及运输保障的经验以及对我国建立应急运输保障体系的启迪为依据,运用系统方法论,通过比较法,分析研究了我国公路交通应急运输保障的发展状况并深入剖析了我国在公路交通应急运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体系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简述深圳机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机场的发展,大型机场的对外综合交通枢纽正向大流量、综合型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如何规划和设计出高效便捷、快速集散的大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增强城市对外联系和辐射力,是枢纽规划和设计考虑的重点。该文通过对深圳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的介绍,提出了对新建或扩建机场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为国内大型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上海虹桥枢纽道路及市政配套设施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城市对外综合客运枢纽正由以往简单、单一型向大流量、综合型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如何规划和设计出高效便捷、快速集散的大型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增强城市对外联系和辐射力,同时又不致对城市自身的客运交通系统造成过大的压力,是枢纽规划和设计考虑的重点。该文力求通过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道路及市政配套设施规划设计方案的介绍,以及对该综合客运枢纽内部的综合交通组织的分析,为国内大型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机场外部路网的规划影响旅客的出行效率及体验。为提升旅客出行效率与体验,在传统路网规划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机场外部路网的不同特征,引入了机场可达性理论,提出了1种机场外部路网分层规划模型。根据机场外部路网结构特征,将机场外部路网划分为机场快速道层与机场支线道层,并给出具体定义。对于机场快速道层,以旅客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为目标进行优化;对于机场支线道层,以可达性最大为目标进行优化,并使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外部路网为例,使用该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北京市未来规划的道路网进行了对比。实例验证表明,在路网规模的相当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机场快速道层的旅客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为39 min,相较北京市总体规划减少了7.1%,规划后的机场支线道层的可达性为0.77,相较北京市总体规划提升了7.0%,较好地反映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公路运输枢纽现状综合评价作为1个多因素的决策分析是枢纽规划的基础环节。文中针对评价系统的灰色属性提出了将灰色关联投影法应用于枢纽综合评价的思路并将其与常用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客运枢纽现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Matlab软件编制了灰色关联投影法评价程序并应用于驻马店市客运枢纽现状评价,量化显示出各县区客运枢纽发展的不均衡性。实例证明该方法对于运输枢纽综合评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缺乏枢纽新城地区交通规划的实践经验和规范指导,文中以广州南站地区交通规划为例,通过对国内外经验的总结研究以及模型测算,提出交通发展目标、理念和策略,勾勒了地区发展的交通网络,并提出了枢纽布局、交通组织和公共交通系统等枢纽新城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各方式缺乏有机融合问题,通过建立以虚拟概化线连接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各方式交通线网和火车站、港口、机场等枢纽节点一体衔接的超级交通网络模型,运用广义费用函数计算客货在路网、枢纽及虚拟概化线上流动产生的广义费用,实现各方式交通网络融合。考虑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占全方式总量比例高,但客货运平均运距短,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2 540个综合交通小区,获取2018年各运输方式全年客货运起讫点(OD)数据,通过聚合、拆分等方法,将各方式OD表叠加形成现状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输量OD表;采用总量预测、自上而下分层控制的技术路线,对2050年全国总量、分区域总量和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发生吸引量进行预测,计算2050年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输量OD,实现各方式运输需求融合。基于Fisk模型,构建组合出行情况下多方式、多类别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SUE),采用连续权重平均(MSWA)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体现“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的规划理念,实现乘客组合出行和货物多式联运,预测精度较高。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宏观交通趋势判断,为实现综合交通网络规划中各方式有机融合提供借鉴,并成功应用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