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应用弹塑性有限差分法,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及协调,建立许漯高速公路微型夯扩碎石桩加固路基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差分计算模型,研究微型夯扩碎石桩加固路基的变形特性。分析了桩间土模量、桩长及面积置换率等参数的变化对复合地基沉降、桩端沉降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通过计算获得了微型夯扩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为微型夯扩碎石桩加固高速公路路基的设计和沉降计算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依托某高速公路软地基土处理工程,对工程现场路基软土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提出了水泥石灰钢渣碎石夯扩桩加固方案,并与传统水泥搅拌桩加固方案的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两种软基土加固施工工艺的基础上,明确水泥石灰钢渣碎石夯扩桩设计方案的重点参数和关键工艺;对水泥石灰钢渣碎石夯扩桩试验段进行承载力检验和沉降变化监测,明确其软基土加...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高速公路K17+125两孔 5 m×3 m 石拱涵饱和软土地基强夯挤密碎石桩壳加固施工实例,探讨了强夯挤密碎石桩壳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的机理,分析了碎石硬壳层,碎石桩体及桩间土的应力分担作用,介绍了该法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在试验段软基处理中采用了碎石桩加固法,并通过室内土工试验、载荷试验、动探试验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碎石桩处理地基后对地基内水分的排除、地基深部的加固以及地基土承载力的提高均有显著效果,采用碎石桩处理地基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强夯大桩径碎石桩加固软弱路基的设计、施工方法,以及碎石桩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施工质量检测。根据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及检测结论,比较分析强夯大桩径碎石桩设计参数的选取,为强夯大桩径碎石桩加固软弱地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6.
大粒径碎石桩能克服由于地基强度较低而难以成桩的问题,它是超软弱淤泥地基土加固处理方法之一.实测资料得到,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比天然地基提高了2.8倍左右.实测沉降量比相邻段用砂井加土工布处理,沉降量减少约30%.地基加固效果显著.实测沉降速率表明,只要大粒径碎石桩施工质量得到保证,路堤填筑期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填土速率问题.从桥头相邻两种地基处理方式沉降与沉降速率比较分析得到,碎石桩可起到缓冲过渡区的作用,可减轻桥头跳车问题.介绍了大粒径碎石桩在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某桥头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振冲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后的复合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锦市防洪大堤在城市区段内,采用钢筋混凝土及多功能型钢筋混凝土坝形修建,因基础软弱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为了解加固后地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对振冲碎石桩加固区域内有代表性的振冲碎石桩桩体、桩间土、碎石基层等进行必要的物理力学检测和试验,根据试验数据按规定公式计算检测结果。对置换后形成的复合地基采用野外大型静活载试验检验,从总体看是可行的,随时间加长,振冲碎石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完全能满足设计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粒径碎石桩能克服由于地基强度较低而难以成桩的问题,它是超软弱淤泥地基土加固处理方法之一。实测资料得到,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比天然地基提高了2、8倍左右。实测沉降量比相邻段用砂井加l土工布处理,沉降量减少约30%。地基加固效果显著。实测沉降速率表明,只要大粒径碎石桩施工质量得到保证,路堤填筑期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填土速率问题。从桥头相邻两种地基处理方式沉降与沉降速率比较分析得到,碎石桩可起到缓冲过渡区的作用,可减轻桥头跳车问题。介绍了大粒径碎石桩在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某桥头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采用碎石桩加固广东新会天马港岸坡工程以及现场碎石桩直剪试验,载荷试验和滑坡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粒径碎石桩可有效地加固珠江三角洲深厚超软弱地基,提高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相似模型试验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为深入研究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这一新型多元复合地基加固体系的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机理,应用量纲分析法推导了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和完成了3组具有可比性的模型试验,获得大量荷载-沉降、桩土应力比和应力分布数据。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这一水平向-竖向多元复合地基共同作用的加固体系中,结合了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的水平向增强体作用和碎石桩的竖向增强体作用;土工格室碎石垫层和碎石桩复合地基相互作用,共同工作构成的荷载传递和支撑体系是其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和差异沉降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包裹碎石桩受力时的影响范围,进行了三组不同直径的包裹碎石桩和一组未加固地基的模型试验。通过在承压板之上及其周围土体表面布设百分表,得到了承压板及其周围土体表面的位移;在桩体和桩周围土体内不同深度布置土压力盒,监测了桩体和土体内的应力分布。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包裹碎石桩改善了土体的承载力性能,减小了土体表面的位移量,包裹碎石单桩复合地基相比于未加固地基(河沙)的极限承载力约提高了32%;在距离包裹碎石桩中心两倍承压板直径范围之外,基本上没有变形和应力的分布,即包裹碎石桩影响范围的宽度约为四倍承压板直径;包裹碎石桩受力主要影响深度在三倍桩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软基公路一般具有较大沉降,这是软土基承受载荷能力较差导致的。较大的沉降会使道路损害严重,还会导致交通事故发,因此进行软土基沉降控制研究十分关键。文章从碎石桩作用机理和施工工艺出发,通过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软土基和碎石桩处理地基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碎石桩对处理软基公路沉降有较好效果,可为今后软基公路的沉降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主要问题是地基强度低,路堤沉降量大,沉降不均,路堤易失稳。采用数值方法对塑料排水板、碎石桩和刚性桩三种方法处理软土地基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刚性桩的刚度远大于桩间土的刚度,因此承担了大部分路堤荷载,仅有小部分路堤荷载由桩间土承担,刚性桩能很好地控制软土地基的沉降,碎石桩能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改善软土的渗透性,处理效果差于刚性桩,塑料排水板仅能提高软土的渗透性,因此处理效果最差;②采用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时,路堤最易发生失稳破坏,碎石桩次之,采用刚性桩处理软土地基时,路堤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这一新型地基处理方式,首先,全面分析了其独特的承载机理,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其承载力计算进行了研究。将该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考虑,对于底层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引进圆孔扩张理论,导出了桩体与土体承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计算公式,并充分考虑碎石桩与桩间土的相互作用及布桩方式影响,得到其承载力计算方法;而后结合土工格室的受力特点,提出格室垫层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文中计算公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察尔汗盐湖地区盐渍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青海省察尔汗—格尔木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结合沿线盐渍化软土地基段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提出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并进行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砾石桩对盐渍化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通过试验段工程提出了适用于强-过盐渍土地区砾石桩处理盐渍化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盐渍土地区砾石桩复合地基桩土作用性状,结合西北地区某盐渍化软土地基处治试验段,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砾石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模型,考虑砾石桩复合地基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排水固结的前提下,对上部路基荷载作用下砾石桩复合地基桩土的承载性状、沉降性状、应力分担等作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填土高度对砾石桩复合地基桩土作用性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路基填筑期至运营期,桩土应力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直至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轩勇  刘军勇 《路基工程》2013,(3):97-101
结合实体公路工程,通过现场试验段土压力监测,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值;结合破坏模式,对其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粒料桩复合地基按照土体先破坏计算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值,接近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通过桩墩间土压力进行计算确定;不论是强夯置换砾石墩还是振动砾石桩,其破坏形式是桩(墩)间土先破坏引起的整个复合地基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公铁并行条件下某一级公路软基施工的案例,针对场地范围内软土分布广且深厚的情况,保证公路施工及运营期间对城轨的影响降至最低,软基处理采用碎石注浆桩加固处理,充分发挥其对既有建筑及基础的影响较小及施工安全可靠的优势,阐述碎石注浆桩的施工方法和监测.其成果对碎石注浆桩在公铁并行条件下公路工程的施工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蒙古高原湿地软路基的特殊土质,结合碎石桩和土工格栅在地基加固中的作用特点,提出用碎石桩与土工格栅联合加固的方案来处理穿越高原湿地的软弱路基。并利用平面应变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这种路基的受力性状、作用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土工格栅在其中起到类似抗拉膜的作用,从而控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减小路堤坡脚附近的侧向位移,增加路基的极限承载能力。但格栅对路基沉降量的影响则较小。通过实际沉降观测表明理论分析和实际效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