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模态叠加法研究了以粘弹性梁为阻尼处理的加筋板的稳态简谐响应。在分析中,板和梁均采用每个结点三个自由度的有限元,考虑了梁的偏心作用。以结构幅频特性曲线的方式来研究粘弹性梁阻尼处理对结构响应的控制作用,分析了阻尼材料杨氏模量实部、损耗因子和粘弹性梁剖面尺寸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弹性材料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共振响应。粘弹性梁阻尼处理仅对某些结点和模态起的作用较大,将其与其他阻尼敷设形式合理配置,相信会起到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粘弹性自由阻尼结构,基于模态应变能法推导出同时考虑粘弹性阻尼损耗因子和弹性模量频变效应的模态损耗因子修正公式,并选取某压筋板进行了计算和验证。在此基础上,以船舶阻尼加筋板为研究对象,开展随机响应试验研究,并对试验模型的模态损耗因子和随机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修正公式确定粘弹性自由阻尼结构的模态损耗因子,进而计算随机响应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对阻尼减振的相关分析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平板与周期加筋阻尼板间耦合损耗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耦合损耗因子是统计能量分析中唯一用于表征耦合系统间能量交换的重要参数,本文在波传递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周期加筋阻尼板的波传播特性:即对于周期加筋阻尼板无论是在波的传播域,还是在波的衰减域都减域缩小。结合统计能量分析法,讨论了加强筋宽度、材料阻尼对耦合损耗因子的影响,得到了增加加筋板阻尼损耗因子,使平板至加筋板的耦合损耗因子增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粘弹性阻尼层的随机性用Monte Carlo直接抽样法对自由阻尼层板的振动和阻尼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中随机变量取正态分布。针对不同的阻尼层厚度分别考察了复弹性模量的实部、虚部、材料的损耗因子的影响。考察了整体性和局部单元性阻尼导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弹性材料弹性模量的随机性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不大,对模态损耗因子影响较大;不论是整体的还是局部单元的,阻尼层厚度的随机性对模态损耗因子的影响很显著。因此粘弹性阻尼层的随机性对抑制结构共振响应和声辐射的影响是较大的。阻尼层厚度局部单元随机性影响表明了对阻尼结构采用随机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阻尼层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模态应变能法和振动试验,研究钢板敷设不同厚度阻尼层和约束层前后的振动特性。对比辐射前后结构的插入损失和阻尼损耗因子,验证仿真模型的振动特性与试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阻尼层厚度越大,结构固有频率越低,损耗因子越高。随着阻尼层厚度的增加,自由阻尼板的减振性能变好,约束阻尼板的减振性能提升不太明显,而随着约束层厚度的增加,约束阻尼板的减振性能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6.
阻尼处理多向加筋板的振动响应及声辐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种加强筋且横向加强筋为大小两种不同结构的典型加筋船板,考虑船板的弯曲振动,并计及船板内侧敷设粘弹性阻尼材料的阻尼处理和船板外侧重流体作用力,借助无限大板理论和经典波动法,建立了解析数学模型,导出了加筋船板在宽频单位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和远场水声辐射计算方法.通过典型实例的数值计算,讨论了小筋、阻尼等主要设计参数对辐射效果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水声学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慧彩 《船舶》2005,(5):6-11
在小变形线弹性理论的基础上,构造了阻尼夹层板单元.对三层板均采用Mindlin板单元,以各层的中面为坐标平面建立局部坐标系来建立有限元模型,芯层材料的粘弹性采用常复数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采用求解复特征值的方法求得了其频率和损耗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与分析,讨论了粘弹性阻尼层的厚度、模量、损耗因子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对结构的阻尼机理有了进一步理解,得到了一些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结论.最后分别对单一铝板、自由阻尼层板和约束阻尼层板进行了模态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波传播分析方法,以复模量形式计及粘弹性阻尼的损耗因子,讨论了外部敷设粘弹性自由阻尼材料的无限长圆柱壳在流场中的辐射声功率.结果表明,粘弹性阻尼层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辐射声功率,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可为潜艇结构和水下各种管道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粘弹性阻尼夹层板动力特性分析及其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慧彩  赵德有 《船舶力学》2005,9(4):109-118
本文在数值计算和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阻尼夹层板的动态特性和振动响应计算方法.在小变形线弹性理论的基础上,构造了阻尼夹层板单元.将三层板都看成Mindlin板单元,以各层的中面为坐标平面建立局部坐标系来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偏心阵的作用,大大简化了计算程序.粘弹性采用常复数模型,用求解复特征值的方法求得了其固有频率和损耗因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计算程序,进行了较详细的数值计算与分析,并讨论了粘弹性阻尼层的厚度、模量、损耗因子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有工程应用价值的一些结论.同时分别对单层铝板、自由阻尼层板和约束阻尼层板进行了模态试验和响应试验,识别了结构的阻尼,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本文还给出了阻尼夹层板结构动力响应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将粘弹性材料看成完全弹性的材料,将粘弹性材料的阻尼以比例阻尼的形式给出,利用试验得出或估算公式给出结构模态阻尼,采用直接积分法求解.计算了简谐激励下的响应,并与实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工程近似计算提供了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由层阻尼环肋柱壳在流场中的稳态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Flugge壳体理论,讨论了敷设粘弹性自由层阻尼材料的环肋柱壳在流场中受到径向周期性激励的稳态响应。用复模量形式计及基壳和粘生阻尼材料的预耗因子以及流 固耦合作用。讨论了粘弹性阻尼材料的物理参数,厚度,敷设方式和水深环肋柱壳稳态响应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对潜艇结构减振降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在船体结构声学设计阶段或阻尼材料研制阶段预先评估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减振效果,基于锤击法,建立平板振动试验模型,引入频响函数幅值平均衰减量参数,对3型粘弹性阻尼材料复合试样分别在不同频段内的减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损耗因数和频响函数幅值平均衰减量的粘弹性阻尼材料减振效果试验评估方法能迅速在不同频段对阻尼材料的减振性能进行排序;利用频响函数幅值平均衰减量,可对耗能机理较为复杂的约束阻尼减振效果进行评估,为结构设计或研发阻尼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船舶结构复合阻尼材料减振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自粘性复合阻尼减振胶板,在-30~60℃宽温域内,材料的平均损耗因子达到0.35。采用单点激励振动模态实验方法,研究了复合阻尼材料对船舶模型振动模态阻尼比的影响。采用动力设备运行模拟激励实验,研究了复合阻尼材料对船舶模型结构的阻尼减振效果。结果表明,粘贴复合阻尼材料后,船舶模型在500Hz范围内的模态阻尼比增加了6倍,船舶底舱结构的平均减振效果达到5dB,船舶甲板结构的平均减振效果达到6~11dB。实验研究结果对于船舶薄壁结构的阻尼减振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阻尼性能良好、强度高、耐水性好、耐海水冲刷的结构阻尼复合材料,可用来制造舰船的一些典型的振动构件,抑制其振动和辐射噪声。  相似文献   

14.
张迎元 《船舶工程》1997,(5):29-31,55
本文研究了新型高阻尼铝合金层压复合材料阻尼性能,包括材料在低频、声频下的阻尼、经与应力应变振幅的关系,阻尼的时效稳定性,材料的工程阻尼特性,并介绍了材料在海军装备上的减振、降噪应用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舰艇用新型阻尼吸声尖劈的材料配方、阻尼性能、尖劈结构、吸声性能。此种尖劈的突出特点是在高压下仍保持高的吸声系数。  相似文献   

16.
深水中TLP及Spar的粘性阻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龙宾 《中国造船》2006,47(2):17-23
对深水中TLP及Spar在发生高频垂向谐振“Springing Vibration”时的水动力阻尼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数值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本文所考虑的参数范围(KC=0.001~1.0,β=89236~435298)内,由于不同的形状阻尼特性,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线性和非线性阻尼区域.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分析,导出了适用于上述两个区域的粘性阻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许多输送机采用链条作为牵引传动构件,其结构简单、牵引力大。但是,采用链条传动也有不足之处,其最大的缺点是,链条尤其是大节距链条运行时会产生多边形效应,造成传动的冲击较大,从而影响设备和链条本身的使用寿命,恶化设备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U型减摇水舱内水的运动特征及表征其运动的特征参数--水舱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研究了水舱阻尼产生的原因和舱内水的运动状态,给出了U型减摇水舱阻尼的估算公式和水舱阻尼结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在阻尼状态切换时产生超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模”解算的捷联惯导阻尼超调误差抑制算法。基于捷联惯导的力学编排,建立了系统水平回路的控制模型,分析了系统阻尼和无阻尼状态切换时超调误差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阻尼和无阻尼并行的导航解算算法,在切换状态超调期内利用无阻尼导航输出校正阻尼导航输出,抑制状态切换超调误差。算法将捷联惯导系统IMU的输出同时接人两个解算回路。两个回路同时、独立进行导航参数的解算。系统工作在无阻尼状态时,惯导系统输出无阻尼回路的导航参数。在状态切换的超调期内,惯导系统仍输出无阻尼回路的导航参数。状态切换的超调期结束后,惯导系统输出阻尼回路的导航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抑制惯导系统阻尼状态切换时产生的超调误差。同时,该算法使校正回路设计简洁,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