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业焦点     
《中国港口》2015,(12):58-59
<正>上海自贸区深化航运服务业开放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日前表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已有12家外资船舶管理公司落户自贸区,其中包括全球最大船舶管理公司英国威仕集团。未来自贸区将继续扩大航运服务业开放,吸引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机构进一步集聚。专家解析:国际船舶管理公司主要负责船舶技术支撑、安全运营和船员管理等,处于航运产业链的高端。中国国务院发布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要求扩大航运服务业开放,其中就包括"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2.
近日,深圳海事局与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前海管理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打造前海高端国际航运服务业中心。在这份名为《关于促进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航运服务业发展合作备忘录》中,深圳海事局与前海管理局共同提出了“打造前海高端国际航运服务业中心”的理念,探索制订促进前海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如创新船舶登记制度;促进中国船员劳务外派市场健康发展;推动邮轮游艇产业经济发展;引进绿色环保航运产业以及吸引更多香港及境外航运企业落户前海,积极打造特区航运总部经济等。同时,双方还对进出前海船舶监管和水上水下施工工程监管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3.
张东方 《珠江水运》2012,(20):54-55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关键是要有国际话语权、国际竞争力,在这方面,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和主战场的浦东能有突破吗?笔者日前从浦东航运办获悉,波罗的海航运公会、中资外籍船舶服务中心、智慧港航工程研究中心等一系列高端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航运大国和港口大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正不断向航运中心建设的高级阶段发展,向具有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方向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航运功能要素的聚集和综合发展。航运业的三大要素船舶、船员和航运公司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要素,其中注册船舶的聚集是促进航运金融业、航运保险业和航运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注册船舶的集聚与船舶注册登记制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物期权博弈理论,建立了航运市场随机波动情况下干散货和原油船舶的投资决策模型,得出了承运人之间同质竞争和差异化竞争时船舶的最优投资准则.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均表明:承运人的收益和投资船舶的边际收益随航运市场规模和风险的增加而增加;最优的船舶投资量与航运市场的规模和风险正相关;随着航运市场竞争的加剧,承运人的收益和最优的船舶投资量呈下降趋势;随着承运人之间服务差异化程度的增加,承运人的收益和最优的船舶投资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桂雨 《集装箱化》2011,22(9):10-13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国家政策层面为下一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指明方向。《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发展航运金融服务,支持开展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丰富航运金融产品,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  相似文献   

7.
四、航运企业船舶负债经营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航运企业的船舶投资由国家财政拨款改为船舶贷款;航运企业实行负债经营,对于缓解航运企业船舶购建资金的紧张,促进船舶投融资效益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航运业具有船舶投资大、投资期及投资回收期长、盈利低这一显著的特征。如何根据航运企业的这一特征来解决航运企业船舶负债经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值得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指导航运企业更好地进行干散货船舶投资,使用BP-DEMATEL方法对干散货船舶投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基于世界经济、全球贸易、船舶市场、航运市场、融资市场五个方面构建干散货船舶投资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应用BP-DEMATEL方法对干散货船舶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上海基本航运服务业存在的差距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婧 《中国港口》2011,(1):21-23
<正>上海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港口与航运,而今航运服务业的建设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在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同时,我们不可放松寻找基本航运服务业的差距,唯有打下基本航运服务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婕丽 《水运管理》2010,32(2):27-28,34
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从分析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形成的社会条件和政策基础入手,结合现状分析香港航运业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而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为集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于一体的新一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发展核心竞争力;政府与航运企业紧密合作;提升船舶注册和航运安全管理水平;重点发展航运高端产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