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0 引言随着海洋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化海洋调查设备和手段的精细化、定点化程度越来越高。自2000年以来,国内各海洋科研院所新建或改造的具备动力定位(DP)系统的船舶逐渐增多,特别是以定点定向为主的地化类调查船和搭载深潜类高科技装备的船舶,DP系统更是其标准配置。DP船舶不断增多后,冗余的船期必然有承揽国际工程的需求,需要接受国外专业机构的严格检验,故必须系统学习和了解相关国际规范。本人现服务于某海洋科学调查船(以下称"N703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内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型装备逐渐形成一定规模。为满足油田服务船舶作业过程中对船位精度的高要求和超长的作业时间,具备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DP)功能的船舶越来越多地被投入到市场中。船舶DP系统是一种高集成的自动控制系统,它通过计算风、浪、流等外界环境作用在船上的外力,自动计算并控制船舶推进器产生抵消外力的推  相似文献   

3.
以"华虎"号深远海工作船的电力分配系统为研究对象,为避免在设计中出现重大的颠覆性错误,提高船舶系统的可靠性,在船舶系统风险评估中,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作为风险分析方法,分析出配电系统所有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及其在DP模式下的影响,验证该船具备DP-2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4.
DP3动力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船舶和海工装备上,如何保证动力定位系统不同冗余组别电缆之间能有效分隔以满足相关规范规则要求,是船舶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多型DP3实船项目设计经验,分析动力定位系统电缆路径设计过程控制方法,归纳出可用于各种DP3船舶和海工装备的通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DP是保证船舶作业安全性的关键技术,在错综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将非线性观测器应用到DP系统,能够过滤船舶测量信号噪声,提升DP系统的控制性能。传统的锚泊定位系统存在诸多缺点,随着抛锚难度的增加,系统定位的准确性也会随之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构建船舶动力定位系统DP数学模型,提出了非线性观测器的设计与参数确定方法,通过仿真实验证实非线性观测器在动力定位系统DP中能够保证船舶定位的精准性,准确估算船舶环境扰动力。  相似文献   

6.
<正>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也由沿海、近海转向深海。海上施工作业基本依靠船舶支持,船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安全。传统工程船能多点锚泊定位,随着水域水深加深,遇到海底设施限制时采用动力定位(DP)功能,其优势逐渐显现。我国的DP船舶发展较晚,很多DP方面的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特别是核心的DP控制系统完全依赖于国外技术。DP船舶的使用和维修基本依靠国外技术人员,国内的DP船舶技术管理人才极度缺乏,船公司还未形成  相似文献   

7.
莫里 《广东造船》2012,(5):97-99
2007年6月"印度之星"轮进我厂修理,该轮装备有动力定位系统(即DP系统),船东反映左全回转舵桨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有异响,机油系统进水,机油乳化;右全回转舵桨系统变频电球输出轴承烧损。要求我厂对左右舵桨系统进行拆检,彻底排除异常。本文详细讲述了全回转舵桨系统修复工艺过程,希望对日后同类型船舶的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随着笔者所在单位3 000 t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DP)浮吊船、300 m饱和潜水DP母船和700 t大型打捞工程支持动力船的投入使用,加上4 500 t DP浮吊船、500 m饱和潜水DP母船的投入建造,其他打捞单位的船舶DP改造、5 000 t DP浮吊铺管船的即将投入使用,以及救助局的大批大功率DP拖船的投入使用,DP逐渐成为救捞系统船舶管理的主流。救捞系统的大部分船舶建造于20世纪八九十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洋科考船在海洋科考作业中的特殊需求问题,结合大洋科考船几种关键作业特点,对船舶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 DP)系统的组成及其核心技术介绍,分析讨论船舶DP系统在大洋科考作业应用中的优越性,利用典型科考船的科考作业实践给予引证,并总结DP系统在科考作业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业内拓展海上科考船DP系统的应用和新型DP科考船的整体设计提供一定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胡喜军  薛忠林 《航海》2013,(1):48-50
2003年救捞体质改革以来,国家对海上人命救助不断重视,救助装备不断更新,新型的救助船舶逐年增加,海上船舶救助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特别是8000kw型专业船舶装备了前后侧推、可变螺距、双独立舵系统、DP操纵系统等设备,使得船舶在救助中的动态稳定跟踪变得简单,稳定能力更强。但是在现役的救助船舶中还有一批1940kw的老旧船舶,其设备单一,采用FPP螺旋桨推动,动态稳定跟踪能力相对薄弱,在救助接拖过程中发生的险情概率较大。本文通过介绍FPP船舶在大风浪中救助锚泊船舶的两种接拖方式,比较其中的优缺点,探讨  相似文献   

11.
船舶大功率推进器等设备在起动时具有较大的起动冲击电流,为了保证大功率设备在启动时,减小电网的波动、防止电站崩溃,因此给这些大型船舶推进器供电的变压器一般选用预充磁变压器;本文基于大型DP2船舶电力系统的特点,结合12,000t抬浮力半潜船在试航期间中压吊舱推进系统预充磁变压器出现的故障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关键,为以后船舶电站的设计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上钻井平台等大型海工船引航作业复杂且技术要求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常规引航方案的要点和难点,结合DP系统及其设备的稳定性、冗余度、定位精度以及人机对话系统优势,分析DP系统在大型海工船引航操作的可行性,并结合大型钻井平台在进出港操纵的实践验证,总结DP系统在引航操纵应用时注意事项,为DP系统协助海洋工程船舶在港口界面的引航操纵等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带有全回转推进器和动力定位(DP)功能的船舶在极区航行时的风险,分析某科学考察船在极地作业过程中螺旋桨受损的实际案例,结合后期管理效果,提出以下措施:加强值班瞭望;及时取消DP功能,恢复手动操纵;单车受损时,利用推进器的"悬停"功能克服水涡轮作用于螺旋桨上的力以保持螺旋桨相对平稳,减轻振动。在两极海域航行的船舶应充分考虑极地条件的特殊性,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预案,确保船舶的安全和科考作业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创力轮DP3闭合母排开环电网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船舶市场的发展,闭合母排的配电系统因其经济性受到广大船东的青睐,但受其严苛的设计、安装和试验要求制约,其在船舶上的应用较为缓慢,尤其是DP3附加标志的船舶。基于我司新列编的入中国船级社级的DP3附加标志、闭合母排开环电网结构的一艘大型抢险打捞船的实际情况,简要分析DP3船舶的闭合母排开环电力系统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最近,劳氏船级社制定了“动力定位船和移动式近海工程装置新规则”与“操舵装置新规则”,已全文发表在劳氏船级社的13号通告上。“动力定位船和移动式近海工程装置新规则”根据安装的动力定位的性能,对于入劳氏级的船舶和移动式近海工程装置规定了三条等级标志:“DP(CM)”标志,应用于设有集中的、手动遥控系统的船舶;“DP(AM)”标志,是针对推力功率有贮备,有自动控制系统,且附有独立手动控制系统的船舶;“DP(AA)”标志,适用于推力功率有贮备,并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船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对浅水区域,船舶的DP能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估DP船舶在浅水作业受到的影响,为今后的铺管、起重作业,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16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中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国首艘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海洋石油295"号顺利交付。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入级中国船级社。该船总长95.0 m,型宽22.6 m,型深8.60 m,设计吃水6.20 m,载重量30 t,最大航速14 kn。该船装备全电力驱动系统、全回转推进器、DP2动力定位系统、100 t折臂升沉补偿吊机等先进设备,可配备自行式挖沟机、浅水射流挖沟机和深水挖沟机等世界主流海管挖沟  相似文献   

18.
黄栋梁 《江苏船舶》2008,25(1):31-33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s,简称DP)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理论的完美结合。运用DP系统除能完成海上石油平台补给、海底电缆铺设和检修、打捞救生等作业外,还可在复杂的海况下完成海上船舶间运动补给和科学考察等高难动作。  相似文献   

19.
船舶雷达装备的技术含量高、结构原理复杂、战损分析与评估难度大,是战时船舶装备维修保障的重点和难点。文章系统研究了船舶雷达装备的战损模式、战损部位、战损影响和功能项目分析技术,探讨了船舶雷达装备战损评估的内容、技术与方法,为船舶雷达装备的战损抢修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0月12日,中国船级社(CCS)总裁莫鉴辉在山东日照出席"海上争锋"2019中国智能船艇挑战赛暨第二届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创新论坛,并向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授予无人艇测试场服务供方认可证书。该证书是CCS首张面向高校颁发的智能船舶/无人艇测试场认可证书,是CCS大力发展智能船舶及无人艇技术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