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电子显微镜(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10CrNi3MoV船用钢热冲压成形前后微观结构变化,及热冲压成形后材料表层渐变微观结构和里层马氏体结构产生原因与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热冲压成形过程中,10CrNi3MoV船用钢受急剧的冷热交互作用及高温氧化脱碳等的影响,其表层由里到表依次形成以完全马氏体、马氏体与铁素体的混合组织、铁素体组成的渐变微观结构,里层则形成以均匀的板条状的马氏体组织为主的微观结构。10CrNi3MoV船用钢热冲压成形后其表层渐变微观结构,能有效的降低结构的峰值冲击力,保证了内层强度大的马氏体材料不至于过早失效,而材料较平缓的结构峰值力及逐层失效的特点性,使热冲压成形后的成形件保持较高的吸能能力和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2.
10CrNi3MoV船用钢热冲压成形冷却速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冲压成形形状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10CrNi3MoV船用钢()考察了10CrNi3MoV船用钢热冲压成形的传热特征,推导出的热()本方程,提出热冲压成形模具冷却系统设计相关技术问题.研究表明,当()临界冷却速度,才能使奥氏体直接转变为均匀马氏体;在模具结构、冷却系统、()确定的情况下,冷却速度只与板材自身条件有关,可以通过控制最佳水流速度实现()速度的控制,达到减少和消除热冲压成形中变形和回弹等缺陷,提高热冲压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3.
10CrNi3MoV船用钢热成形的力学行为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强度船用钢热成形时,由于加热与淬火的交互作用,形成渐变微观结构。研究表明,渐变微观结构使得材料的硬度、强度从里到表依次降低,延展性依次增加,较平缓的冲击力水平及材料的逐层失效使结构保持较高的吸能能力;具有较小的变形抗力、塑性好、成形极限高,而且成形零件的精度和强度较高。渐变微观结构综合了各单相材料的优秀性能,适合用于承受冲击吸能的构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10CrNi3MoV钢显微组织研究中,经选用了725-6浸蚀剂与硝酸酒精溶液对调质处理10CrNi3MoV钢显示效果.揭示出10CrNi3MoV钢应具有的显微组织形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10GrNi3MoV钢显微组织研究中,经选用了725-6浸蚀剂与硝酸酒精溶液对调质处理10CrNi3MoV钢显示效果。揭示出10CrNi3MoV钢应具有的显微组织形貌。  相似文献   

6.
曹雷  宗培  彭飞  朱志杰 《船舶工程》2004,26(3):76-79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10CrNi3MoV船用钢的屈服强度和化学成分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两者间的回归方程;并结合该钢的检验标准,确定其屈服强度检验结果的异常界限。  相似文献   

7.
ZG14Ni3CrMoVA铸钢是与10CrNi3MOV钢板配套的舰艇用铸钢。该牌号钢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及焊接性。对ZG14Ni3CrMoVA铸钢进行的全面应用性能研究表明:ZG14Ni3CrMoVA铸钢的实际韧塑性达到美国同类型HY──80铸钢现行规范技术指标的先进水平;各项性能与10CrNi3MoV钢板相匹配,可与10CrNi3MoV配套用于舰艇及其它有关产品的建造。  相似文献   

8.
10CrNi3MoV船体钢力学性能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雷  侯磊  宗培 《中国造船》2004,45(3):50-56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10CrNi3MoV船用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数值计算评价钢材的综合性能,并按照分析结果对该船体钢的质量进行分类,以便深入掌握船用钢的质量状况,为完善船厂的质量管理及保证体系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首先,选取钢材的强度、塑性和韧性作为分析对象,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和冲击功等五项性能指标.根据船体钢强度、塑性与韧性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和相关的钢材验收标准,结合船体钢力学性能试验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船体钢最优综合性能评价标准.然后,运用马氏距离和离差平方和法对16张合格钢板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聚类分析,获取了钢材综合性能聚类树图,此分类情况下的相干系数为0.7118.通过分析,获得下列结论:(1)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钢材力学性能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钢材质量具备可行性.(2) 对于10CrNi3MoV船体钢,提出最优综合性能评价标准.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和冲击功分别为:667.5MPa、760MPa、23%、72%和183J(-20℃).(3) 各项性能指标都合格的钢板,其综合性能也存在差异.选取的16张合格钢板中,性能较佳的占31.25%,性能一般的占56.25%,性能较差的占12.5%.(4) 成分相同的钢板相互聚类的达到68.8%,表明了化学成分是影响钢板综合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孙吉  桂赤斌  陈文君 《船舶力学》2012,16(5):580-584
为了研究不同强度匹配对焊接接头安全性能的影响,基于"欧洲工业结构完整性评定程序(SINTAP)"提供的失效评定图FAD方法,针对不同强度匹配的10CrNi3MoV船体钢焊接接头,建立了对应的失效评定曲线。根据母材与焊缝的拉伸试验及CTOD(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3种匹配条件下的接头安全评定结果。研究表明,对于选定的评定级别,不同强度匹配系数对FAD图形状的影响很小;焊缝强度较高时,接头对塑性失稳的抵抗能力取决于母材性能;接头韧度水平相似时,低匹配接头对塑性失稳及脆性断裂的抵抗能力均稍差,弱于等匹配与高匹配;焊缝强度稍高于母材的"等强匹配"安全裕度最大,安全性最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热模拟机对T91钢焊接过程热循环进行模拟。热处理后试样的硬度试验、冲击韧性试验和显微组织分析表明,焊接热模拟后在T91钢热影响区粗晶区形成的粗大马氏体组织是引起韧性显著下降、硬度增加的主要原因。采用热处理使马氏体转变为组织细小的回火索氏体组织,改善了热影响区粗晶区的性能。采用ts。为8~10s获得有利于韧性的组织晶粒,770℃ 4h热处理提高热影响区粗晶区的韧性。  相似文献   

11.
屈服破坏是船体结构失效的主要模式之一,屈服强度的变化会给船体结构设计带来重要影响。研究了船用DH36钢屈服强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通过低温拉伸试验,确定船用DH36钢在-60~10℃范围内的屈服强度,由自定义函数拟合得到屈服强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并从微观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船用DH36钢在-60~10℃范围内的屈服强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且服从指数规律,在-60~-20℃范围内船用DH36钢的屈服强度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20~10℃时的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行研制的固定式排水罩,使用大、小2种典型热输入参数对EH 36钢进行水下局部干法焊接试验,对焊后工件按AWS D3.6 M-2010标准进行接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试样除硬度外各项性能指标都能满足该标准规定的A级焊缝要求。在大热输入条件下,焊缝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侧板条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在小热输入条件下,焊缝组织含有较多的针状铁素体。在小热输入条件下,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以粒状贝氏体和上贝氏体为主,并含有少量板条状马氏体;在大热输入条件下,热影响区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大,贝氏体组织增多。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船用钢在非接触式爆炸产生破片冲击下的相关响应模式,更好地提高舰船船体抵抗破片冲击能力,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对船用钢受立方体破片冲击的工况进行研究。首先,结合近场动力学理论改进损伤数指标,建立符合船用钢材料规范的船用钢受立方体破片冲击模型;其次,对船用钢在受到不同速度和冲击方式的立方体破片冲击的工况进行物理冲击试验和近场动力学数值模拟,结合数值模拟后的优化损伤图和物理冲击试验后的失效图分析各工况下钢板的失效模式,同时选取船用钢被贯穿失效后的应力图进行各贯穿阶段应力变化分析;最后,使用无量纲法结合线性回归法分析船用钢受破片冲击的临界贯穿速度影响规律。在破片冲击方式对船用钢影响程度方面,立方体破片以棱边对船用钢冲击的工况中钢板损伤程度比以面和尖角冲击的工况分别高出44.6%和29.9%;在破片临界贯穿速度影响规律研究方面,分别得出误差率小于4%的立方体破片以棱边、面、尖角冲击钢板的极限贯穿速度经验公式,并得出在同样条件下立方体破片以棱边对船用钢冲击所需临界贯穿速度最小。采用该近场动力学方法进行破片冲击船用钢的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高适用性和准确性,在对船用钢板强度分析时应注重研究立方体破片以...  相似文献   

14.
25mmHY-80钢的激光辅助熔化极气保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激光辅助熔化极气保焊焊接HY-80钢时各种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及激光与电弧的复合作用,确定了最佳焊接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焊缝金属显微组织主要是马氏体,而不会产生针状铁素体。动态撕裂试验和爆破试验结果表明.焊缝金属韧性低且波动大,改善焊丝化学成分是探索提高焊缝金属韧性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及JMat Pro软件模拟平衡合金相图、CCT和TTT曲线等,研究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在不同热成形工艺条件下析出相的析出规律以及析出相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成形温度为950℃时,在铁素体和奥氏体相界析出σ相,随着热成形温度的升高,σ相逐渐溶解,铁素体含量上升,奥氏体含量下降,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呈现先急剧下降后缓慢升高的规律,而延伸率和冲击功呈现先急剧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规律;当热成形温度为1 050℃时,出现综合力学性能变化的拐点,此时材料的抗拉强度为860 MPa,显微硬度为26.9 HRC,延伸率为37.6%,冲击功为148 J。  相似文献   

16.
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Q235钢表面喷涂Mo涂层及Mo/A12 O3-TiO2复合涂层,对所制备的涂层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利用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超声冲击前后涂层表面的宏观及微观组织形貌;通过热震试验,研究了超声冲击对涂层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对复合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影响不大,且均优于 Mo涂层.但超声冲击处理对Mo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影响较大,热震失效次数由超声冲击处理前的87次提高至超声冲击处理后的96次.Mo涂层的失效形式则主要表现为小块剥落直至最终剥落面积超过总面积的1/3而失效,复合涂层的失效形式主要表现为整体剥落.  相似文献   

17.
对力学传感器弹性体材料05Cr17Ni4Cu4Nb在热轧态及不同固溶温度下进行加热,水冷480℃时效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态05Cr17Ni4Cu4Nb钢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1 288 MPa,屈服强度为1 118 MPa,硬度为38 HRC~40 HRC,塑性指标较低,热轧480℃时效可以提高试验材料的强韧性;热轧态05Cr17Ni4Cu4Nb钢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的δ-铁素体,05Cr17Ni4Cu4Nb弹性体材料强韧性较好的固溶温度为1 040℃,在该温度加热后进行水冷480℃时效处理,试验材料获得的抗拉强度为1 326.0 MPa,屈服强度为1 272 MPa,延伸率为15%,断面收缩率为60.5%,硬度为43 HRC,冲击功为57 J;不同温度固溶处理480℃时效后,试验材料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富铜相及碳化物相。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以及JMatPro软件模拟平衡合金相图、CCT、TTT曲线等,研究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在不同热成形工艺条件下析出相的析出规律,以及析出相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成形温度为950℃时,在铁素体和奥氏体相界析出σ相,随着热成形温度的升高,σ相逐渐溶解,铁素体含量上升,奥氏体含量下降,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抗拉强度和硬度呈现先急剧下降后缓慢升高,延伸率和冲击功呈现先急剧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规律。当热成形温度为1050℃时,出现力学性能变化的拐点,此时材料的抗拉强度为860MPa、显微硬度为26.9HRC、延伸率为37.6%、冲击功为148J。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大热输入条件下埋弧自动焊( submerged arc welding ,SAW)对海洋平台用550 MPa钢焊接接头组织与低温韧性的影响,采用50 kJ· cm-1的焊接热输入,测定接头各区域冲击吸收功,并观测各区断口形貌及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焊接接头韧性从焊缝到母材,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低处在熔合线及熔合线2 mm处.焊缝处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加细小弥散的碳化物,断口形貌为韧窝和解理台阶,-60℃冲击吸收功为110 J.熔合线及熔合线2 mm处断口形貌基本相同,只由放射区组成,无纤维区,微观特征为大面积的解理面,没有韧窝;微观组织为粗大粒状贝氏体,冲击吸收功非常低只有25 J.熔合线5 mm处断口纤维区面积较大,微观形貌含有大量的韧窝,微观组织为细小的铁素体、碳化物及粒状贝氏体,该区为焊接接头的正火区,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60℃冲击吸收功为202 J.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是一种用于聚变反应堆的候选结构材料,在其服役过程中,载能粒子辐照在CLAM钢中所造成的辐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热点.文中对辐照CLAM钢中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如辐照引起的粗化和偏析;辐照缺陷,如辐照产生的间隙团、空位团、空洞、气泡和位错结构等,以及性能变化,如辐照强化、辐照硬化、辐照肿胀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今后辐照效应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