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航海》2017,(5)
正该软件由海运国际(MTI)机构创建,以便共享国际法规所要求的集装箱重量。其提供了一种将块链系统与各种现有或遗传技术相连接的方式,以此提供"互操作性"或从多个供应链来源(包括供应商、托运人、海关和码头)把信息输入技术的通用方式。DefinedLogic机构首席咨询师Mike Simon称,MTI创建软件的目标将使有关块链可用于各种行业利益相关者及  相似文献   

2.
英国物流软件供应商将发布采用区块链技术的软件实现了全供应链集装箱重量信息的存储、读取和管理.此前,区块链技术曾被广泛讨论,却鲜被使用. 由Marine Transport International (MTI)开发的这款旨在推动关于集装箱重量国际规则信息共享的软件能实现区块链技术与各类现有或历史技术的对接,从而实现互操作性或提供一种将信息输入来自供应商、航运商、海关、码头等多供应链源技术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称重规则将对航运企业的运营产生严重影响 集装箱称重新规则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供应链各方.班轮公司和港口方被要求只能将经过称重的集装箱运用于配载计划.为了让他们及时得到相关信息,托运人必须提前与承运人或代理商(船代和货代)分享集装箱重量.显然,这要求供应链各方要达成相关的新协议或修改现有的信息系统.航运企业做为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必然要尽快适应满足新规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天津航海》2014,(2):37-37
<正>在新确认的海上人命安全SOLAS公约变更中,托运人将自2016年7月起必须将其集装箱重量进行核实。该措施希望减少在海上、港口和公路上的事故。IMO的海事安全委员会希望自11月起采用确认的变更条款,以帮助供应链参与者以及SOLAS公约签约政府理解怎样实行集装箱重量检验。SOLAS公约要求所有集装箱要么被称重以确认托运人描述的重量正确,  相似文献   

5.
正出口集装箱重量查核(VGM)新规定对于提升海上安全,确保货品、集装箱以及整个供应链中的水路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推进产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航运业在积极推进实施VGM政策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影响国际海事组织(IMO)自201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中关于出口集装箱重量查核(VGM)的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除非提单上的托运人  相似文献   

6.
统一之惑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集装箱重量验证新规只有一个,可世界各国政府对于执行新规却有五花八门的回答,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困惑和复杂性. 各国政府对集装箱重量验证规定的严格程度有不同界定,还有一些尚未明确表示允许的误差范围.他们执行政策的方式也各有差异,有些国家基本维持现行执行措施不变,其他国家则修改了海事法,并增加了罚款条款以提高强制力度.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供应链下,作为国际物流重要节点的集装箱码头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在此情形下,以集装箱码头为中心,整合国际海运物流渠道,构建集成化的集装箱码头供应链,将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应用到集装箱码头生产营销中,无疑是集装箱码头走出当前困境、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养在深闺久未识,一朝面世即可热。2018年注定是个"区块链年"。2018年1月,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一马当先,与IBM牵手组建成了合资公司,由此掀开了自2016年起双方合作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的"红盖头",开创了全球海运供应链数字化的先河。紧接着,3月6日,基于区块链技术与现代传感技术综合应用的丹麦全球共享集装箱平台创始企业Block shipping宣布,将于4月15日进行首次代币发行;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在舱面堆装重量的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我国现行规范的规定,作者编制了船舶舱面集装箱及其系固设备受力计算与校核系统计算程序。根据对我国规范和该计算程序运行结果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集装箱在船上受力的主要因素,在提出确定集装箱在舱面堆装重量限制临界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绘制集装箱在舱面堆装重量限制临界曲线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了曲线图的实例,这对于缺乏这类船舶资料或计算软件的船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集装箱航运领域的运作模式和痛点难点,以区块链技术的技术特性和分类特点为出发点,从区块链技术与集装箱航运二者的技术匹配及方案匹配两个角度,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集装箱航运的可行性,并总结当前应用现状。在搭建区块链技术在集装箱航运领域的4个主要应用场景的基础上,针对各场景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集装箱航运新模式,阐述其具体的运作方式和流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优化集装箱航运模式及改善国际航运贸易形势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1.
英国伦敦"集装箱化国际"媒体2005年10月报道说,陆地运输和快件传递经营人正在转变其服务方向,试图将其供应链服务范围凌驾于远洋承运人的供应链之上;据国际经济学家们的预测,今后十年,以陆地服务为基础,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的快件传递公司将超越集装箱运输的传统经营人,直接与集装箱班轮行业的广大客户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12.
正解决内贸集装箱超重问题,必须从全程物流链分析,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明确各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抓好制度的落实,适时、适当参考外贸集装箱监管规范内贸集装箱超重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内贸集装箱运输物流链上的各个环节。内贸集装箱整箱重主要分为四种情况:整箱重与申报重量一致,且未超出集装箱额定质量;整箱重与申报重量一致,但超出集装箱额定质量;整箱重与申报重量不一致,但未超出集装箱额定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港口和供应链已经开始意识到区块链技术在简化物流、提升安全性和转化全球贸易实现方式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港口和供应链已经开始意识到区块链技术在简化物流、提升安全性和转化全球贸易实现方式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将一个集装箱从A处运到B处需要涉及供应链的30多个环节,产生百余处交互,并需要动用电子邮件、传真和许多纸质材料,而这些支出几乎可以涵盖这趟运输的大半费  相似文献   

14.
《航海》2017,(4)
正作为探测武器、生物危害物质、放射性物质、麻醉品和违禁品的领导者,史密斯检测公司(Smiths Detection)正在为CORE(一贯优化、有弹性的安稳全球供应链)欧洲研究项目开发创意新颖的集装箱扫描技术(ontainer scanning technology)。该Smiths检测公司正在为下一代集装箱扫描仪设计硬件和软件,将加快港口吞吐能率并改善检测事项。目的是尽快和准确地验证一个集装箱是否仅装纳其申报的  相似文献   

15.
公约与法规     
《2005年公路运输法》关于违反重量、尺寸和负荷限制新规定(责任链)日前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生效。该规定确保司机和重型车辆经营人获得正确的信息,帮助他们按法律规定的最大载运限额选择适当的车辆来运输集装箱。新法规规定运输供应链涉及的有关方均负一定的责任,包括中介人在内的运输经营人。  相似文献   

16.
《航海》2017,(4)
正荷兰软件公司为CORE(一贯优化、有弹性的安稳全球供应链)欧洲研究项目开发了一款新的低成本数字型铅封装置。被称为"画眉"(Babbler)的装置不要求在卡车或集装箱结构中安装,并可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能够在线监视货运的完整性。如果Babbler的传感器检测到光线,铅封将被破坏。铅封状况和货物的温度均可通过蓝牙或远程无线  相似文献   

17.
深入剖析广东省港口物流发展影响因素,构建灰关联模型,对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集装箱吞吐量和生产总值GDP对港口物流发展起主导作用,港口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海关进出口总额拉动作用明显。提出"打造集装箱竞争优势、建设技术密集型智能港、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港口物流发展战略转型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镜涵 《集装箱化》2004,(10):30-31
近十年来,对集装箱及其它运输设备的跟踪,始终是物流技术开发商关注的焦点。目前,卫星跟踪装置可以实时报告集装箱、底盘车、牵引车和其它设备,而无线频率(射频)识别示踪码板则可用来提供集装箱数据并确认箱封的完整性。各种跟踪系统的目的都是提供对运输工具和货物的实时监控手段,从而使班轮公司为客户改善供应链管理提供支持,并促进运输工具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RFID技术标准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受钦  李继春 《集装箱化》2010,21(10):19-20
<正>1集装箱RFID技术标准回顾集装箱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通过近距离通信实现箱号识别、箱门启闭监控、运输信息传输以及供应链可视化管理的技术。早在199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集装箱技术委员会(ISO/TC104)就开始制定关于集装箱自动识别的标准,并于1995年进行修订;我国亦于1999年制定GB/T17894—1999《集装箱自动识别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大连大窑湾海关国际中转绿色通关新模式正式启动,大连港集团大窑湾三期集装箱码头将头一天从中海黑海航线远洋集装箱干线轮卸下的311TUE(标准集装箱)木制品国际中转集装箱改装到两条近洋集装箱船,然后分别转运至日本。这是大连港集团继成功开展了"欧洲至仁川"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之后,首次启动"欧洲至日本"批量国际集装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