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陆艳蓉  揣明卫 《天津航海》2000,(3):37-37,40
“国际海事组织”(IMO)已成立52周年了,在这52年中,IMO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在维护海上安全,防止船舶污染,促进海上运输便利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该文简要介绍了IMO的主要历程。  相似文献   

2.
港口国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港口国监控的由来和依据,并简要介绍了IMO中的“港口监控程序”和“关于船舶安全与防污染操作要求的监控程序”,最后,分析了中国籍船舶在国外汇鼍监控中面临的形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IMO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减少船舶事故。1998年实施的ISM规则和STCW78/95公约,以及即将遍布全球的PSC网,能否有效地降低海事数量?如何控制“人为因素”?如何控制21世纪的海事?经分析,提出了船舶营运安全的基本要素结构:“人-机-环境-管理”理论假说。经检验,假说便于全面查找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便于分析和弥补IMO现行安全措施的不足,方便了海上安全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而提出了包含该理论的海事控制策略建议。为将海事控制由经验型的事后性纠正,上升为科学型的事前性预防,提供了一种研究和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4.
ECDIS标准认证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尧 Komro.  E 《世界海运》1999,22(2):20-21
英国船商有限公司生产的Navi-Sailor-2400ECDIS系统在1998年4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IMO A.817(19)性能标准认证的ECDIS。认证过程中采用了英国海道测量局(UKOH)制作的测试软件“S57测试集”。UKHO的S57测试集成检测ECDIS的标准时发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应当引起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足够的重视。鉴于上述情况,船商公司已研制  相似文献   

5.
郑卓凡 《水运管理》2000,(11):18-22
一、船舶法定检验是一项缔约国的国家主权行为 ,也是缔约国的政府职能在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1 974年国际海上安全人命公约》 (即《SOLAS公约1 974》)和《经 1 978年议定书修订的 1 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即MARPOL73/78公约 )有关规则中 ,对船舶法定检验的基本性质 ,在有关条款中 ,有明确的界定 (因篇幅关系 ,本处从略 )。从《SOLAS公约》和《MARPOL公约》有关条款可见 ,根据我国加入的IMO的有关公约规定 ,船舶检验是一项由缔约国政府所行使的政府职能并代表着国家的主权行为。由于有关国际公约赋予了…  相似文献   

6.
本本文介绍了为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海洋污染而制定的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的背景,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发展现状,以及ISM规则的有关内容。从新的角度来看,国际海运业越来越重视“人为因素”在船舶安全中的作用,国际海事组织(IMO)致力于“航行更安全和海洋更清洁”这个目标,要求航运公司和船舶经营者在这方面起更重要的“先锋作用”。本文分析了现有航海教学课程的特点,它把重点放在培养“技术知识和技能”上。但是,由于履行IS规则并由此引起生产模式的变化,强调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宏观的全面管理能力。因此,最后形成下列新的观点:中国航海教有在调整其教学计划并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即技术知识和技能+管理知识)的合格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微机上用C++语言借助Window操作环境按照我国或IMO稳性衡准规则编制了船舶许用重心高度系统。本文仅介绍该系统中对应于IMO稳性衡准要求的船舶许用重心高度的计算原理,计算机程度编写的流程及所用算法。  相似文献   

8.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C)已强制执行,它是迄今为止国际海事组织在船舶安全及防污染方面所制订的最为严厉的规范。其“适航管理”概念的引入必将对承运人适航义务的认定产生重大的影响,承运人提单下责任也因此而加重  相似文献   

9.
张秋荣 《水运管理》2001,(12):19-22
航运业是世界上高风险行业之一。在船舶的日常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来自海洋及外界环境,而且还来自于人。恶劣的天气和海况、搁浅、碰撞和火灾等,将导致人员的损失、人身伤害、财产的损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同时,海运欺诈和海盗等人为的灾难也同样威胁到航运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从事航运业的各方采取措施来抵御上述事故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他们可以通过保险来分担风险,从而保证航运业的正常发展。 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以下简称《ISM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海上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74年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Ⅸ章纳入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代表了航运安全管理概念上一次重大改变。由此要求船公司而不仅是船舶和船长去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安全管理体系”以达到安全管理规则中所规定的目标。航运界也意识到保障海上安全不能单靠严格规定船舶、船赠和设备和各种规则,而应强化陆的管理来达到。  相似文献   

11.
张宗浩 《天津航海》1999,(4):12-12,15
IMO通过的各项相关决议,文件是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最权威解释,STCW78/95公约对规则的影响是广泛的,本文拟就此略谈浅见,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大舜”轮悲剧给船长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以“大舜”轮典型的海上事故的原因;阐述了船运安全及ISM规则的重要性及意义;指出了船长在安全航运中的职责及应具务素质等。  相似文献   

13.
全球首个电子海上导航服务系统(e-Navigation)“韩国版e-Navigation”已建成投入使用。韩国海洋水产部宣布,从1月30日开始,启动能够支持船舶安全航行的海上导航服务系统。全球首个电子海上导航服务系统(e-Navigation)“韩国版e-Navigation”已建成投入使用。韩国海洋水产部宣布,从1月30日开始,启动能够支持船舶安全航行的海上导航服务系统。海上导航服务系统是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船舶航行技术的新一代海洋安全综合管理系统。其如同汽车导航仪一样,可向海上航行船舶提供海上交通状况和事故信息、气象信息等,并告知碰撞触礁等危险状况,是国际海事组织(IMO)为预防占整个海洋事故84%的人为过失引发的船舶事故,而采用的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智能海上交通系统。该系统通过将复杂而又分散的各种海上、航行信息进行数字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散货船现状及90年代以来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及背景,着重叙述了IMO和IACS在制定散货船新标准方面的密切合作,并得到IACS的标准与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附则新增第Ⅻ章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安全无小事。保障海上船舶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近几年的海上船舶事故调查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观因素--不可抗力导致的;另外一个就是主观因素,也就是人为原因所致。比如说船员的技术水平不够扎实,遇到紧急情况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工作态度不认真,望不够,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改变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寻求解决方案,提高船员的责任心与专业技术能力,从源头上预防船舶事故的发生。本文笔者就工作实际出发,谈一下应该如何有效地规避海上航行的风险,最大限度的保障船舶的安全行驶,将事故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前,集装箱运输发展面临“四化”:标准化、环保化、智能安全化和船舶大型化。针对大型集装箱船舶被喻为“浮在海上的大型货栈”的特点,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相关科技资料,试析船舶大型化对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谈海难事故报告及海难事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峰  汪青 《世界海运》1998,21(5):30-31
在海难事故的原因基础上,结合IMO对海事事故调查和海事报告的规定海事案例,介绍了海难事故报告和海难事故调查的格式和方法,对船舶来讲,本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海图系统在船舶上的逐步普及,许多西方国家的海运部门已经将电子海图系统的操作培训列入船长和高级船员的训练课程。德国海运与模拟中心在1997年率先向世界海事组织(IMO)提交了“标准ECDIS培训示范课程”大纲。此文扼要介绍ECDIS示范课程的内容务外ECDIS培训的现状,探讨与EDCIS培训有关的各种技术问题,并结合我国航海培训的实际,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船舶在雾航中发生的碰撞,主要原因之一是船舶在采取(进行)转向避让时,对转向时机掌握不准或转向方法的错误而导致的。此文是想通过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学习、理解和工作经验,对船舶在雾航中可能发生的碰撞原因,旨在提醒船舶驾驶员在雾航中转向避让时,应准确掌握转向时机,采取正确的转向方法,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就ISM规则的产生背景,实施要求,DOS和SMC的发证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船舶SMC初次/换证审核的实施步骤,作了简要的介绍,旨在帮助初次接触ISM规则的船公司秀关人员对ISM规则和ISM审核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从而提高执行ISM规则的自觉性,以便在规定的期限之前尽快得到DOC/SMC证书,从而取得参加国际航运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