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靳付成  冯浩  顾宽海 《水运工程》2023,(11):211-217
新型的呼吸型装配式生态驳岸结构在运输条件受限、施工期间不断航要求和高压线限高等复杂环境条件下,存在构件吊运安装、沉桩精度控制、桩头与预制底板连接和底板安装平整度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通过对各种复杂条件对比分析,提出自平衡式吊装船的吊装工艺、植桩式定位架工艺、留筋式套打法工艺和垫层坐浆工艺等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该新型结构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施工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陈学国 《水运工程》2007,(7):43-44,55
比较桩顶平头桩和外伸钢筋桩2种方案的施工工艺和经济效益。证明桩顶采用平头桩比传统的外伸钢筋桩的综合效益要好。尤其在沉桩施工时,沉桩的效率更高,桩身质量保证率更好。  相似文献   

3.
结合高石碑船闸下闸首设计,研究了桩顶刚性连接、桩侧接触面的有限元建模技术,分析了闸首结构体系转换和施工过程的模拟方法。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研究了下闸首沉降和底板内力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复合桩基的承载特性。分析表明,下闸首采用空箱式底板、复合桩基是合理的。最后,对下闸首的配筋、防渗、施工设计等提出了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4.
跨海桥承台采用钢底板封底,诸多因素使得钢底板与钢管桩之间绝缘性难以保证。钢底板为裸钢,连入钢管桩阴极保护系统影响较大。分析电阻法测量法不能准确判断钢底板与钢管桩的电连接的原因,认为采用半电池电位法测量更为可靠,同时分析钢底板对钢管桩阴极保护的发射电流和使用寿命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冲桩设计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扬州港万吨级件杂码头水冲沉桩的施工 桩基动测成果,并对水冲沉桩的控制标准,桩顶偏位和单桩竖向承载力和确定等问题了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墟沟一期工程码头沉桩中遇到了贯入度较小,桩顶破碎、桩顶超高、桩身倾斜、桩顶偏位等难题,经过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努力,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难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PHC管桩对工程地质适应性较强,在港口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当其以坚硬黏土层、密实砂层或基岩作为持力层且上述土层起伏变化剧烈、无规律可循时,沉桩质量极难控制,易造成打高或打低等异常桩问题。对于打低桩而言,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节省投资费用,一般优先考虑采取接桩措施。针对打低桩接桩方案,重点探讨了一种PHC管桩新型接桩结构,即根据实际桩顶高程偏差程度,采用桩芯槽钢加强或联合桩顶外包圆柱形混凝土处理,以达到桩基与上部结构之间刚性连接的要求。实践结果表明:该种新型接桩结构适用于不同斜度的打低桩,通过调整上部结构尺度,能够有效规避常规接桩所导致的额外结构自重和施工难度增加偏大、整体外观质量较差等弊端。  相似文献   

8.
蔡小红  黄松涛 《水运工程》2015,(10):177-181
PHC桩在沉桩过程中经常发生桩顶击碎、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等工程质量问题。对沉桩过程中常见工程质量问题的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对已经发生质量问题的PHC桩提出修复建议。  相似文献   

9.
筒型基础和吸力锚筒水上沉桩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两种水上沉桩的新装置。一种是吸力锚筒静载沉桩装置,该装置利用插入到海底泥土中的吸力锚筒提供沉桩力,通过桩帽和连接吸力锚筒的铜缆具将静压力施加于桩顶,该装置不存在噪声污染和对周围建筑物的振动破坏。另一种是筒型基础水上打桩平台,该装置由筒型基础和框架式上部平台组成,筒型基础可插入地基土中提供水平抗力,又可提供气浮力使打桩平台在水上漂浮,在上部平台上安装有可以在水平面上移动和可以调整角度的桩锤导向架和打桩锤,该装置抗风浪和水流能力强,定位和移位方便快捷。这两种水上沉桩装置具有打桩船不具备的一些优点,有一定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船坞改造工程中,为有效提高坞墙锚拉结构施工速度,避免或减少船坞接长施工对原船坞的影响,满足原船坞连续生产需要,改进了锚碇板桩桩顶结构,将锚入锚碇墙的主筋直接外露,免除桩顶混凝土凿除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制作了适应锚碇板桩桩顶主筋外露的沉桩桩帽,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桩顶完整性;使用了一种锚拉杆中间张拉连接装置,优化了施工工序,增加了施工作业面,提高了施工组织效率。为船坞坞墙锚碇体系相关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谭祥韶 《水运工程》2018,(7):206-209
PHC管桩具有承载力高、施工速率快、质量易控制等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管桩地基的一些技术问题随之逐渐显现,其中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软土地区成桩垂直度对竖向承载力的影响。介绍了一种管桩施工后垂直度实用检测工艺,两个工程案例的检测结果显示管桩垂直度偏差的倾斜方向和位移量均差异很大,呈现明显随机性。在此基础上,指出软土地区管桩倾斜的主要原因是沉桩施工操作控制不严,次要原因是沉桩后重型机械行驶导致的挤压作用及相邻管桩的挤土效应。根据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软土地区管桩垂直度偏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丘小标  卞亚芹 《水运工程》2015,(11):175-178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具有强度大、承载力强等性能,常应用于海洋与海岸工程的桩基结构。但是在沉桩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桩头破损的情况。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大管桩沉桩过程中出现桩头破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某软土地基上的板桩码头工程为例,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前墙、混凝土梁连接前后桩基的设计方案。考虑到软土地基的材料非线性,地基土体采用邓肯-张模型,并使用有限单元法分析板桩码头各构件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特点。另外,采用多种方案对比的方法对码头结构设计方案中的前墙入土深度和两排PHC桩基的桩长进行研究。分析前墙入土深度和PHC桩长对板桩码头位移和内力的影响,并给出前墙入土深度和PHC桩长的优化结果,为工程实践中板桩码头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郑清松 《水运工程》2020,(12):232-236
溜桩在码头预制桩沉桩施工时经常发生,特别是覆盖层较厚时更为明显,此时不能简单采用降低桩身自重或降低桩锤自重等常规措施来解决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对溜桩产生的机理进行详细分析,创新地采用增设桩锤吊笼的溜桩沉桩改进措施,并对沉桩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厚软土覆盖层桩基施工发生溜桩时采用改进型桩锤吊笼设施后,桩身完好,桩尖达到设计高程,桩基竖向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沉桩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其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液化砂土地基上的PHC管桩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土体、实体PHC管桩和桩顶等效质体组成的数值模型,同时考虑水体、土体和PHC管桩之间的耦合作用。通过在模型底部施加地震荷载进行完全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土体的液化情况、场地的变形以及PHC管桩的响应。结果表明,地震作用引起了饱和砂土有效应力减小,全高度的砂土均发生了液化;液化的发生与否以及发生时间不仅与土体的埋深有关,也与地震荷载的序列和地震荷载的峰值加速度相关;埋入土中的桩身正应力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护坡和砂土交界处;埋深较浅处桩的侧向位移大于埋深较深处;由于PHC管桩在强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值均较大,应在码头建造之前对极易液化的场地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6.
郭生昌  吴少霖 《水运工程》2011,(12):163-166
在码头桩基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软基条件下的沉桩施工,出现溜桩是一种常见现象.对溜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溜桩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若对溜桩处理不当,会造成桩身裂缝、断桩等缺陷,严重时可能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了溜桩事前和事后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并进一步对解决措施进行检验,经检验,解决措施效果良好,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软土地基上设计桩基轨道梁,桩基的长度和间距直接影响轨道梁的安全和工程造价。如何获得既满足轨道梁沉降控制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桩基长度,成为该类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考虑轨道梁刚度和桩基刚度共同作用,研究桩基未进入坚硬持力层的桩基式轨道梁受力模式,采用明德林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分析不均匀沉降对软土桩基式轨道梁受力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不均匀软土地基上轨道梁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冯光华  林治平 《水运工程》2017,(10):206-210
通过对软土地基中1根桩长52.5 m、桩径1 m的钢管桩的压桩试验、拔桩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探讨软土地基中钢管桩工程性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软土地基钢管桩水平静载试验的最大弯矩值在泥面以下2倍桩径处,且不随着荷载的增加而改变;软土地基的水平静载试验,按照按泥面位移10 mm进行位移控制时,其m值可取3 500 kN/m~4;软土地基由于侧阻力较小,压桩试验时,传递至桩底的轴力值与桩顶荷载的比例可达30%,而拔桩时,该值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19.
王艳欣 《港工技术》2009,46(1):23-26
介绍曹妃甸煤码头起步工程翻车机房底板下灌注桩施工,包括钢护筒沉设、成孔、钢筋笼下放、混凝土浇注、凿桩头、检测等施工的控制,同时介绍灌注桩工艺和钻孔钻机的选择,以及如何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钢护筒整体下沉、钢筋笼上浮等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东营港扩建引桥工程的设计特点、施工难点的分析,制定了大管桩与钢管组合斜桩沉设、挡冰桩裙安装、承台现浇和50 mT型梁海上安装等几项关键施工技术方案,并得到成功应用。为今后我国外海,特别是北方海域利用大管桩作基础的跨海桥梁、高桩码头等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