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地质情况不同,单桩沉桩的施工工艺不同,所采用的施工船机设备不同,大直径钢管桩垂直度控制成为沿海海上风电场施工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中交三航(上海)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在江苏如东某风场自行设计建造了一种独立式的稳桩平台,应用于大直径钢管桩沉桩垂直度控制。通过总结经验,文章对独立式单桩定位稳桩平台进行了设计优化,在设计理念、施工工艺、施工工效和垂直度控制等方面得到了改进。工程实例证明了该平台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可为后续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沉桩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单桩沉桩工艺、垂直度测量控制方法的剖析与总结,为后续海上风电场建设中无过渡段大直径钢管桩单桩基础的施工、质控提供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外海高桩独立墩台工程中,尤其是海上风电场风机基础选用高桩独立墩台时,桩基础必定选用长度和直径大、受力性能好的钢管桩结构,以抵抗风机的大上拔力、大力矩和剪切力。结合上海东海大桥近海风电场工程前阶段钢管桩沉桩施工难度大、单桩锤击数多等实际情况,从桩尖结构入手以期寻找到更适用于杭州湾近海水域的地质条件下桩尖结构形式,从而提高沉桩速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海上风机基础的打桩作业要求,设计一种单桩稳桩平台,并利用ANSYS APDL软件对单桩稳桩平台在打桩作业工况、遭遇台风工况等极端典型工况的结构强度、整体稳定性和单桩稳定性进行校核。结果表明,设计的稳桩平台可满足海上复杂环境下单桩基础的定位、导向和沉桩等技术要求,为海上风电单桩稳桩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上风机导管架基础钢管桩沉桩施工通常需要专门的稳桩平台辅助进行。结合作业工艺要求、海洋环境条件和相关规范,对钢管桩稳桩平台进行结构设计。采用SESAM软件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分别对稳桩平台整体结构强度和吊耳局部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并根据规范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稳桩平台整体结构强度和吊耳局部结构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该计算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海上单桩基础稳桩平台或其他类似导管架结构的强度评估。  相似文献   

6.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单桩桩体超大超重,因地质原因,单桩有可能无法沉设到设计标高,无法顺利完成单桩基础的施工.后经变更为1大桩加6小桩复合式承台结构型式之后,就需要对已沉单桩超高部分进行割除.为完成海上风电超大超重钢管桩超高部分的割除施工,使用一种新型的桩顶环形吊具配合小型人工割桩平台来完成割桩施工,该吊具为一体化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于海洋结构工程,在施工之前对桩基沉桩过程进行模拟以判断可打性是桩基设计的必要环节。本文以福建某海上风电场项目为例,利用GRLWEAP软件,对风机基础钢管桩沉桩至强风化岩层的可行性进行计算分析,预测沉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便于施工前得到解决。并与现场施工记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分析的准确性,解决了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海域,钢管桩基础施工的技术难题,具有非常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
未来几年,作为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基础主要形式的单桩基础依然需要依靠稳桩平台进行施工.采用无揽风竖立运输可有效降低稳桩平台海上运输装船和卸船的难度,但这种运输方式对稳桩平台自身结构设计和系固支撑带来较大挑战.文中以广东某海上风电场建设项目为背景,对稳桩平台海上竖立运输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运输船舶适航性、运...  相似文献   

9.
苏惠杰 《珠江水运》2024,(5):111-113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海上风电风机基础结构形式,详细阐述了施工方案和施工作业流程,包括稳桩平台安装、基础桩起吊入稳桩平台、沉桩等内容,并提出了桩内填芯混凝土浇筑措施,以提高海上风电风机基础的安装质量和运行效率,确保海上风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推动海上风电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广核如东150 MW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超大型钢管桩的沉设施工,对沉桩垂直度监测技术进行探讨与实践,采取了"高精度数显水平尺进行粗调,全站仪进行精调"的监测技术及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了沉桩垂直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为实现无过渡段法兰式单桩的沉设提供了施工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单桩稳桩平台的出运风险,外海稳桩平台往往采用平躺出运。文章针对自主设计的坐底式稳桩平台,研究确定了单桩稳桩平台的现场翻身的施工工艺,应用于南海某海上风电项目。该稳桩平台采用躺式运输到施工现场,使用双船抬吊翻身的形式完成稳桩平台的竖直,在保证后续单桩沉桩精度的同时提高了施工功效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海上风机基础结构是海上风电场的基本组成部分,海上风机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海上风电场高效稳定运行的基础。海上风机基础的建造和施工在海上风电工程造价中占比接近30%,是海上风电场工程建设中除风电机组设备投资外成本占比最高的环节。根据目前已经建成项目和在建项目风机基础情况统计,重力式、单桩、导管架、水下三桩、水上三桩、高桩承台、单桶/多桶吸力桶、漂浮式等基础形式均有商业化应用,其中单桩和导管架基础形式是经济性相对较优、施工工效最高、应用比重较高的基础形式,本文对各种基础形式的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海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安装方式主要有2种:海上分体安装和海上整体安装,目前最为常见的海上风电安装方式是海上分体安装。降低海上风电场施工成本最直接的方法是改进吊装方案及相应设备,以利缩短工期。此外,考虑海上天气导致施工窗口少,应尽可能多地由陆上分担装配任务,海上整体安装应运而生。国华东台四期海上风电项目第16号机位风机安装是国内首例采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风机整体吊装的施工工艺,通过对其海上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重点从施工安全角度对风机整体安装施工工艺和FIS缓冲体系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希望能给海上风电整体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和提高FIS缓冲体系拆装施工安全性的优化设计带来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郭新杰 《港工技术》2021,58(3):85-90
通过采用桩底、桩侧壁复合式后注浆新工艺,在确保风机基础桩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优化减小钢管桩斜桩钻孔深度,制定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钢管桩嵌岩斜桩后注浆质量检测方法,解决超厚强风化岩层地质环境下海上风电基础钢管桩斜桩超长钻孔(嵌岩钻机钻头出钢管桩斜桩沉桩桩底标高后继续钻进成孔深度大于15 m,一般超过20 m)的技术难题,该项新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海上风电场设施施工检验指南》以中国船级社《海上风电场设施检验指南》(GD10—2017)为依据,结合近几年来中国船级社在近海海上风电场鉴证检验项目过程中以及在往年的国内海洋工程结构物施工发证检验项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编制。本指南主要对海上风电场设施的海上施工过程,包括施工规划与设计、码头装船、海上运输、海上安装、海缆敷设等的检验提出技术要求。并针对海上风电施工的施工环境条件限制、环境安全操作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关规定。另外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海上风电特殊的施工技术要求,如基础桩沉桩、叶片吊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国内大型跨海桥梁和海上风电场不断提高的设计要求,钢管桩作为桩基的重要组成形式,逐渐朝超长、超重的方向发展,由此对配套船机设备沉桩施工的能力和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总结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建造的108m打桩船在超长超重钢管桩施工中的设备优化改造和工艺改进应用经验,形成超长超重钢管桩沉桩施工的独特工法。该船的成功应用验证了该类型船在大型工程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多采用软体土工布砂被防护方案,因风电场所处海域海床演变频繁,属于稳定性差场地,在潮汐、波浪等作用下对桩周土体产生冲刷,使砂被防护失去原有效果,导致海床下降。为保障风机稳固运行,需对原冲刷防护进行修复处理。文章从经济性、适用性等方面对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冲刷坑修复的两种方案进行了比对,研究了一套完整的抛石修复施工工艺,并进行了成功实践,可为类似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魏启名 《水运工程》2023,(3):183-187
近年来,港口工程中超长大直径钢管桩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该类桩基施工需配备大型打桩船,所需施工作业水域也较大。结合码头补桩工程实例,针对后方水域空间狭小、沉桩需穿透抛石层、钢管桩为超长桩等重难点,提出了冲击引孔穿透抛石层及分节吊打钢管桩的方法,叙述了沉桩施工工艺的流程和主要施工技术、所采用的施工设备等。采用该方法,工程施工效果良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固化土加固对于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以江苏如东H4#海上风电场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固化土加固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固化土加固前后单桩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分析了固化土强度参数对单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固化土加固单桩基础可显著改善桩基的水平承载特性,桩基的水平承载力可提高147%;桩身位移对于固化土粘聚力的变化较敏感,内摩擦角的变化对于桩身位移的影响则较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阳江海域风电场地质复杂,在常规打入式基础及传统灌入桩基础无法满足风机基础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根据施工海域地质条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植入式嵌岩导管架基础的施工工艺,并成功运用至海上风电场,解决施工海域地质难题,使得导管架基础适用范围更广,并为后续海上风电嵌岩基础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