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谈国际上对第三方船舶管理业务范围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I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航运法规的产生,进入专业船舶管理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通过研究和分析,使我国的第三方船舶管理在专业船舶管理的规范化、专业船舶管理的技术、专业船舶管理的市场开发、专业船舶管理的法律、船舶管理公司的地理布局优化、船舶管理公司整合兼并收购以及船舶管理公司战略问题及相关工作得到解决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专业船舶管理公司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睿 《中国水运》2005,(12):38-39
从管理主体来分,可把船舶管理分成三种类型,即:船东本身管理船舶(包括航次租船和期租),称为第一方船舶管理;租船人(主要是光租)管理船舶,称为第二方船舶管理;独立专业公司管理船舶,称为第三方船舶管理,也叫专业船舶管理。这类公司就称为专业船舶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3.
船舶管理从管理主体来分,分为三种类型,船东本身管理船舶,称为第一方船舶管理;租船人(主要是光租租船人)管理船舶,称为第二方船舶管理;独立专业公司管理船舶,称为第三方船舶管理,这类公司被称为专业船舶管理公司,是指向船东提供船舶管理服务并收取管理费用的经营主体,其迎合了船舶所有人(投资人、非专业船东等)、租船人、船舶经营人等的市场分工需要,服务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4.
俞秋明 《世界海运》2011,34(10):10-11,24
分析目前国内第三方船舶管理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第三方船舶管理业发展的新思路,完善相关管理手段,以便实现国内第三方船舶管理业的更好发展,争取跻身国际船舶管理公司的行列.  相似文献   

5.
李朗 《船舶》2017,28(Z1)
我国已迎来海洋科考船发展的历史高峰,船舶数量和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为确保海洋调查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海洋科研核心竞争力,科考船管理也需相应进行改革和创新。文中以价值链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和激励相容理论等为基础,运用航运业第三方船舶管理模式,结合海洋研究所科考船工作实践,对目前国内科考船管理现状进行系统分析,论证引入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在提升科考船专业管理水平方面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以及服务外包面对的风险和挑战,对科考船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船舶委托经营管理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0年代以经营管理船东所拥有的船舶为业的专业化国际船舶管理公司在欧洲出现以后,由于其具有一般船东所不具备的优势,船舶管理公司——作为船舶经营管理人,已成为国际航运经营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正日益受到国外海运发达国家的船东,尤其是中小型船东和虽然拥有船舶但缺乏航运经验的公司,如大型石油商等的青睐。目前通过船舶委托经营管理来参与航运市场的竞争,已成为船东经营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7.
《珠江水运》2008,(4):65-65
最近从交通部水运司获悉,为促进船舶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航运相关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培育全国统一的有较高专业化程度的船舶交易市场,交通部正在研究制定船舶交易管理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船舶管理第三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稼 《水运管理》2003,(1):36-39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规模较大的船公司为了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开始把本公司船队的船舶技术管理和人事管理等业务外包给船舶管理第三方。先是几艘,后来逐渐扩大。由于船舶管理第三方的出色工作,一些船公司最后干脆把公司船队所有  相似文献   

9.
《珠江水运》2014,(4):25-25
尽管业界人士认为中国航运保险迎来春天.但与国外保险机构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从上海经营航运保险主体来看,我国虽在船舶险和运输险市场中占有明显优势.但保赔保险基本上却被国外公司占据。整体发展还十分滞后。特别是国外的船舶险费率能达到百分之几.而国内一般只有千分之几,导致保险公司难以承保上亿元身价的远洋船舶.影响了国内保险做大做强。故我国航运保险追赶之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走近Right Ship     
一心 《中国船检》2008,(10):86-89
在航运体系中。船舶是联系各相关业务的桥梁。船东或管理公司通过运营船舶赚取运输费用,租船人通过租用船舶将货物运输到异地赚取货物差价的剩余价值.保险人定期赚取船舶的保险费用,码头则赚取船舶的使用费用。所有这些行业的联系纽带就是船舶,而其经营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来自于船舶的安全状况。安全状况好的船舶,自然会使各相关方放心地赚取利润。但关键是,如何评估船舶的安全状况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