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稳定性物模、Fluent二维数模、受力测试等手段,研究和分析纯流条件下4种常用混凝土联锁块护底软体排压载块的稳定性、失稳过程、失稳临界流速,以及水深和压载部位(排边缘、搭接处、中间部位)等因素对压载块稳定性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现行规范公式提出了水深、结构尺寸及压载部位等因素的修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种新型压载块结构形式,并与常用压载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新型压载块稳定性均好于现用的4种压载块。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槽试验测定混凝土联锁排的波浪动水压力,并选择椭圆余弦波理论进行计算模拟。根据混凝土联锁排的受力分析,建立动力平衡方程,推导出波浪作用下的稳定厚度计算公式,探讨了波高、水深及波周期对混凝土联锁排厚度的影响。经过与其它公式及试验结果比较,证明所推导公式的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混凝土联锁块软体排结构稳定性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对压载稳定性物理试验模块的开展进行波流、水流等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失稳模式的深入探讨,得出相关的临界失稳限制条件。下文通过对混凝土联锁块软体排工程的理论研究及结构分析,进行软体排压载失稳性质、失稳原因等的深入探讨,并通过对力学平衡规律的分析,进行了压载稳定性公式的推导,完成对公式、参数物模、数模等的验证,得出对压载失稳性质、失稳原因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强潮河口丁坝坝头砂肋软体排护底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工织物软体排护底应用情况以及钱塘江河口潮流特征的分析,认为丁坝坝头砂肋软体排铺设后的稳定性好坏是护底成败的关键。利用长35m、宽4.3m的水槽,对砂肋软体排在不同压载厚度条件下进行不同行近流速、不同坝长、不同水深的多组次室内试验研究,得到砂肋软体排的稳定性主要与压载的块石层厚度有关,铺设在丁坝坝头的砂肋软体排临界块石压载稳定厚度与行近流速、丁坝长度以及水深等因子有关,采用相关因子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丁坝坝头砂肋软体排临界稳定的压载厚度经验公式,可指导现场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5.
针对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水下沉排工程中软体排结构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结构,建立悬链线模型,分析排体的受力特点,计算排体的抗倾、抗滑和抗漂浮稳定性,并对比分析排体对地形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新型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结构明显提高了水下沉排的安全性和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为复杂条件下的水下沉排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软体排沉排过程中受到移船、水流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撕排现象.为探究顺水沉排过程中相对移船位移、水深、表面流速和布置加筋条对排布受力的影响,基于悬链线理论建立软体排数学模型,考虑流速沿水深的指数分布,开展系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相对移船位移对排布应力的影响最大,表面流速和水深次之;排布最大轴向和横向应力均出现在排布顶端,...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太仓武港码头前沿冲刷应急抢护工程,采用滑板支撑式深水铺排船,在工程中完成了55m水深条件下的联锁块软体排铺设施工,创造了国内超深水铺排的纪录。本工程施工区域临近长江主航道,来往船只密集,施工难度大。现依托该工程,对超深水联锁块软体排铺设施工技术进行摸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比分析、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改进D型系结块软体排及混凝土联锁块软体排施工结构形式,创新设计出了新型D型联锁块软体排结构,并配套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施工工法。该工法较传统软体排结构形式在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等各方面均有了有效改进,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深水无掩护海区联锁块软体排结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水无掩护海区铺设30 cm厚混凝土联锁块软体排在我国尚属首次。通过对软体排在水流作用下的受力进行分析,对加筋带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了采用水流力验算加筋带受力时,安全系数取值不宜小于2倍;并提出了在不利工况及地质条件下铺排船组的配置要求;总结分析了铺排船的应用情况及翻板长度对软体排受力的显著影响;通过分析和施工要点控制,有效提高了深水无掩护海区软体排铺设质量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单向格栅软体排是一种以单向格栅为受力构件,自下而上由反滤土工布、单向格栅和混凝土压载块3部分组成的新型软体排结构。以长江中下游护底工程为应用场景,利用有限元法模拟单向格栅软体排在顺水沉排施工条件下的受力特性,发现随着相对移船位移、水深、水流流速和压载质量的增大,单向格栅软体排体的最大应力逐渐增大;随着水流方向与沉排方向夹角的增大,单向格栅软体排所承受的最大应力逐渐减小。在各种顺水沉排条件下,铺排船翻板下端处的单向格栅软体排受力最明显,且软体排承受的最大应力位于翻板下端的软体排宽度方向上距离两侧边缘约1 m的位置,软体排中间部位受力较小。结果表明:单向格栅软体排所承受的最大应力远低于其抗拉强度,该新型软体排结构在长江中下游护底工程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相对于传统的加筋软体排,单向格栅软体排可减少20%以上的排布成本。  相似文献   

11.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在狼山沙左缘的铺排工程中,遇到流速2 m/s及水深达30 m的沉排条件,使排体受力十分复杂。设计中通过对软体排沉排过程的受力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出了排体所受水流力的大小与移船距离的相对关系;通过分析深水铺排施工要点,优化排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现行主要格型钢板桩抗倾覆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计算方法,即“修正分离法”.假设格内填料的自重不直接参与抗倾,而是通过它对格壁产生侧向土压力和摩擦力来体现其参与抗倾工作的机制和程度,从而对传统的TVA分离法进行修正,给出了更为优化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与现行5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部位护底混凝土联锁排稳定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现有设计方法中混凝土联锁排失稳的动力学机理出发,根据排体内部和边缘的失稳模式及受力特点,推导出水流作用下不同部位排体的稳定厚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压载重法的失稳模式为水流拖曳力作用下的块体滚动或滑动:而抗掀动法和美国公式的失稳模式则是在水流上举力作用下的块体漂浮或掀动.就排体的不同部位而言,边缘排体在水流拖曳力及上举力共同作用下发生滚动失稳,内部排体则仅在水流上举力作用下发生漂浮失稳.此外,还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钱塘江河口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剑  陈刚  熊绍隆 《水道港口》2010,31(5):347-351
采用泥沙水槽试验研究了钱塘江河口不同粒径的泥沙起动流速。针对室内水槽试验水深条件的局限性,提出了以实测含沙量过程线拐点附近相应的垂线平均流速为泥沙起动流速的方法,得到了水深范围介于0.15~13.6m、中值粒径介于0.002~0.07mm的泥沙起动流速。张瑞瑾、窦国仁公式与沙玉清泥沙起动公式对比结果表明,各公式对于浅水深的水槽试验值均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对于大水深起动流速均明显偏大。以张瑞瑾公式为基础,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修正有关系数,建立了适合于钱塘江河口细颗粒泥沙的起动流速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强混凝土联锁块面层结构在港口堆场中的应用问题,对高强混凝土联锁块的特点、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和经济效益等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高强混凝土联锁块在港区堆场应用中性能较优、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阮桯  张玮  杨氾 《水运工程》2013,(8):39-44
淤泥质海岸人工沙滩的维护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在平衡水深概念推导出的海床冲淤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平衡流速的假设,增加了因水深改变而引起的海床冲淤,推广了适用于计算自然滩面下海床冲淤的公式。通过推广后的公式计算了连云新城海滩清淤工程的泥沙冲淤。计算结果表明:各清淤方案有使海床恢复到自然水深的趋势,且均有泥滩出露的现象,需要进行定期的疏浚维护。  相似文献   

17.
刘阳 《水运工程》2018,(6):170-174
针对软土地基爆破挤淤海堤整体稳定的问题,进行了稳定计算方法适用性的研究。基于瑞典圆弧滑动法和简化毕肖普法的计算公式及最危险滑动面搜索的基本原理,将两种计算方法应用于某工程爆破挤淤堤的稳定计算中,对比分析了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最危险滑动面形态和土条受力情况。结果表明:软土地基中采用爆破挤淤法筑堤,其稳定计算若采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偏小且误差较大;而采用简化毕肖普法计算,计算结果更接近土体实际受力情况。因此,软土地基爆破挤淤海堤整体稳定宜采用简化毕肖普法进行计算,为软基条件下爆破挤淤堤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