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海拾贝     
《航海》2005,(1)
美研制新型深海考察船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成功研制了新型深海考察船。这艘深海考察船能够对99%的海底盆地进行科研观测,它比著名的“阿尔文”号深海考察船能力更强,探测范围更广,下潜深度更深。新型深海考察船将能够广泛用于海底火山、海底地质构造以及深海生物等领域的研究。目前,法国、俄罗斯和日本都拥有深海考察船,中国也在建造。  相似文献   

2.
方新洲 《航海》2001,(2):16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使用“海岭号”深海调查研究船和“海沟号”无人探测器,在印度洋进行深海热水活动调查作业中,首次发现新(品种)的生物群——热水喷出孔生物群集。据称,位于印度洋中部深2450米的海底,有一处涌出摄氏360度热水的喷出孔,分布范围东西长80米,南北宽40米,在热水喷出孔附近发现生  相似文献   

3.
据悉,英国遥控深海机器人“埃西斯”最近对南极海底进行了考察,并拍摄到了丰富的海底生物,为了解南极海底的过去和未来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4.
徐双华  李有观 《航海》2007,(3):14-14
据悉,英国遥控深海机器人“埃西斯”最近对南极海底进行了考察,并拍摄到了丰富的海底生物,为了解南极海底的过去和未来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5.
海洋深处4527米是一个无声无光的世界。这海的底层处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日本高科技潜水船“深海6500号”又究竟如何潜向压力超过650大气压的海底的呢?请看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深海开发技术部高川真一先生与女记者宫川雅代的谈话。从谈话中我们可大致了解一些深海调查的概况。宫地表的70%是海洋。“深海6500号”潜入海中执行调查任务,因此是否可以说它是一艘潜水艇。高虽然大家都这么说,但我认为还不如说是把气球巧妙地转用在海中更恰当。宫这怎么来理解呢?气球是在空中向上运动,  相似文献   

6.
科海拾贝     
《航海》2002,(5)
法最先进机器亮相 由法国ECA企业生产的,名为“阿利斯塔尔”的海底机器人,于今年6月在第二届国际海洋技术沙龙上亮相。据称,这个被誉为新技术杰作的机器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自主型海底机器人。 “阿利斯塔尔”海底机器人的作用是探测深海中的物体,如海底输油管道、海底电缆以及海上油井等。它能够在3000米深的海底工作,并可携带100千克重的设备航行24小时以上而不需要重新充电。  相似文献   

7.
与陆地上一样,海底世界同样有着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而征服海洋深处,一直是科学家、探险家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一些国家海洋开发利用的重要领域。1996年,由我国科学家自行研究制造的深潜机器人,进行了深潜6000米深度的科学试验并取得了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深海开发工作正在进入急起直追的起步阶段。 深海是指6000米以下的海  相似文献   

8.
2001年2月10日,在夏威夷州瓦湖岛以南16km的洋面,美国海军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动力潜艇“格林维尔”号撞击了日本实习船“爱媛”号,10多分钟后“爱媛”号沉入了水深610m的海底,美国海军用无人潜器和深海无人救援器开展搜索工作的同时,提出了深海救助的有关课题,简要说明对“爱媛”号打捞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深海遨游邂逅"巨怪"2005年5月6日下午8时,居住在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的艾肯.雷姆森驾驶单人潜艇,从该市郊外海边出发,沿着海底,向西南方向开去。2小时后,他发现海底一块礁石上,有一颗色彩斑斓的海星,他操纵按键,伸展机械手捕捉,想不到,这个灵巧而有力的"手"却不能将它拉起来。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告诉你,除了人们常说的长满各种海洋植物的海底之外,还有另一片海底,这片海底看不见、摸不着,你一定不会相信。但是,这片海底不仅存在,而且还具有独特作用,它已经并且还将继续为人类的各种海洋活动作出贡献。如果有朝一日你登上潜艇,到那看不见天日的深海中遨游的话,你一定能够感觉到一片神奇的海底。所谓的另一片海底其家就是科学家和军事家们常说的“液体海底”。液体海底是由于海水中各处密度不同而形成的密度跃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盐度、深度及地理经纬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但一般而言,在同一海域中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低的海水密度比温度高的海水密度大,盐度高的海水密度比盐度低的海水密度大。所以,在江河入海口处,由于江河中淡水的冲入,  相似文献   

11.
刘淮 《船艇》2004,(4):38-39
“地球”号(CHIKYU)是日本船舶科学技术中心为实施“21世纪海洋钻探规划”而订造的一艘立管型(riserdrlng type)深海钻探船,主要用于对深海海底地质结构的勘探,由三井造船工程公司所属的玉野船厂建造,于2002年1月下水。该船是世界上钻探能力最大的深海钻探船,作业水深为2500米(未来可达4000米),钻探深度最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处于亚热带和热带,水温暖和,各种海生物滋长繁盛,在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里,生长着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植物——海柳。海柳是一种寿命长可达千年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它以吸盘紧固在海底礁林间,高可超四米,树干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干粗枝密,叶片细长,酷似陆地柳叶,木质坚韧耐腐,有“铁木”之称。由于它们暗藏在深海,采折不易,又有“闽台神木”之称。  相似文献   

13.
载人潜水器凭借优异的深海作业与探测能力,越来越多应用于海洋开发与海底资源的勘探中。我国的“蛟龙号”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均使用钛合金作为载人舱的耐压结构材料,而俄罗斯“和平号”载人潜水器独创地使用马氏体镍钢材料设计与制造载人舱及其他耐压罐体。对于这种超高强度钢用于载人舱的设计制造国内尚无应用经验。对马氏体镍钢载人舱的结构设计、结构计算、规范适用性进行研究,以总结马氏体镍钢用于载人潜水器耐压结构设计与计算的经验,推进其在我国深海装备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何京 《航海》2004,(1):9-9
“斯洛克姆12号”是由美国最大的独立海洋研究所——伍兹霍尔研制的最新式海底探测机器人。2003年8月,“斯洛克姆12号”进行水下试验,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湾下水,向海洋远处进发,对该地区的海洋大陆架进行勘探。看着“斯洛克姆12号”从海底发回的连续信号,负责研制它的科学家兴奋地说:“它们在水下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5.
海底奇迹一九七七年的一个晴朗日子,太平洋洋面上阳光四射,碧波万顷,一艘探寻海底热流口的科学考察船拖着淹没在深海里的摄象机和温度计,风尘仆仆地驶往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海面。突然,温度计所测水温急剧上升。两名科学家和一名驾驶员立即钻进“阿尔文”深潜艇,慢慢地把它降到九千米深的海底。当他们打开潜艇前灯时,眼前竟是一个奇异的生物世  相似文献   

16.
廖又明 《船舶》2005,(4):20-25
意欲从深海空间寻觅日本列岛未来的ARENA[1](Advanced Real-Time Earth Monitoring Network in the Area)计划[1,3],是利用敷设于海底的缆式网络,及星罗棋布的配置于海底网络上的观测器,开展海底勘察.该计划旨在通过基于长时效的实时监控海底网络所及海域、海底的综合性海缆网络系统,构筑起海洋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以及海水资源、海底能源开采等多学科、跨领域的试验验证、科学研究、深海海洋工程应用平台[2].它的建成,将实现建立在基于海洋作业船、深潜器(ROV、AUV)等多种水下、海底作业技术基础上的跨世纪深海空间站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徐双华 《航海》2001,(4):23
英国桑德兰大学海洋地理学家尤德教授在英国北海地区,发现了一个新的令人心惊肉跳的“百慕大地带”,已有多艘航行经过该地带的船只莫名其妙地突然下沉,而飞越该地带的飞机(特别当低空飞行时)也可能无缘无故地发生爆炸。 尤德认为,在这个位于“炮台油田”附近的新“百慕大”的海底,有一个巨大的海底沼气喷口,  相似文献   

18.
文婷 《航海》2002,(4):17-18
20世纪60年代人类上天入海,同时向太空和深海发起挑战。到了70年代,宇航员已经成功登上月球,而人类对大洋深外的了解还远远落后于太空探索。1960年深海潜艇“的里雅斯特2号”潜到水下10916米的深度,这个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 水下1万米仍有生命存在 19世纪人类第一次成功铺设了越洋海底通信电缆,从那时起人类开始留意大洋深处的生命。1960年1月23日,为了证明大洋深处确实存在着生命,深海潜艇“的里雅斯特2号”开始向  相似文献   

19.
王文婷 《航海》2002,(1):15-17
1973年8月2日,“阿基米德”号深潜器载着驾驶员德弗罗贝雄尔、首席科学家勒皮雄和机械师米歇尔开始下潜,下潜的目标是大西洋中脊,它位于亚速尔群岛的西南海底。 3个小时之后,2600米深的海底已在“阿基米德”号的下面呈现。勒皮雄的眼睛紧贴着舷窗,突然惊呼起来:“看,熔岩!”在他的前方,巨大的熔岩就像瀑布似地从几乎是垂直的陡坡上倾泻而下。勒皮雄又看到了中央裂谷的岩壁上,有许多黑黝黝的“管道”,活像大管风琴的音管,参差不齐地排列在那里,直径大多1米以上,在探照灯的照耀下闪烁着黑玉般的光泽。在一块海底凹地上,堆放着一些完整无损的熔岩块,外形像一大块一大块的枕头一样,探险者们给它起名叫  相似文献   

20.
深海机器人是深海工程领域的重要装备。对比分析目前已研制的深海机器人的特点,以深海复杂海底大范围移动和精确稳定探测作业为应用目标,提出一种既可在深海游动又可在海底爬行的新型爬游机器人概念,并对爬游机器人方案、技术指标和主要特点进行介绍。在分析其使用环境和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不同于传统水下机器人的爬游机器人特有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运动姿态调节、多肢多关节协同抗扰流、低能耗运动规划、运动关节高压密封以及总体集成与优化等。最后,介绍这些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