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萍 《中国船检》2011,(2):84-86
2010年中国风电规模超跃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坐上全球头把交椅,中国风电仅仅用了5年。在短短的5年间,中国不仅晋升为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最快的市场,还缔造了两家全球排名前五的风机制造企业。这就是"中国风电速度"。在"中国风速"的实现过程中,风电认证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风电重心向海上转移,海上风电认证正当其时。在经历了2010年的海上风电元年后,中国海上风电迎来了规模化的快速发展。面对汹涌而来的发展势头,海上风电发展能否延续"中国风速",海上风电认证将是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 十五年内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船舶工业大国 " 的宏伟目标,是中国造船界的追求,更是相关产业,包括航运业、金融、保险、钢铁、船舶检验等业界的共同期望.  相似文献   

3.
刘啸波 《中国船检》2010,(9):54-55,118,119
早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大范围的海上风能资源评估及相关技术研究。世界海上风电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90年到2000年,海上风电处于小规模研究和开发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2000年至2008年,海上风电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至今,全球风电产业掀起了新一轮的"下海"热潮。2009年世界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689MW,同比增幅超过100%;世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110MW,较2008年增长48.5%,占到全球风电总装机量的1.2%。此外,据欧洲风能协会预测,到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量约占世界风电总装机量的比例将提高至40%。由此可见,海上风电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4.
2011七色板     
《中国船检》2012,(1):27
这一年的世界经济,沉浮如南柯一梦,欧美经济在重整中寻求突围,中国成为悬崖边的奇葩,产业在动荡中寻求平衡,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机。这一年的海事界,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与希望,迢遥万里,35860名同胞从利比亚的战火中安然撤离,全球150多万海员迎来了第一个世界"海员日",中国内河水运建设春意盎然……这一年的海事界,亦让我们感受到寒冷与无助,航运业陷入集体亏损,昔日的梦之航线如今上演了集体大撤退,企业间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5.
两年一度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是中国海事界的重要活动,自1981年第一届国际海事会展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这项活动越来越为国内外海事界所重视.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国际海事界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34年前,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主导的"中国修船坞修机械化"不仅将中国的修船产业带入了世界船舶维修与保养业的主流行列,并且以修船企业的地域布局和居于世界首位的修船总产量,使中国成为世界修船大国和船舶维修与保养的中心,中国修船界的人士无不为之自豪。然而,在过去的30多年间,世界上经济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一直未  相似文献   

7.
新接订单:世界第一又如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7,(12):54-57
去年冬天,中国船舶工业承接订单量一举超越日本。今年,中国造船界更是激情澎湃,前三个季度,新承接船舶订单64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0%,超过世界造船产能第一的韩国,成为造船接单的世界第一,令业界豪情满怀。但洗去铅华,我们会发现,这个第一,其实并不特别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30年前,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主导的"中国修船坞修机械化"不仅将中国的修船产业带入了世界船舶维修与保养业的主流行列,而且使中国一举成为了世界修船大国和世界船舶维修与保养的中心,中国修船界的人士无不为之而自豪。然而,在过去的30年间,世界上经济技术相对较发达的国家却一直未间断对绿色修船与智能修船技术的研究。遗憾的是,中国修船业在拥有了修船坞修机械  相似文献   

9.
这一波经济增长的特点 "中国经济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完之后,媒体这样报道说.的确,今天的中国经济既令人欣喜,也令人担忧.说欣喜,主要是从经济总量和财富总量上来说,在最近短短的3年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0万亿元迅速增加到17.5万亿元,预计将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说担忧,主要是担心这一波以投资为主的大增长是否会顺利地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0.
《船舶工程》2011,(2):100
2011年4月8日-10日,倍受风电产业界关注的"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暨研讨会、中国上海海上风电设备及技术展览会(CWEE2011)"在上海隆重开幕!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人声鼎沸,来自国内外风电制造企业、专家、学者、采购商、新能源发电运营商等再次相聚共享盛举!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暨研讨会,由中国农机协会风能设备分会(风力机械分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专业委员会、世界风能协会、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德瑞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承办。自2007年成功创办以来,经过5年的精心培育,现已成为业界闻名的品牌展览会。  相似文献   

11.
在庆贺中远集团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中远的发展与新中国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在新中国成立12年后,中远就成立了,并成为中国航运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如今,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伴随着这种发展,中远也不断壮大,成为世界领先的港航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2.
"岁月匆逝.在驶向未来的航程中,2010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界标. 作别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已经拥有可以引以为菜的成功:从中国入世,到金融危机下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中国制造"将中国众多商品的市场规模推高至全球第一,到海运贸易因"中国因素"重心东移;从中国海运船队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船只拥有国,到中国港口吞吐量连续七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国集装箱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中国造船赶超日韩.  相似文献   

13.
在庆贺中远集团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中远的发展与新中国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在新中国成立12年后,中远就成立了,并成为中国航运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如今,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伴随着这种发展,中远也不断壮大,成为世界领先的港航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白旭 《船舶工程》2021,43(10):前插3-前插7
海上风电近年来发展迅速,己成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向深远海发展.在平价上网和"30-60"双碳目标引领下,海上风电需要克服海洋环境恶劣、远离港口、通勤费用高昂的特点,坚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智能化建设大幅度降低运维成本. 作为我国海上风电的最早参与者和技术领军企业,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华东院")一直积极推动海上风电技术的进步,并协助业主开展风电场升级改造,研发了海上风电"O-Wind系统",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黄海和东海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引领行业发展.华东院副总工程师、浙江省深远海风电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生校先生受邀分享他与海上风电的渊源及愿景.  相似文献   

15.
《机电设备》2013,(1):14
"风电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电力。"日前,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我国除了火电、水电,就是风电,而且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电力能取代风电第三的地位。"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国务院近期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其中明确指出:"风电是现阶段最具规模化开发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16.
【陈德铭:中国未来几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日表示,占世界人口19%以上的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市场。他说,中国不仅给全球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17.
【陈德铭:中国未来几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日表示,占世界人口19%以上的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市场。他说,中国不仅给全球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18.
接单第一     
《中国远洋航务》2008,(1):48-49
事件回放:2007,造船业尤其是中国造船业继续高歌猛进.前三季度,中国成为世界接单最多的国家.欣喜之下,我们更想知道,造船狂热的背后是否有其不可更改的必然,或者仅仅是一场非理性的狂欢?  相似文献   

19.
梁志勇 《中国船检》2011,(4):54-58,114,115
韩国造船业真正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新世纪初期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此后,在继续提高造船能力的同时,不断推进内涵式发展模式,完成了由大变强的华丽转身,成功进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供应商第二方阵,大举涉足风电设备制造等新能源领域。其发展历程,带给我们诸多思考,对我国建设世界造船强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发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与上海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的世界帆船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帆船模型展览会于1991年12月4日到8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系东亚地区第一次召开的有关船史方面的会议,受到中外造船界、航海界、科技史界、历史界、博物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