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群 《水运工程》2014,(7):163-165
浅区疏浚一直是内河航道维护疏浚的难题。当内河航道水深不能满足自航耙吸船空载施工吃水要求时,耙吸船将无法进行上线下耙疏浚施工。为了解决该问题,将最新研制的艏冲装置系统安装于耙吸船船艏,并利用艏冲装舱施工方法成功解决了浅区疏浚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龚琦 《船舶》2014,(2):89-93
从疏浚工程船舶设计人员的角度,通过对实船设计实例的描述,介绍了既能满足沿海深挖疏浚作业又能兼顾内河极浅挖疏浚作业的具有首冲功能的耙吸挖泥船疏浚系统设计。该船具备新型特殊功能,能更广泛应用于疏浚施工区域。  相似文献   

3.
张超 《船舶》1999,(2):11-13
1500m^3耙吸挖泥船(汕头)是国内第一条采用喷水推进装置的航道疏浚工程船,采用先进的挖泥控制台布置方式,该船挖泥设备的工作效率高,使用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4.
正11月24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与长江航道局正式签订一艘13800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建造合同。当天,黄埔文冲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长江下游12.5 m深水航道维护疏浚6 000 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也实现入坞铺龙骨。  相似文献   

5.
《机电设备》2022,39(1):后插1-后插2
2022年1月2日,在服役50余年后,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后更名为"航浚4001"轮)光荣退役了.在50年的征程中,"劲松"号参与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港口航道工程,是一条"功勋船舶",他见证了大型疏浚装备国产化的崛起之路,也为我国疏浚业的发展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6.
《船舶》2019,(5)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黄埔文冲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国内首艘采用双速比推进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9"顺利出坞。"长鲸9"是长江航道局建设的用于长江下游深水航道维护疏浚的大型耙吸挖泥船,是继"长鲸7"后打造的又一型用于长江下游深水航道及长江口特殊环境条件和疏浚土质的耙吸挖泥船。"长鲸9"可在  相似文献   

7.
王元战  路宽 《船舶工程》2010,32(1):11-14
耙吸式挖泥船是航道与水下沟槽开挖、航道疏浚与水下挖泥等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施工设备,深水及复杂作业环境下耙吸式挖泥船的挖掘精度控制是挖泥船施工作业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考虑风、浪、流、船舶操作力、海床反力、波浪补偿器及其滞后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了耙吸式挖泥船与耙头耦合运动的数学模型,并用实船测试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检验.通过实例计算,研究不同水深和不同风、浪、流等环境因素对耙头运动的影响,为挖泥船—耙头运动的预测及超深、超宽开挖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吕玉棋 《航海》2020,(1):31-34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进行的是水下作业,不但隐蔽性较强,且技术复杂、未知情况多,包括了水力学、土力学、航道工程学、材料力学等众多学科,施工过程非常依赖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与现代先进技术,属于知识技术密集性行业,是复合型人才施展才艺的前沿阵地。本文把外界对耙吸疏浚船施工认知的一些误区,以及耙吸船驾驶员对疏浚工程施工的误区,加以澄清,对耙吸疏浚船特殊的操作方法作较完整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掌握自航耙吸挖泥船的长江口北槽区域的疏浚效率、挖泥能力、燃料消耗等情况,为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疏浚工程合理安排施工力量、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依据。1999年6月对即将投入一期疏浚工程的“航浚4007”轮与“航浚6002”轮进行施工现场测定。现对测定项目、测定结果、成果分析和结论作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0.
王望金 《中国水运》2007,5(9):46-47
结合笔者主管黄骅港航道疏浚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经历,介绍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施工工艺及施工管理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杨传华  黄蓓蓓  李明  索文 《水运工程》2019,(11):100-106
太平口水道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水道,目前主要通过维护性疏浚维持航道畅通。以2018年碍航较为严重时为背景,分析河道特点和碍航原因,提出相应的疏浚方案。结果表明,考虑到多方面的碍航原因,本阶段宜采用桥梁防撞与航道管疏、提前预测与多轮抢通、双槽交替疏浚与通航相结合的思路,对沿岸槽和2#槽交替进行疏浚。2018年度的碍航形势严峻,疏浚时机的选择宜结合水情,分别在汛前、汛期和枯水期进行多轮疏浚。  相似文献   

12.
李锐  李正  王飞 《水运工程》2019,(12):123-126
针对内河航道疏浚工程传统设计各流程之间缺乏信息传递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Civil 3D特点和设计的特殊需求,提出内河航道疏浚工程BIM正向设计思路,基于Civil 3D建立了内河航道疏浚工程BIM正向设计方法。通过二次开发改进Civil 3D部分功能,优化了设计过程中疏浚工程量输出和批量出图功能。结果表明,采用BIM正向设计方法对磨刀门航道疏浚工程进行正向设计,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芦家河水道位于长江中游砂卵石河段中下段,多年来碍航严重,目前主要通过维护性疏浚维持航道畅通。以2018年维护性疏浚为背景,分析河道特点和碍航原因,提出疏浚思路、方案及设计参数,并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疏浚工程的效果。结果表明,结合芦家河水道复杂的碍航原因,近期宜采用兼顾控制上游水位和水浅问题、坡陡流急与航宽尺度改善相结合、提前疏浚以降低枯水位维护压力、兼顾施工与通航的分区分层作业的疏浚思路,清除三宁化工码头前沿浅包以及毛家花屋航槽右缘乱石堆。工程实施后,能保证枯水期的通航水深,对水位影响较小且降低了疏浚区附近流速,可为船舶上行提供较宽的缓流区。  相似文献   

14.
蕉门出海水道分为枕箱水道和龙穴南水道,其航道整治工程以疏浚为主。采用河床演变分析和二维嵌套潮流悬沙数学模型,研究了枕箱、龙穴南水道航道疏浚工程对蕉门出海水域的影响。研究表明:1)蕉门出海水道一主(枕箱水道)一支(龙穴南水道)的格局基本稳定,河床演变相对稳定,枕箱水道分流比呈减小趋势;2)疏浚工程实施后,对龙穴南水道和枕箱水道分流比、流场、含沙量场和冲淤变化影响较小,引起的变化仅在航道疏浚段及其边滩附近;3)由于疏浚工程量较小,对蕉门出海水域的水沙动力条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系统评估2018年长江上游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实施效果,为今后航道维护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基于年度水情及航道疏浚滩段分布情况,分析维护性疏浚方案设计、施工时机和频次、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及航道可持续性等。结果显示,2018年长江上游干线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总体效果良好,滩段选择及疏浚方案设计与河道演变规律基本适应;疏浚时机及频次基本合理,最大程度地缓解了与通航的矛盾;但由于维护性疏浚未大幅改变河道水流特性和河床边界,因此天然河段浅滩航道可持续性较差,仍需加强观测,必要时采取其他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杨志 《水运工程》2019,(7):193-197
鉴于BIM技术在航道建设中的优势,将Autodesk系列BIM软件引入内河航道的设计工作中,利用Civil 3D、Subassembly Composer(部件编辑器)、Infraworks设计软件实现内河航道疏浚工程和护岸工程的参数化设计和可视化展示,并进行横断面定制、标签定制、模板文件定制等二次开发,提出适用于内河航道工程三维正向设计和可视化演示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福姜沙北水道作为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重点疏浚河段,易受上游靖江边滩冲刷沙体过境的影响,河势变化较为复杂。针对疏浚方案中存在的掉头区布置、运泥线路选择及艏吹点布设等难点,对施工条件、通航法规、施工效率、施工安全及经济合理性等进行研究。采用理论计算与施工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解决对策,从而完善了福姜沙北水道12.5 m疏浚方案,也可为今后长江内河疏浚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炜 《水运工程》2017,(S2):89-92
针对上游窄、浅、险急流河段卵石淤积,不宜采用常规抓斗挖泥船进行维护疏浚的问题,设计研发了一种专用疏浚船舶。该船集抓斗、反铲、钢耙疏浚于一体,适应砂卵石航道维护。对该船的定位系统、疏浚设备和辅助疏浚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最后利用实船的施工数据对该船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主航道过江沉管与抛吹工艺方案比选,给出生产繁忙的港口航道拓宽加深过程中安全、经济的处理淤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