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自动化码头岸桥中转平台是集装箱锁扭拆装的重要区域。以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分离式双小车岸桥中转平台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结构布置与工作流程,根据实际作业情况给出了中转平台拆装锁扭流程规划、中转平台安全设施分布与安全管理规则措施。实践表明,该方案可保证人员安全,提高平台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如何科学布置中转平台以提升作业效率的问题,总结分析国外中转平台布置方式和存在问题,对整体布置、集装箱台座、锁钮框布置、人员通道布置、中转平台硬件防护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实现锁钮检测、人员安全保障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国内自动化码头的推广,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会逐渐普及,中转平台作为其关键部件,其合理的布置方案和位置确定原则,有利于降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筹建工作中设备选型难度,保证获得较高的运行效率自动化双小车岸边起重机的中转平台是自动化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上的重要机构,是装卸作业时集装箱在岸边起重机两小车之间转换接力的平台。中转平台的布局是否合理将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在自动化双小车桥吊中转平台集装箱台座上设置可移动导板,使集装箱在台座上的位置得到准确定位,有利于中转平台自动拆装锁系统的实现和自动化双小车桥吊中转平台交互效率的提高,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一、中转平台台座导向装置的设置情况和存在的问题1.台座导向装置设置情况自动化双小车桥吊已经成为自动化码头主流配置设备。中转平台是自动化双小车桥吊中间转运平台,也是两小车交互平台。平台设置在下横梁的上方,在平台上设有两个集装箱箱位,也称集装箱台座。为提高中转平台的交互效率,在集装箱台座的海、陆两  相似文献   

5.
梁燕  陈阳  金建明 《水运工程》2024,(2):175-179
针对采用单小车岸桥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分析锁销站布置工艺对码头装卸效率的影响,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3种锁销站布置工艺方案分别建立码头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布置工艺方案的设备作业效率、水平运输设备平均循环距离及速度。仿真结果表明:锁销站平行布置工艺方案的装卸效率相比单小车岸桥带拆装锁销平台工艺方案提升1%~13%;锁销站垂直布置工艺方案的装卸效率相比锁销站平行布置工艺方案提升12%~14%。仿真结果可为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或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这种新型的无悬臂与单侧悬臂自动化轨道吊组合的堆场布置形式,可以较好解决堆场容量、工艺系统能力匹配、水水中转比例较高、冷藏箱区布置等问题,特别适用于大型集装箱码头以及多泊位连续布置的集装箱码头一、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常用工艺形式到目前为止,全球建成和在建的全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基本形成了典型的堆场装卸工艺方案,即堆场整体垂直码头布置,每个箱区配备2台自动化轨道式场桥(ARMG),分别负责装卸船和陆路外集卡装卸相关作业。但在高水水中转比例的码头,由于船侧装卸箱量高于陆路进出港箱量,该方案存在海陆侧ARMG作业不均衡而影响装卸船效率的缺点。通过分析该方案在高水水中转比例码头的不适应性,梳理国内外现有的解决方案,提出新的针对性方案。通过各方案的综合比较,提出解决思路,为类似自动化码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季剑远  刘天文 《船舶工程》2016,38(S1):156-159
振海二号是基于F G公司 JU2000E船型设计的适用于400英尺水深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该型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将井控系统,固控系统,月池操作系统等钻井系统的核心模块高度集成于悬臂梁内部,是全船除井架,钻台外钻井系统最集中的区域。悬臂梁内部钻井设备布置的合理性对钻井作业的效率及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已建成的振海二号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内钻井系统的布置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该钻井系统布置设计的优点及有待改进之处,为今后类似钻井平台设计提供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适应性,在分析现有自动化码头典型堆场布置及其对水-水中转比例高的大型集装箱枢纽港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无悬臂、单侧悬臂和双侧悬臂3种形式轨道吊在自动化堆场的应用方案,并在洋山四期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装卸作业安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将港内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和外集卡交通流分离。水水中转是世界上许多集装箱枢纽港的主要集散方式。水水中转比例不同,码头海陆侧进出港箱量的比例随之不同,对水平运输系统的要求也不同。针对目前已建或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交通分流工艺对水水中转比例适应性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水水中转比例高且可调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交通分流工艺,并对该工艺水水中转比例调整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可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垂直岸线布置的多泊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中集装箱水-水中转集疏运比例对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布置形态的影响,在目前国内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模式及平面布置的基础上,运用Flexterm对堆场垂直于码头岸线和平行于码头岸线2种布置模式进行三维仿真。通过分析2种布置形态下水平运输设备的运距以及对码头装卸效率的影响,总结2种堆场布置形态对垂直岸线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的适应性,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鹤  王芳 《船舶工程》2017,39(8):65-68
针对CJ46自升式平台总体布置中通道不合理、生活楼薄板变形、作业效率不高、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分析原因,结合规范法规要求,综合优化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重点对脱险通道、泥浆池、钻台面、生活楼、飞机平台和潜水泵塔等关键区域进行综合优化改进,提高了钻井作业的效率和适用性,大幅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亦可为其他类型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南方地区港口中转粮食平房仓库的建设必要性比较高,需求量也大。而港口仓库的挡粮墙布置将直接影响到仓库的建设成本及仓容效率。本文通过粮食平房仓建设的案例,分析粮食平房仓库挡粮墙的布置对仓容与造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国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闸口布置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动化码头新型多级闸口布置形式,以提高进港集卡通过能力及闸口运作效率。多级闸口在洋山四期工程中被采用,其优越性得以体现,该方案可行性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5.
液化天然气无码头浮式传输系统是一种浮式技术,可以在没有码头及栈桥的情况下,在运输船和海上或岸上码头之间安全高效地输送液化天然气。浮式传输系统主要由浮式中转平台和漂浮低温软管构成,中转平台在液化天然气传输作业中起传输中转作用,需要具有灵活转移、满足良好水动力性能的特点,从而能抵抗海上风、浪、流等荷载的作用。关于小型浮式中转平台的选型设计与型式研究目前并不多,文章针对四种不同型式的平台在用钢量、初稳性、拖航阻力以及水动力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计算和对比研究,发现双下浮体四立柱式半潜平台在初稳性、拖航阻力和用钢量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其垂荡、纵摇和横摇的固有周期在一定程度上远离沿海常见波浪周期范围,平台在三个方向受到波浪激振力相对较小,从而可以作为一种平台设计方案。通过四种不同形式平台的研究,可以为浮式中转平台的选型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法国SETO码头的双小车起重机上的应用,介绍集装箱起重机人员自动探测系统,包括后场区域人员和障碍物的动态检测,以及中转平台人员检测。着重从应用背景、激光探头性能、探头的安装、系统的工作原理等方面,说明探测系统如何与起重机的控制系统相结合,保证自动化操作的安全性,其中涉及到部门自动化控制逻辑。  相似文献   

17.
郑伟鸿  黄争 《水运工程》2022,(10):190-194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多以“双小车自动化岸桥+堆场垂直布置端边装卸”的布局方式为主,较少采用传统的“单小车自动化岸桥+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的布局,当自动化码头堆场与岸边无充足空间时,宜采用“单小车自动化岸桥+IGV桥底装卸+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的作业模式,可提高单小车岸桥与IGV协同作业效率。本文提出岸边装卸作业工艺流程及IGV交通组织方案、各级系统适配于工艺流程的功能逻辑要点、操作规范流程及重点注意事项,确保自动化作业有序、稳定、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8.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是自动化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合理地布置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对码头综合通过能力、装卸效率和营运成本等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对国外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在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功能规划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洋山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局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船舶》2017,(5)
管柱处理系统设计是海洋平台钻机设计的重要部分,对提高钻井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节约钻井成本具有很大意义。该文针对第七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目标任务按管柱类型不同将管柱处理系统分为钻杆/套管、隔水管处理系统,并根据各自的作业特点,结合作业工艺进行设备配置和布局研究,分析布置方案对平台钻井作业的影响,提出一种双井架海洋钻机管柱处理系统设备配置和布局方案,可为双井口海洋钻机及其管柱自动化处理系统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外已建成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大部分采用自动引导车(AGV)作为水平运输设备。AGV在实现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机械全自动化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码头设备维修模式,对码头总平面布局中机械维修功能区布局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布置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AGV维修区,成为提高码头运行效率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问题。在总结分析国外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AGV维修功能区实际案例布置基础上,结合目前技术发展及港口整体发展要求,提出了几种新的布置方案,并在我国大型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工程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