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人们总是用最新技术发展新船型舟船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交通工具,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在中国就有相当成熟的舟船活动。一把七千多年前的精雕细刻的木桨就是很好的物证。在埃及,最早的风帆当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中国港口》2016,(Z1):73-78
虽然未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名录,但作为运河主角的舟船依然是运河研究和运河遗产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舟船均为木质且在水中航行,难以长久保存,所以有关运河舟船的资料更多有赖于考古发掘。目前,我国与运河舟船相关的考古资料无论地域分布、时间范围,还是所涉及运河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已经十分丰富齐备。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帆船在20世纪60~70年代逐步从捕鱼、运输等经济领域退出,这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正常现象。但中华传统帆船作为海洋文化艺术、舟船历史遗产的象征和标志,应代代传承下去。本刊和一些学者最近接触到一些外国朋友,他们向我们推荐了他们国家在过去和近期关于世界造船、航海历史的图书。这些图书编辑了在历史上曾灿烂现身的中国传统帆船,精心构图、笔调细致、结构工整、比例恰当、色彩真切,把中华传统帆船的特色表现得十分到位。不论从造船航海史料、舟船技术研究及海洋文化艺术欣赏方面都是难得的佳作。为了推动各界人士来关注、挖掘和贡献出更多关于中华传统帆船的作品,本刊将邀请相关学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每期介绍一艘中国古船,以弘扬祖国的海洋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4.
中海博 《航海》2023,(5):5-6
<正>2023年8月23日,“潮声万里——寻找古诗词中的航海和舟船”展览,在中国航海博物馆风帆厅正式开幕。中国既是历史悠久的诗歌国度,又是航海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航海、舟船与古诗歌相互交织,展现出一幅幅瑰丽的风情画卷。为展现人类在航海和舟船方面的多元视角和情感表达,推行航海文化视野下的博雅教育,中国航海博物馆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联合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文广SMG文博东方等推出了这期特展。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编辑《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图画卷)》收集研编古代描绘舟船、航海史迹图画作品的过程中,作者对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清宫院本《清明上河图》、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等都做了细致的研究.这是几幅著名的反映中国古代内河船舶航运的长卷画作,对中国古代船舶都有精细的刻画和记录,是难得的古代舟船和航海史迹研究史料。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帆船在20世纪60~70年代逐步从捕鱼、运输等经济领域退出,这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正常现象。但中华传统帆船作为海洋文化艺术、舟船历史遗产的象征和标志,应代代传承下去。 本刊和一些学者最近接触到一些外国朋友,他们向我们推荐了他们国家在过去和近期关于世界造船、航海历史的图书。这些图书编辑了在历史上曾灿烂现身的中国传统帆船,精心构图、笔调细致、结构工整、比例恰当、色彩真切,把中华传统帆船的特色表现得十分到位。不论从造船航海史料、舟船技术研究及海洋文化艺术欣赏方面都是难得的佳作。为了推动各界人士来关注、挖掘和贡献出更多关于中华传统帆船的作品,本刊将邀请相关学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每期介绍一艘中国古船,以弘扬祖国的海洋文化宝库。[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帆船与海洋科技在世界上曾长期占有领先地位、别具一格,负有盛名. 中国著名的船史专家唐志拔、席龙飞、辛元欧、王冠倬、扬槱教授等先后著有《中国舰船史》、《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史》、《中国造船史》、《中国古船图谱》、《帆船史》.这几部专著为记载中国舟船科技历史上开了先篇,这几位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船舶发源地之一,中华帆船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00年左右),在外形、线型、结构、船具、配套以及建造工艺等方面均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别具一格的创新.还提出是黄河、长江与海洋共同孕育了中国的舟船文化.  相似文献   

8.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帆船与海洋科技在世界上曾长期占有领先地位、别具一格,负有盛名. 中国著名的船史专家唐志拔、席龙飞、辛元欧、王冠倬、扬槱教授等先后著有《中国舰船史》、《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史》、《中国造船史》、《中国古船图谱》、《帆船史》.这几部专著为记载中国舟船科技历史上开了先篇,这几位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船舶发源地之一,中华帆船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00年左右),在外形、线型、结构、船具、配套以及建造工艺等方面均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别具一格的创新.还提出是黄河、长江与海洋共同孕育了中国的舟船文化.  相似文献   

9.
首次研编的《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图画卷)》将填补中国自然科技史,特别是中国航海舟船史领域图画集编的缺弱与空白,成为中国航海与舟船历史文献的传世经典。当时光跨入2013年,一部汇集从远古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图像史料,具有历史学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重大价值的《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图画卷)》(简称《中国海史画大典》)大型海洋文化巨著,由北京郑和与海洋文化研究会承担研究编撰任务,翻开了前无古人的新篇章。研编《中国海史画大典》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0.
我到澳门海事博物馆去参观,收获颇多。中葡人士热爱世界和中国舟船文化,勤于编撰舟船历史,多本大部头专著是数年积累研究的成果,而供职于该馆的画家赵绍之先生另辟新径,以风景油画回顾记录了澳门港城的海景、船像、帆影,殊为可贵。  相似文献   

11.
我到澳门海事博物馆去参观,收获颇多。中葡人士热爱世界和中国舟船文化,勤于编撰舟船历史,多本大部头专著是数年积累研究的成果,而供职于该馆的画家赵绍之先生另辟新径,以风景油画回顾记录了澳门港城的海景、船像、帆影,殊为可贵。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预示着"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政策进入了加速实施期。同一时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在冲击中国制造业的同时,显著强化了中国企业调整、转型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成为中国制造业最主流的呼声。然而,目前中国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离散信息化研发平台,能支撑企业顺利实现转型,把握后危机时代的巨大发展机遇吗?2009年10月底,精益研发技术的领导者,国内最大的CAE技术供应商安世亚太(PERA Globa)时正式发布了精益研发平台PERA2009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一条迅速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3.
马江丽 《水运管理》2012,34(8):33-34
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中海博)航海历史馆展厅,陈列着一艘乍看起来普普通通,与馆内其他制作精美、细致的中央福船和瓶中船模等相比较,甚至可以说是"其貌不扬"、稍显破旧的木帆船。但只要看过它的说明牌:"渡江战役使用的木船——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时使用"之后,只要是具有"渡江战役"历史知识的参观者,立刻就会对木船肃然起敬,其再次看向木船的目光中则多了份崇敬与肃穆。图1为中海博展厅内陈展的渡江木船实拍图。  相似文献   

14.
黄河、长江与海洋共同孕育了中国的舟船文化,中国以船尾舵、水密舱壁、车轮舟和指南针等发明对世界造船技术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从制造业来看,日本制造业的空间转移较慢,其汽车、产业用电子以进入欧美为主,家电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轻工等)向亚洲国家转移。日本国内力推制造业从“表日本”向“里日本”转移,这决定了日本的对外扩散能力不会大,层次也不会高,日本在六七十年代的工业化时期所建立的部分重工业可能向中国沿海转移,  相似文献   

16.
《船海工程》2005,(6):F0002-F0002
坐落于嘉兴古运河畔的嘉兴船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具有浓郁水乡特色、目前国内唯一展示舟船文化的专业性博物馆.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走进嘉兴船文化博物馆.您将聆听到舟船史话.体味水乡船韵.欣赏名船世界.浏览船舶科技.尽情领略古今中外舟船的英姿与风采.深切感受江南水乡诗情画意般的景致。  相似文献   

17.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独木舟和筏子,后来又发明了舟船。他们先是小心翼翼地沿岸航行,以后又逐岛跃进,到后来,他们越来越勇敢远离海岸,航行到看不到海岸的广阔无际的海洋。我们的先人跨越海洋,辗转迁徙,同时也将自己的独有的文化传播到一个一个岛屿、半岛和大陆之上。他们到了日本列  相似文献   

18.
《船海工程》2005,(5):F0002-F0002
坐落于嘉兴古运河畔的嘉兴船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具有浓郁水乡特色、目前国内唯一展示舟船文化的专业性博物馆,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走进嘉兴船文化博物馆,您将聆听到舟船史话,体味水乡船韵,欣赏名船世界,浏览船舶科技,尽情领略古今中外舟船的英资与风采,深切感受江南水乡诗情画意般的景致。  相似文献   

19.
郑明 《游艇业》2011,(6):17-17
中国帆篷的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形成与古埃及、阿拉伯、印度、欧洲舟船的三角形或方形软帆都有明显区别的中华帆,具有四角形、扇形或矩形硬帆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港口》2017,(Z1):61-66
中国西南部的川渝地区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巴蜀先民治水、弄舟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该地区考古发现的大量春秋时期至西汉初年的船棺墓,以及同时期其他墓葬和遗址中出土的相关器物进行了梳理,阐释了该地区早期的舟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