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两宋时期,随着明州区域经济的发展,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明州港成为与东亚地区的高丽、日本诸国贸易的主要港口,同时,由于南海航线的拓展,明州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也大大加强。这一时期,明州不仅取代了杭州在两浙诸港口中的龙头地位,而且成为与广州、泉州齐名的东南三大贸易港。一、明州与高丽的贸易两宋时期,宋与高丽的贸易方式为:一是建立在传统朝贡基础上的"贡"、"赐"贸易,即官方贸易;二是民间贸易。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12月,宋与高丽外交关系正式建立。由于高丽接受宋廷册封,行宋年号,承认宋的宗主国地位,故双方的官方贸易活动又在传统的"贡"、"赐"名义下进行。北宋建立后,宋丽之间的陆路交通被辽国阻  相似文献   

2.
宋元两代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最为鼎盛的时期之一。在今宁波城区之内发现的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遗存,主要有江厦码头、渔浦码头、市舶司(务)、来安门段罗城、来远亭、市舶库、永丰库、高丽使馆、修造船场等。通过对这些遗存的考古研究和对部分遗存的重新评判,可以揭示出古代宁波海外贸易与人文交流的情况,并直接印证宋元时期明州(庆元)港口和城市的繁华。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09,32(9):11-12
我国海事管理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当时就设有市舶司。北宋时期设市舶司管理外国商船进港事宜。到了南宋及元朝,设市舶司负责外国商船的舶务验关和抽解。清朝设有江海关,负责商船进出港的检查;设水巡队,进行水上巡逻,并对各类船舶的停泊和装卸进行管理。民国时期设航政局,负责船舶安全管理事务。  相似文献   

4.
曹凛 《中国船检》2011,(9):108-111
元代市舶司 是当时海上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元统一中国后,陆续在泉州、庆元(今宁波)、上海、澉浦(今浙江海盐县)、杭州、广州、温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几经扩删合并,最终形成了稳定格局的泉州、庆元和广州三处市舶司。市舶司官差除抽分、查禁品外,还对海船载重、船身和樯高等船体质量进行公验与记录。  相似文献   

5.
曹凛 《中国船检》2009,(12):90-93
1102年.泉州市舶司奉朝廷旨意,派刘著出使中南半岛.了解当地特产经济.广招国外商客.同时查看中国商人的船只质量情况,有着今日船级社的部分作用。1105年.富商李充准备往日本经商.明州市舶司提举陈汝锡命程都吏上船勘察。同期。泉州市舶司的张觷.监查外国船进港情况,类似于PSC检查的启蒙。  相似文献   

6.
正古代海事规费征稽历史钩沉对海上船舶和货物进行税费征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早期。北宋早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海上贸易活动增长迅速,海上贸易产生的利益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朝廷出于社会控制和财政收入的目的,开国不久即在海上贸易最繁荣的五个港口先后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市舶司,先期为广州、宁波、杭州,后期又增设泉州、胶州,以管理海上贸易并征收各种税费。  相似文献   

7.
一千多年来,通过航海进行医学交流,对中外医学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鉴真和尚应邀赴日传授佛教和医学,六次渡海已载入史册。宋代沙船频繁地来往于东南亚各国,广州和上海等地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经市舶司登记,阿拉伯商人运往欧洲等国的药物有六十余种,如朱砂、人  相似文献   

8.
<正>元朝是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蒙古政权的大疆域征服和控制,使得东亚、东南亚地区与印度洋沿岸诸地之间的联系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密切。元朝历代执政者都非常重视对外贸易,并将之视为国家税赋与宫廷财货的来源。元朝的对外贸易运营体系分为海、陆两部分,内陆对外贸易体系在地理空间上借助陆上古丝路得以确立和延展,而海上对外贸易体系则在因袭唐宋以来的市舶制度和海航网络的基础上构建。在摧毁南宋统治机器的同时,元政权就开始着手重组中国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管理架构。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先行攻占的江浙闽沿海设立上海、澉浦、庆元(宁波)、泉州4处市舶司,之后,又增置杭州、温州、广州3处。至元三十年(1293年),温州市舶司和杭州市舶司停罢。大德  相似文献   

9.
两宋时期,因陆路对外交通的受阻,宋政府专注于发展海上对外交通,并且以"江海求利,以资国用"为基本国策,积极鼓励对外商业交往.因而,海外贸易的发达成为宋代社会经济有别于前代的突出方面.海外贸易的发展,无疑促进了沿海各港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一时期,广州、杭州、明州(庆元)、泉州、福州、密州等作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各据其地理位置,在对外贸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广州尤为突出.广州作为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宋以前一直是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和政府对舶货需求的重要来源地,到了宋代,更加呈现出其独特的时代风貌和地域特征.其城市发展之种种表现,均与海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北宋后期,内河航运量大增,两浙路的温州和明州,造船量占据北宋各船场之前列,两个船场平均一年造船1200艘。曾孝蕴主管发运司粜籴事和担任两浙路转运官期间,为当地船场的质量查检和管理,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曹凛 《中国船检》2010,(1):112-115
北宋后期,内河航运量大增,两浙路的温州和明州,造船量占据北宋各船场之前列,两个船场平均一年造船1200艘。曾孝蕴主管发运司粜籴事和担任两浙路转运官期间,为当地船场的质量查检和管理,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北宋后期,内河航运量大增,两浙路的温州和明州.造船量占据北宋各船场之前列,两个船场平均一年造船1200艘.曾孝蕴主管发运司粜籴事和担任两浙路转运官期间,为当地船场的质量查检和管理,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明州(今宁波)作为一个海港,在中日航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唐代,中日航海史上出现了重大的转折,明州港在这一历史转折中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从航海史研究的角度,对明州港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宋平 《广东造船》2015,(1):64-66
西瓜扁是清代广州口岸开放后出现的一种中型运货船,因形似剖开一半的西瓜而得名。外国文献称之为"官印船",认为这是唯一具有官方执照的货物驳接船。根据《广州番鬼录》等资料的记载,西瓜扁的载重量约在50吨左右。西瓜扁的主要航线为黄埔与广州城十三行商馆、广州与澳门之间的珠江水道。其主要功能是在洋船与商馆之间驳接转运货物,也在两地之间接送外国人。西瓜扁是黄埔港口与广州城之间运输进出口商品、澳门与广州之间运载外国商人的主要船只,在清代广州对外贸易的转运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东动态     
《广东造船》2012,(4):12-15
"2012珠三角科技交流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广佛两地召开8月23日,"2012珠三角科技交流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与佛山两地举行,论坛主题为广佛船舶配套产业的横向协作与发展。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巨锦和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黄文分别作了专题报告。近百家的广州、佛山、东莞等地相关企业与机构约200名代表参加论坛与交流活动。本次论坛以推动广佛船舶配套产业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解读海洋及船舶发展规划、新政策、分析新趋势、探讨新发展、发布需求信息以及组织与会代表到企业考察交流,  相似文献   

16.
8月23—24日,由广州市科协与佛山市科协联合主办、广船科协承办的"2012珠三角科技交流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与佛山两地举行,论坛主题为广佛船舶配套产业的横向协作与发展。近百家的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等地相关企业与机构200名代表参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化》2007,18(12):32-32
2007年11月20日下午,贵州省省长、原广州市市委书记林树森率代表团莅临广州港南沙港区进行考察。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以及广州港务局局长常敏、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陈洪先等领导陪同,并向贵州代表团详细介绍南沙港区的生产、建设和发展情况。贵州代表团成员对南沙港区的的快速发展表现了极大的兴趣,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广州市和广州港的沟通、合作与交流,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两地物流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古代航海,源远流长。从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舟,到宋代市舶司再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数不胜数,今天跟随笔者的脚步,带您领略一下中国的古代航海。上古时期从浮具(人是跨着一根树干,或是抱着一个葫芦作为渡水所用)到腰舟(数个葫芦用绳子绑到一起,以提  相似文献   

19.
城市调查     
《游艇业》2012,(1):36-37
广州 争取粤港两地游艇“自由行” 12月21日,穗港合作专责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南沙举行。穗港合作专责小组穗方组长、广州市副市长陈明德和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共同主持会  相似文献   

20.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把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联接起来了.而到北宋时期,大运河的主要河段汴河,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显著增大,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更加密切. 北宋建立后,结束唐末和五代十国长期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为中原和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北宋继续建都开封后,锐意发展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