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在分析产品的基于功能的设计建模方法和空间布置设计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基于功能的空间布置设计的三个求解层次,基于功能的空间布置概念设计层,基于功能的布置装配几何建模层和基于功能的数学建模的详细设计层,这些模型以简洁,统一的形式加以表达,具有高效的可构造性。  相似文献   
12.
单位容积重量是水下耐压壳体设计轻量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单位容积重量越低,结构可装载人员及重量越多,深海操纵及紧急上浮安全性越高。本文首先建立了600 MPa级高强度钢环肋圆柱壳结构无量纲的优化计算方法。以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为平台,联合利用多岛遗传算法(MIGA)和序列二次规划法(NLPQL)对高强度钢环肋圆柱壳单位容积重量进行优化,得到了最小环肋圆柱壳单位容积重量、最优的半径厚度比与最大工作压力的关系曲线和拟合公式。该公式为深海耐压圆柱壳优化设计和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集体逃逸舱开孔耐压球壳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孔耐压球壳是集体逃逸舱的主要承压结构,其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推导了计算静水压力下开孔耐压球壳应力的解析单元法(AEM),该方法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吻合。对开孔耐压球壳极限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用响应面法(RSM)建立非线性稳定性近似公式。基于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公式,联合采用多岛遗传算法(MIGA)和Hook-Jeeves法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重量最轻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回转壳的基本微分方程组,建立了一种受静水压力下小开孔球壳强度分析的解析单元法(AEM)。将AEM与传统回转壳方法、有限元法相比,AEM解决了传统回转壳方法计算小开孔应力误差较大的问题,其计算结果和有限元法较一致。该方法可应用于潜艇内部球面舱壁和深海耐压球壳开孔强度计算之中。  相似文献   
15.
余俊 《机车车辆工艺》2012,(3):14-15,37
根据铁路旅客列车的特点:运用环境复杂,条件恶劣;基材种类多,尺寸大,结构复杂;装饰性要求高等,介绍了各种材质的车体和转向架涂装现状及技术规范要求,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爆破模拟地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埋置钢筋混凝土管约束爆破的竖向震动,采用延时爆破方式进行模拟天然地震的试验研究。讨论延时爆破峰值叠加问题,并对所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给出能够预测适合本场地和本爆破方式条件下爆破震动的衰减规律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爆破地震波波形与天然地震波形较为一致,可较好地进行天然地震的模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链式超越离合器雏形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和完善了该结构的力学模型,并借助集CAD与有限元分析为一体的AlorViziCAD软件,对链式超越离合器在工作状态下的块体作了有限元分析,其承载能力,寿命、制造成本、噪声、可靠性、离速适应性、反向接合准确性等各项指标均成于现有结构  相似文献   
18.
厦门翔安隧道进口段管棚支护参数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现今管棚的支护参数主要根据经验而得,是在充分保证施工安全前提下的保守数据,没有充分发挥管棚的超前支护效果,造成了材料与人力的浪费.本文结合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入口段管棚支护实例,选用合理的管棚支护力学模型,对管棚的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研究结论:采用管棚超前支护进洞,使得拱顶与地表降量均较小,说明采用地层-结构法计算浅埋的管棚支护结构是合理的.管棚设置范围、环向间距、浆液扩散半径均存在最优值,当设计支护参数超过这一最优值时,拱顶下沉量趋于收敛,且收敛速度较快,不能通过一味地增加设计参数来提高隧道结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调查国内外使用的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对标准中的规定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国内和国际各标准测试频段、测试设备、测试工况、测试方法和标准限值等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适合我国使用的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电磁兼容标准主要以EN 50121和IEC 62236系列为代表,其制定和使用已有二十余年,是轨道交通系统电磁兼容设计和验证的重要依据,GB/T 24338也是基于该系列标准制定。总体看国内相关标准的制定起步较晚,因此有必要对标准制定的历史进行深入探析,增强对标准的理解。从标准横向和纵向演变角度,介绍EN 50121制定的法规背景,分析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欧洲标准、IEC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间的演进关系,考证条款确立的背景和依据。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标准演进大体可分为初制定、应用发展和优化调整等3个阶段,按此对标准版本更新中的主要技术变化进行梳理,包括应用范围的逐步澄清、限值曲线的优化调整以及测试频段的拓展等。对标准的历史研究有助于在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建造和验证中更准确地应用标准,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