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4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清水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广泛应用,由于特殊的材料性能,清水混凝土有其他混凝土材料无法媲美的"美感"。但在清水混凝土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选取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探索其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管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2.
对雷达辐射源进行威胁等级判定是舰艇电子对抗防空反导作战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目标威胁属性复杂、决策者思维模糊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威胁等级判定方法,给出了目标威胁属性的指标,并以典型雷达辐射源的为例,采用了灰色关联理论对多个目标进行威胁等级排序。  相似文献   
63.
结合番禺大桥主塔施工特点,介绍斜拉桥主塔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及重点。  相似文献   
64.
目前公路较基路堤工程中常用的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未考虑荷载变化对软基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不能较好预测超载预压软基路堤的工后沉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利用实测沉降反算沉降系数和软基平均固结系数,以此反算的系数为计算参数,同时考虑超载预压对工后沉降的影响,近似地预测了超载预压路堤的工后沉降。由于计算中考虑了超载预压部分对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此方法预测的结果较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5.
软基路堤超载预压路段工后沉降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公路软基路堤工程中常用的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未考虑荷载变化对软基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不能较好预测超载预压软基路堤的工后沉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利用实测沉降反算沉降系数和软基平均固结系数,以此反算的系数为计算参数,同时考虑超载预压对工后沉降的影响,近似地预测了超载预压路堤的工后沉降.由于计算中考虑了超载预压部分对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此方法预测的结果较双曲线法等实测沉降经验推算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6.
建设的巨大资金投入和资金匮乏已成为重庆轨道交通发展的瓶颈,能否降低工程造价是制约重庆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在建的地铁1号线、6号线及其支线的工程投资费用比重进行分析,发现土建工程费用是降低工程造价最有潜力可挖的部分,并就如何减少土建工程费用提出合理对策,从而为降低重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成本提供借签。  相似文献   
67.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是一个多方案、多目标的综合决策问题.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的制式选择为例,在分析了适应重庆的几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层次分析法选择轨道交通制式,对4号线制式选择进行定量的研究和分析,得出其轨道交通制式的适用性排序,以便选择最优的轨道交通制式,增强了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8.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关注的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建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是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建设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基于重庆轻轨2号线实际运营5年的客流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客流增长趋势模型,并对其效益费用进行识别、计算和经济后评价,验证项目的成功度,以达到提高项目决策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为新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9.
广东梅河山区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上使用了全线碎石垫层,解决差异沉降;用透层油、沥青封层加石屑解决冲刷破坏。梅河高速公路是我国建设里程最长(118.41km)的采用滑模摊铺机自动(DBI)对每条横缩缝插入传力杆的混凝土路面。国内外首次采用高位非对称滑模连续摊铺混凝土路面与双钢混凝土桥面。国内首次零位滑模摊铺了6座隧道5843m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克服了高温天高温水泥条件下的滑模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70.
主要目的是对雷达探测体系干扰效能进行评估.文中研究了压制式干扰的干扰效能,并分别对无人机假目标和迷惑式假目标的干扰效能进行分析,给出了压制干扰站的干扰效能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对雷达网的干扰效能,构建了仿真模型并进行定量计算,得出了主要结论,即对整个雷达探测体系的干扰效能主要取决于对预警机的干扰效能,为今后评估具体作战任务的效能影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