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32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不同养生龄期、不同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改良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室内试验数据为依据,对常用的残差辨识预测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改进的多序列残差辨识预测模型,分别预测改良剂为5%、6%、7%水泥和10%、12%、14%、16%石灰时改良盐渍土的7 d、28 d和90 d养生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结果基本符合水泥或石灰改良盐...  相似文献   
32.
利用离心模型研究了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中筋材拉应变和新老路堤变形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网铺设在软基和路堤之间比铺设在加宽路堤中部加筋效果显著,同时加筋可以降低加宽路堤的差异沉降.为较为全面分析加宽工程加筋路堤性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离心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和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良...  相似文献   
33.
结合单壁螺纹塑料套管现浇混凝土桩-PTCC桩在岳常高速公路软基处理试验段和其他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对其桩的组成、施工工艺、成桩质量控制以及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应用效果和经济性。结果表明,PTCC桩是一种质量容易控制、施工速度快、经济性好、检测方便的地基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4.
沥青路面面层摊铺和碾压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的机械化施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路面的质量.笔者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对沥青路面面层施工中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摊铺和碾压工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摊铺中的摊铺基准、熨平装置、摊铺方式、摊铺速度等关键技术;提出了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并结合试验路段的铺筑和现场钻芯,对摊铺和碾压工艺进行了实例分析,确定了混合...  相似文献   
35.
针对公路塑料套管桩(TC桩)加固软土地基作用特点,将TC桩视为不透水桩体。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孔隙水压力连续条件,运用一维固结理论推导加固区及下卧层的平均固结度。最后,结合岳阳至常德高速公路试验段工程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方法计算的固结度及沉降值与实测成果接近。从而,说明该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合理性,并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6.
滨海地区盐渍土固化特性及改良剂的灰色关联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水泥、石灰以及水泥+石灰对改良盐渍土的击实特性、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水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改良盐渍土性能随改良剂种类及其剂量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总体来看改良剂的添加对改善盐渍土性能具有促进作用。结合经济性对固化盐渍土的CBR、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水稳性,利用灰色关联法确定了盐渍土改良剂应采用4%水泥。  相似文献   
37.
某斜拉桥的病害成因及加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桥纵梁局部开裂的现象,通过索力测量,并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其进行模拟与分析,得出该桥在施工过程中对斜拉索张拉力的配置不合理,从而改变了原有结构的受力状态,引起桥梁的内力重分配,使桥梁的安全受到影响。通过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技术使该桥恢复了原桥的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38.
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时,老路路基边坡渗水问题的处治是新老路基拼接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依托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阐述了影响路基湿度状态的主要因素,现场实测了老路路基边坡的含水率,提出了路基拓宽工程中老路路基渗水的处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实测96区、94区、93区的路基边坡平均含水率分别高于其各自最佳含水率;路基湿度的增大,将导致路基回弹模量的降低;采用纵向盲沟与横向盲沟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处理老路路基边坡的渗水问题,保障拓宽路基修筑的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39.
针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时交叉作业多、安全风险大等问题,从安全性、施工便利性等角度重点论述了吸收塔和烟囱施工交叉作业时防护棚的搭设应用和施工安全分析,阐述了防护棚的搭设设计、安装技术,并运用LEC风险评估法对防护棚施工能量危险源进行安全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0.
为考察软基上埋式箱涵受力特性,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其竖向和侧向土压力、土压力系数随填土高度变化的规律及周围填土位移场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桩基的箱涵与两侧路堤产生了显著的差异沉降,并在涵洞处形成了驼峰;内外土柱差异沉降在路堤中形成了拱脚位于涵顶两侧的上凸压力拱,并使拱脚处竖向土压力集中,且竖向土压力系数随路堤填筑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分布,在某一涵顶路堤高度下达最大值;同时,随涵顶路堤填筑,涵洞侧向土压力和侧向土压力系数增加,由于涵侧路堤以沉降为主的位移模式与挡土墙后填土不同,涵洞侧向土压力小于现行规范值.软基上路堤、涵洞和地基的协同作用分析表明,传统的强涵基、弱地基的设计理念将使涵顶竖向土压力集中,并导致结构失效.为降低涵洞结构破坏风险,建议采用轻质填料填筑涵顶、涵洞反开挖施工和结构设计考虑涵顶竖向土压力集中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