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宜万铁路规模大,水文地质环境极其复杂。在复杂隧道修建过程中,防止突水突泥高风险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针对复杂隧道进行风险管理,这在铁路系统尚属首次。宜万铁路在风险理论的基础上,从识别评估、决策管理、技术应对和安全措施四个体系入手创建了复杂隧道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问题导致的衬砌背后空洞、开裂、掉块等病害会对铁路正常运营造成极大威胁,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是保证隧道衬砌质量的关键.为此,研发了一种隧道衬砌施工自动浇筑振捣新技术,以提升隧道衬砌质量.研究表明,自动旋转布料机逐窗浇筑技术每次换管时间仅为3~4 min,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优良、安全可靠的特点,既加...  相似文献   
23.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1·21突水突泥抢险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通过介绍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突水突泥过程、抽排水试验,地表深孔施作堵水塞,对施工过程中开挖揭示堵水塞施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第一次堵水塞失效原因,探讨堵水塞机理,并对堵水塞今后施作提出技术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抢险积累经验.研究结论:隧道发生突水突泥后,若突水物以泥砂为主,采取抽水措施难以达到目的,应采取堵水塞措施.堵水塞对马鹿箐隧道突水突泥治理是成功的.堵水塞设计长度除进行抗剪强度验算外,应根据工程突水突泥介质特征和注浆机理确定.马鹿箐隧道突水突泥介质为粘性土和水,堵水塞注浆机理主要表现为挤占沉积作用和水化固结作用,同时受地表降雨和间断注浆影响,产生浆液结石体层间浮积作用,因此,堵水塞长度应取10~20倍洞径为宜.  相似文献   
24.
圆梁山隧道高压富水区帷幕注浆及止浆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圆梁山隧道高压富水区的岩溶水类型及特点,确定合理的注浆范围、注浆方式、注浆压力、注浆材料及注浆量等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高压注浆的封孔和止浆系统,选择套筒的内外径尺寸及粘结剂,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分析和检算。针对不同溶洞类型,尤其是充填型溶洞,利用稳定岩层或止浆墙进行高压注浆,在细砂层地段实行分段注浆,循环进度为5m,不仅实现了安全,而且该系统应用于注浆施工中已取得理想效果,实现5m3·(m·d)-1的控制渗流量。  相似文献   
25.
高坪2号隧道是宜万线上一座双线隧道,隧道施工至DK140+451时,工作面右侧揭示岩溶充填物,地表出现沉降、开裂,经监理单位组织三方会商,采取Ⅴ线围岩常规施工方法。在随后施工中,岩溶充填物坍塌,地表出现陷坑。经对各种方案比选,采取清除坍体、护拱、回填等措施进行坍方处理。针对隧道基底岩溶,经补勘后,采取桩基承台方案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6.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水压力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民庆  彭峰 《隧道建设》2003,23(3):12-15
主要介绍了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水压力的监测方法和监测过程,以及通过对水压力监测进行数据分析,以期对该工程及类似工程的设计、地质研究提供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27.
以圆梁山隧道高压富水区PDK353+580~+610张裂隙段的施工为例,介绍了在张裂隙处理过程中是如何确定“先注浆堵水后开挖”还是“先开挖排放后堵水”施工方案及方案确定的具体条件,确保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方案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控制设计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中常常发生大变形地质灾害,给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建设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文章依托兰渝铁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进行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分级,制定了初期支护破坏准则,同时建立了地应力合理释放与有效约束之间的平衡。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设计与施工中,通过采取预留变形量、合理的初期支护、可靠的开挖工法、关键部位锚注加强、动态支护补强等5项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大变形的发生,达到了初期支护不破坏、不拆换的目的,保证了工程的安全快速建设。  相似文献   
29.
研究目的:混凝土开裂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由于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很多,因此很难从根本上避免混凝土开裂的发生。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发生开裂后,往往伴随发生渗漏水,继而对隧道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隧道渗漏水通常采用注浆法处理,但该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依托京张高铁东花园隧道,通过在隧道衬砌混凝土中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剂,使衬砌裂缝自动愈合,避免产生渗漏水。研究结论:(1)在隧道衬砌混凝土中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剂,可以实现衬砌裂缝的自动愈合防水功能,减少隧道衬砌渗漏水的发生;(2)隧道衬砌混凝土中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剂掺量宜为水泥用量的1%~1. 5%;(3)本研究成果可供类似隧道工程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30.
自索列坦修工法发明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中国引进索列坦修工法后,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并称此法为袖阀管注浆工法,该工法以分段注浆为主要工艺特点,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注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此工法也逐渐暴露出了施工工艺较复杂、注浆管材价格较高、注浆过程中易出现串浆及卡管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推广应用.笔者通过对袖阀管注浆工法的研究,并结合工程实践,研制了新型的PVC袖阀管,开发了台阶式止浆塞,并将施工工艺中的封孔工艺简单化,从而使该工法更简单、实用且造价低,具有更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