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562篇
综合类   287篇
水路运输   322篇
铁路运输   307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61.
戴鹏 《水运工程》2015,(9):178-181
随着码头建设逐步迈向深水化、外海化,带动上部预制梁板向大型化发展,但外海海况恶劣,传统起重船安装工艺无法保证精度。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40万t矿石码头为例介绍外海精确安装500 t预制箱梁的整套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采用海上塔吊、三维千斤顶与调梁扁担结合使用等。该工艺的成功实施,为海上大型预制箱梁的安装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2.
湿陷等级属于Ⅰ(轻微)~Ⅱ(中等)非自重性黄土,可以通过对路基基底采用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来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冲击之后对1 m深度范围内土样进行检测,若平均压实度达到90%以上,平均湿陷系数小于0.015,说明湿陷性基本消失;若检测不合格可以通过继续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分析了现阶段公路工程建设造价投资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投资理念,针对决策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造价控制提出对策。根据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全寿命成本理念及交通建设节约资源、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4.
65.
66.
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了山区公路施工、营运期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点与措施,并对国内外公路建设生态保护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7.
基于模态应力恢复的汽车零部件虚拟疲劳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柔性多体动力学求解和疲劳寿命预测的相关理论,通过模态应力恢复得到了汽车零部件疲劳载荷历程,并将其应用于虚拟疲劳试验,解决了汽车设计过程中无法快速、准确预知零部件疲劳寿命的难题。该试验方法应用于某车双横臂独立前悬中的下横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该零件的预测疲劳寿命、寿命安全系数及危险部位等信息。结果表明该虚拟疲劳试验方法可作为汽车设计过程中的有效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68.
文章针对西部多条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情况,分析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典型安全事故及原因,提出了基于车速限制、车道限制、照明控制与交通安全设施的安全对策,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张诚厚  戴济群 《公路》1994,(10):1-4
在剪应力作用下,路基土发生测向剂出而产生附加沉降,目前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本文从产生剪切变形的主要因素入手,导出计算该沉降量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0.
桑塔纳七座变型车于1991年10月21日通过了上海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与会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项目起点高、难度大、新车型的造型新颖、设计合理、乘座舒适、性能良好,符合当今国际汽车发展的潮流,是一代新型的兼具轿车性能的多用途施行车,为我国洫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专家们并希望该车型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汽车产品,本刊特发表《桑塔纳七座变型车的设计》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