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77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201.
对公路施工企业实行项目法施工的途径与手段进行了分析,并对公路施工企业推行项目法施工时应考虑的关键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2.
通过对地质信息、施工信息和监测信息的获取与分析,以风险评估理论为基础,以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为手段,对地铁施工的风险进行综合预测预报,并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203.
未确知滤波法在监测数据误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误差理论出发,将可信度分析思路引入到误差处理中。采用未确知数学中的滤波方法对数据序列进行计算,分析异常数据的性质,可以对异常值和粗差进行识别。通过对一路堑边坡监测实例数据的应用,表明该法能较好地对数据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探测,较为适用。  相似文献   
204.
某高速公路路堑岩质高边坡变形监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志峰  杨帆 《中外公路》2008,28(2):62-65
某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由于所处的不良地质环境和开挖、降雨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安全监测对边坡的安全动态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以K32 565~K32 760标段的岩质高边坡为实例,对边坡上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描述岩质边坡时效变形的统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置信区间法拟定了变形监控指标,对施工开挖和降雨等外界因素对边坡变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岩质边坡的变形特点,并发现数据中的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205.
船闸施工多涉及深基坑开挖与基坑降排水工作。以高良涧船闸、扬州宝应船闸和高邮运东船闸为例,阐述根据各船闸闸址地质条件及特点选择各自支护方式的原因及优缺点。在施工中,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所处地理位置、施工周期以及安全等级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及防渗方案。  相似文献   
206.
207.
为了解决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词多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种语言学知识和词义消歧模型的半监督消歧方法. 首先,以歧义词汇左、右邻接词单元的词形、词性和译文作为消歧特征,来构建贝叶斯 (Bayes) 词义分类器,并以歧义词汇左、右邻接词单元的词形和词性作为消歧特征,来构建最大熵 (maximum entropy,ME) 词义分类器;其次,采用Co-Training算法并结合大量无标注语料来优化词义消歧模型;再次,进行了优化实验,在实验中,使用SemEval-2007:Task#5的训练语料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无标注语料来优化贝叶斯分类器和最大熵分类器;最后,对优化后的词义消歧模型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与基于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的词义消歧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消歧准确率提高了0.9%. 词义消歧的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8.
尤凤  鲁志峰 《中国水运》2010,(8):156-157
目前对于平面分节钢闸门的计算,还是采用平面体系,用容许应力法来校核刚度、强度。文中采用ANSYS软件对紫兰坝水电站进水口出口事故兼尾水检修门的主梁框架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对同类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9.
本文针对我国预防性养护现状,分析了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提出了等维递补灰色理论预测路面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并对京沪高速PCI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210.
新藏铁路已纳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在开展前期工作之际,为做好新藏铁路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叠图对照等方法,研究新藏铁路沿线的生态脆弱性、环境敏感区分布、动植物分布特征等,并与青藏铁路、某在建高原铁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新藏铁路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新藏铁路约80%线路位于生态极度脆弱区域和重度脆弱区域;(2)沿线环境敏感区数量多、面积大、保护对象重要、社会关注度高;(3)沿线湿地资源丰富,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动物区系主要为高地型。新藏铁路大部分区段位于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沿线生态环境原始、独特、敏感、脆弱,与青藏铁路格拉段生态环境特征类似,与某在建高原铁路区别较大,基于新藏铁路生态环境特征提出的保护对策可用于指导新藏铁路环境保护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